赵光义吧 关注:351贴子:8,769
  • 5回复贴,共1

大宋三百二十年—宋太宗赵光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宋三百二十年—宋太宗赵光义
作者:南之


1楼2013-06-25 20:41回复
    (5)高粱河之战
    前面我们讲了宋太宗文武并举,双管齐下,干了几件像样的大事。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讲,看看太宗皇帝的征辽历程。
    在宋太宗攻打北汉的战争中,大小战役数十场,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不过大家可能看着不过瘾,因为我只是粗略的写了写,并没有详细的描述,那是我不想费太多的口舌。不过对这次的征辽之战,我决定还原历史原貌,再加一点本人的小幽默,使之重新真实地呈现在各位面前。
    好了,书归正题。其实,辽国虽然与宋朝是敌国,但双方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冲突。不过,辽主毕竟有唇寒齿亡的意识,知道北汉一旦失守,自己的大门就彻底向宋军敞开了,所以每次宋军攻打北汉,辽国都出兵救援,其实与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差不多。
    攻灭北汉后,太宗先生自我感觉超级良好,认为凭自己的实力应该能够一统天下。在出兵攻北汉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与契丹开战的思想准备。于是,他决定挟战胜之余威,一举收复燕云之故地。
    太宗先生把大一统的事情想简单了,更把攻打辽国的事情想简单了。在大一统的问题上,宋朝的邻国,除辽国外,其西南有大理、吐蕃,西北有高昌、羌等,这些国家都不好对付。所以,当时的宋朝只能说是“中原政权”,离大一统距离起码有十万八千里;在攻打辽国的问题上,太宗皇帝的决策就更加错误了。虽然干掉了北汉,但宋军从正月到五月一直在打仗,已经是师劳饷乏,完全不宜再开打新的战役。更何况,此时的辽国在景宗统治下,经过十余年休养生息,经济大有好转,政治也算清明,关键是涌现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这样智勇兼备的名将,实力非常强悍,而宋朝又没有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和严密的军事部署,仓促上阵,显然是难操胜算的。
    不过,宋太宗敢于攻辽,还是有自己想法的。打完了北汉,他就一直琢磨:想当年,老子跟随周世宗打过辽国,那真是一路凯歌啊!要不是世宗这老小子身子骨不争气,没准已经平了丫的。再者说了,收拾北汉时,辽国的援军在白马岭不就被自己结结实实的收拾了嘛,战斗力也就那么回事吧!如果趁着刚打完胜仗的热乎气,老子我御驾亲征,小弟们肯定玩命的往前冲,打败辽国那就是小菜一碟。到那时,大军收复失地,顺便拿下整个辽国,自己开疆拓土的英雄壮举就能彪炳青史、流芳百世了,哈哈哈哈,可美死我了!
    当然,赵先生肯于攻辽,除了自己的私心杂念外,那些溜须拍马的小弟也起了不少作用。比如殿前都虞候崔翰,为了迎合太宗的旨意,在朝堂上一顿鼓吹:“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就是让宋太宗趁势而为,这更加坚定了太宗攻辽的决心。
    五月下旬,太宗皇帝终于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情,大嘴一撇——攻辽。于是,宋军自太原诸路并进,越过太行山向河北平原集结。六月十三日,太宗从镇州(今河北正定)亲自督军北上,正式发动北征。
    十天后,宋军进抵南京(今北京)城下。辽将耶律斜轸见宋军兵锋略盛,果断地避其锋芒,引军退驻得胜口(今河北昌平西北),耶律沙则撤到清河北(今北京清河镇附近),互为犄角,声援南京。
    此时的敌人是清醒的,可宋太宗却有点犯糊涂了。他误以为耶律斜轸和当年的萧思温一样狗屁不是,只能据守险要保小命,便派一股部队进行监视,自己则率主力部队日夜攻城,并命宋军围城三匝,穴地而进。辽国的守将韩德让日夜登城指挥,力保城池不失。
    这场战斗那叫一个惨烈啊!宋军先用投石车轰炸城墙,可奈何面前这座城池太坚固,怎么轰就是不塌。没法子,只能搭桥过护城河。这个代价实在是不小,城上箭石如飞,护城河是过去了,不过河水上涨了不少,倒不是下雨发水,而是宋军的尸体在河里堆成了小岛。过了河,宋军先是用攻城车攻击城门,结果被城上倒下来油和小火苗烤成了肉串。没办法,只能搭梯子往城头上爬。偏偏城上的人没素质,除了没往下扔人之外得什么往下扔什么。伴随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宋军的伤亡极其惨烈。
    半个月后,城外的宋军疲惫劳顿,却依然没有捞到城市户口。不过,这些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粮草因运输线过长已经开始紧缺了。
    七月六日,辽国大将耶律沙带领援军赶到,与宋军激战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
    要说这位耶律沙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他和宋军作战,几乎就没赢过。这一次,他满怀复仇的火焰,准备痛击赵宋军队。
    很可惜啊,这一次耶律兄的如意算盘又落空了!高粱河两岸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动地,血肉横飞,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这一仗足足打了四个时辰,宋军伤亡很大,不过辽军也已经抵挡不住,边打边向后退却。
    太宗皇帝一看形势有利,亲自冲到阵前,驱兵冲杀。耶律沙见己方士兵有溃败的迹象,怒从心起,手起刀落,斩杀了几名后退的士兵。不过这个举动也只是暂时稳住了军心,辽军败局已定,就是大罗神仙来了也没用。
    辽军终于顶不住了,全面溃退。兴奋的太宗皇帝见状,领兵猛追不舍,准备来个痛打落水狗。不过太宗皇帝忘了一句话——穷寇莫追,尤其这个穷寇身后还有两个富寇。
    追的正起兴,不料半路突然杀出两个程咬金,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原来,辽国名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各率两万精兵前来援助,算准了耶律沙必败,便在宋军追击必经之路两侧打埋伏。看到疯狂追击的宋军,便分从左右两翼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前面跑的正欢的耶律沙见到了援军,来了胆气,掉转头又向宋军杀来。屋漏偏逢连夜雨,城里的辽军一看援军来到,居然也涨了脾气,嘶吼着杀了出来。此时天色已晚,杀的兴起的宋军突然间见到了铺天盖地的辽军,一时间都懵了。结果很简单,辽军以有心攻无备,把刚才还气势高涨的宋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
    可怜的太宗皇帝,刚才向前追,现在只能掉头仓皇逃跑,那是异常的狼狈。次日黎明,太宗在混战中腿上中了两箭,像丧家犬一样奔逃至涿州,因箭伤无法骑马而换成驴车继续南逃。辽军追杀三十余里,耶律休哥身上也多处受伤,不能驭马,便改乘轻车追逐,至涿州未获宋太宗而还师。等到没人追了,太宗先生检点人马,发现死亡、失踪的小弟多达上万,丧失的军械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就连自己都差点被活捉,真可谓是灰头土脸,无颜对人呐!
    高梁河之战,宋军先是小胜,继而变成了惨败,从此失去了对辽国的优势。就兵力对比而言,宋军明显占上风,但却以残败而告终,使宋初以来培植的精锐元气大伤。究其战败的内部原因,一是战略上的轻敌。以为挟战胜北汉的余威,必能奏功;二是战术上的失策。屯兵坚城之下,不做打援的部署,乃至处于内外数路夹攻的被动境地;三是士气上的不振。将士连续作战,身心均已疲惫,其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可以想见
    以前,太祖皇帝虽有干掉辽国的想法,但终因没有必胜的把握一直隐忍,双方还算友好,可如今战端一开,再无和平可言。尤其是太宗皇帝出征时还大言不惭,如今这脸可往哪放啊!继续打吧,覆辙在前,胜负难料;不打呢,则贻笑天下,威望扫地。这可真把太宗先生给愁坏了!
    太平兴国七年,趁辽圣宗新即位之际,宋太宗放下了高贵的架子,低三下气的谋求与契丹恢复以前的和平状态,不过因没有正式的国书而遭到辽国的拒绝。对于高傲的太宗而言,肯给辽国递软话已经不容易了,要下国书求和,打死也拉不下这面子。在接到辽朝拒绝的信息以后,怒火中烧的太宗先生终于爆发了,重新开始积极准备对辽国的战争。接下来,宋朝开国后最大规模的战争即将打响。


