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吧 关注:93贴子:576

格物是甚麼。(百度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格物,意为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格”在这里有“穷究”的意思。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后来成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2-28 07:28回复
    1. 推究事物之理。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宋 苏轼 《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 文 武 宪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 鲁迅 《伪自由书·透底》:“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2-28 07:29
    回复
      2. 犹正人。纠正人的行为。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 唐 刘禹锡 《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2-28 07:29
      回复
        3. 清 末称西洋自然科学为“格物”。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旋据总教习 丁韪良 申称:‘单内(俄文书籍图说)天算、地理、格物、医学等书,或六十年前或百馀年前所载,不如新书之详备。’” 严复 《原强》:“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2-28 07:30
        回复
          来历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2-28 07:31
          回复
            “格”,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格,长条儿”,树木的长枝条,所以,从“木”,“各”声,由此派生出多义: 1)“到”、“至”之意; 2)因“到”、“至”而“感通”; 3)“纠正”; 4)“穷究”,此义即是“格物”之本义,也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之义。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2-28 07:32
            收起回复
              发展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2-28 07:33
              回复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2-28 07:33
                回复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2-28 07:36
                  回复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有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端,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2-28 07:36
                    回复
                      明代王阳明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他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王阳明的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便是立明本心,为善去恶,知行合一。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2-28 07:37
                      回复
                        个人理解,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的话,“格物”其实就是科学研究,找出其中正确的客观规律就是“为善”,辨析其中的错误和偏差便是“去恶”。


                        12楼2013-06-02 15:41
                        收起回复
                          还真有这个贴吧,虽然冷清了些
                          吧主罗列了各家的观点,想知道吧主对“格物”的见解(以备是否常驻此吧)


                          IP属地:河北13楼2013-10-07 19:31
                          收起回复
                            一个人穷究的事物未必正确,而且容易主观,几个人穷究的世界又大不同。
                            其实,我们只想快乐的生活,生活的更快乐。对于事物,找到规律,使自己快乐,就好。也许柳暗花明,也许浅尝辄止,未必不美好。
                            我们是为了快乐活着,还是为了格物活着?


                            IP属地:江苏14楼2014-02-16 22:50
                            收起回复
                              “知止而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 ,“知止”-----思无邪。


                              15楼2015-06-29 13: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