    6楼2013-06-25 20:58
    回复
      杨业一则官小没法子,二则有些受不住激,只得出战,他悲愤的对王侁和潘美说:“此去必定不利。我杨业是太原降将,理应当死,天子不杀而授以兵柄。我这不是纵敌不击,而是希望立尺寸之功,报效国恩。现在诸位责怪我杨业避敌,我就应先战死在敌阵之前!”
      不过这些大部分都是气话,活得好好的,谁愿意死啊!他还打算败中求胜呢!临行前,他与潘美和王侁约定,二人在陈家谷口两侧埋伏强弩步兵接应,以夹击敌军。
      杨业出战以后,王侁和潘美确实到了约定地点设伏,可等到中午依然不见杨业的身影,便有些着急。于是,王侁派人登高瞭望,没看见契丹队伍,便误认为敌人已经失败逃走,生怕战功没有自己的份,便领兵离开了谷口。大军沿着马邑川行进了二十里后,听说杨业战败,干脆引兵撤退了。
      听到这,那位问了,照你的说法,潘美没什么责任呐!其实不然,作为久经争战的主帅,潘美完全知道撤离防地的严重后果,却听之任之,不加阻拦。一方面,他忌惮于王侁的权威,另一方面,他确实有妒功嫉能、坐视其死的责任。所以,后世把罪责归于他,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放下这二位不表,单说杨业。杨业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与耶律斜轸所率的辽军作战。见杨业前来,耶律斜轸佯装兵败,一路将杨业军引至狼牙村。此时,埋伏在此的辽将萧挞凛率伏兵从四处杀来,大败宋军。杨业一见败局已定,对麾下仅存的百余人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与我一起死不值得,可以突围还报天子。”众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却没有一人肯离去。
      见此情景,杨业只得率残军且战且退,从日中战至日暮,终于挨到了陈家谷口。不过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本应四外杀出的宋军根本没有踪影。此时的杨业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只能抚胸大哭。哭罢,他又领兵同辽军战在一处,手刃敌兵数百人,最终身受重伤,坠马被俘。
      被俘后,辽将耶律斜轸责问:“你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有何面目相见!”杨业叹息说:“主上期望我抗敌捍边,不料反为奸臣所迫,致使王师败绩,有何面目求活!”于是绝食三日而死,首级被送往辽朝。他的儿子杨延玉也死于陈家谷之战中,将士无一生还。
      看过金庸先生“射雕三部曲”的人都知道,契丹人凶残无比,但非常崇敬英雄。前者我们不去考究,但崇敬英雄的情节确实存在。对于杨业,契丹人没有因杨业是敌人而唾弃他,反而对其异常尊敬,就连“杨无敌”这个名号都是辽人起的。杨业死后,辽朝人民在其死地建庙祭祀,并称之为英雄。在杨业死后近一百年时,元佑四年(1089),苏辙奉使辽朝,出古北口(今北京怀柔东北),作《过杨无敌庙》诗:“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说明杨业是宋、辽两朝人民敬仰的英雄。


      9楼2013-06-25 21:06
      回复
        (9)巴蜀之乱
        前面我们共同关注了太宗皇帝的战后重建工作和徐河之战的全过程,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讲,看看宋朝开国后天府之国的情况。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除了几次大的天灾之外,巴蜀地区的曝光率不是很高,因为那里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太好。不过,在古代,这里一直是人们向往的“天府之国”。原因吗,我并没有深入考究,不过地势险要,战乱很难波及应该是主因。
        历史的进程多多少少证明了我的推断。自唐末五代以来,号称“天府之国”的川蜀因地处西南,既没有受到黄巢起义军对豪宗大姓的扫荡,也没有经历中原那样严重战乱的摧残,入川避乱的官僚地主为数不少。不过这些外来的官僚地主们并不把自己当客人,而是与土著的大户巨室勾结在一起,肆意进行土地兼并,残酷剥削当地农民。与其他地区的佃户相比,川峡佃户所占人口比例甚至高达百分之八十至九十,而所受到的人身束缚也远为严重。他们被称为“旁户”,地主豪民往往数世役使他们犹如奴隶,少的一家占有数十户,多的动辄三五百户。由此可见,在当时,这里虽然比较富庶,但当地居民除了能够苟活于世外,反而不如战乱地区的农民幸福。
        宋朝建立后,发兵灭掉了后蜀。不过宋军入川,非但没有解决这里原有的矛盾,反而加入了新的动乱因素。后蜀被攻下以后,宋太祖命令从水陆两路,用十余年的时间,把后蜀积聚的珍宝、钱币、布帛、粮食悉数运到开封,做了一回不折不扣的强盗。此举激怒了川蜀军民,于是就有了全师雄领导的四川地方性变乱。宋将王全斌带兵前来平叛,历时近十个月(平蜀仅用两月余)打败了这伙所谓的“叛军”,还坑杀了未参加变乱的二万七千余名蜀兵。表面上的反抗被重兵压服了,但川蜀军民对宋朝政府怨愤的过节始终郁积着。


        12楼2013-06-25 21:12
        回复


          IP属地:法国21楼2018-03-11 0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