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内尔吧 关注:9,732贴子:155,365

《历届奥运会决赛视频以及我的点评》完整集合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11-02 19:31回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3:0战胜法国选手盖亭,完成乒乓球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满贯壮举。
    视频清晰度……依旧那么撩人……将就着吧!

    瓦尔德内尔,1965年出生,92年虚岁27,打法全面,特长极其突出,发球神出鬼没,发抢浑然天成,处理球手段多得无法用语言形容。还是那句话,尽管我承认自己是老瓦的忠实粉丝,但我对他的评价绝没有夸大之词。
    盖亭,1968年出生,当年24岁(不知道是实岁还是虚岁),打法比较全面,特产不多,但相当突出。盖亭打法可以用“近台快带弧圈球打法”来形容,即近台拉球几乎全是拉上升点,有点像快带,但又确实完成了一个完美的拉球动作,以至于其球出去之后在上升点快速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层弧圈球的速度,那个叫快啊!不过盖亭的特产也到此为止了,因为他反手不怎么地,动作也很难看(大家可以从视频中看出来),远台也不怎么地,但由于近台速度超快,所以有这一项就差不多足够了。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盖亭就不断的加强步法,并为自己在远台制定了一项特殊战术,即顺着旋转放很飘的高球后伺机侧身反拉,这套战术在其职业生涯中屡试不爽……可惜,这场决赛中就全盘失败了。
    在此战前两人曾多次交手,盖亭的胜率比较高,一出道就赢了老瓦几次,但在91年世乒赛上老瓦是艰难打下了他的。好像老瓦打球有这么个定律,谁一出来老是赢他,只要被他赢回来一次,后面就会次次赢,在也不树,同样的规律体现在了普里莫拉茨、塞弗、刘国梁身上。当然也不是绝对,像普里莫拉茨和塞弗后来还是赢过老瓦,但似乎是改了大球的原因,所以算不上。貌似自从91年过后,老瓦就没输过盖亭了,直到对方退役。
    老瓦的晋级并不困难,貌似只在对某个欧洲选手时吃了点亏,其余都是3:0,所以如果撇开那一场比赛,他这次奥运会就是曼彻斯特七个3:0的抢先版了。盖亭的困难主要在半决赛对中国选手马文革,双方打得很紧,最后盖亭险胜;除此外,卫冕冠军刘南奎也是被盖亭淘汰的。老瓦半决赛对淘汰了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王涛的金泽洙,那局面只能用蹂躏来形容。金泽洙显然打球没有刘南奎精明,所以被老瓦打得落花流水,基本没有还手的余地,最后一个球还是吃发球吃死的。所以就气势上讲,已经是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的老瓦占优;士气上讲,艰难拿下半决赛的盖亭也不弱。

    从技术比较来看,盖亭要拿下这场比赛,必须拼命用正手搏杀,拒绝形成任何形式的多球相持,除非自己连续进攻,而且必须一板快过一板,否则以盖亭的力量是不足以对抗力量虽然不大、但却还是比你大的老瓦的。
    老瓦的话则一定要把发球威力体现出来。盖亭的接发球是很粗糙的,所以老瓦首先发球不能出台被对方直接拉,其次要增加旋转变化,让对手那直挺挺的接发球多失误。多发反手球,反正盖亭反手无力;长球要配合,但正手长球一定要急,不然盖亭的第一板就很快,威胁不小。
    发球好,打遍天下都不怕,特别是关键时刻。除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外大家会发现,历届奥运冠军都比亚军发球发得好,这不是偶然。相反,世锦赛上实力球取胜的则更多,因为世锦赛打的人多,打的场次也多,所以越往后打有实力的就越能找到感觉,到决赛就可能没那么慌,动作也容易到位。而奥运会压力本来就更大,手一紧,动作越大的人就越容易来不及摆好,实力就发挥不出来了。盖亭并不打实力球,但他的快带弧圈要求对球判断得十分精准,所以也要求动作比较到位。而有机队长瓦尔德内尔的动作变化很多,专家都认为他没有什么相同的手型拍型等,所以越是紧张的比赛他的技术伸缩性就越大,这也是老瓦能够一直打下来并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4楼2012-11-02 19:37
    收起回复

      至于比赛嘛……不能说国君不行,无奈匪帮太狡猾。盖亭一上场发球3:2,这还不错,结果老瓦发球一把就赢5分。第一局算是惨不忍睹了,打着打着就20:10,第二局也不怎么理想。到目前为止盖亭主要是没能接好老瓦的发球,打起球来显得畏手畏脚;而老瓦则显得非常之淡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盖亭在中台实行他那套“顺着旋转放很飘的高球后伺机侧身反拉”战术时被老瓦正手带回头,这个球当为对其打击最大的。众所周知,左手对右手,反手大角度是制胜法宝之一;但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邓亚萍说得好:“他打我是大角,我打他难道不是?”高手总能在复杂中找到简单的原理办法,老瓦右手打左手,当然怕对方正反手撕自己的大角;但反过来,盖亭左手打右手难道就不怕?所以老瓦这场球充分体现了其智慧,多次调动盖亭正手,然后在近台稳健防守,伺机拉球压制,这就使得盖亭的搏杀完全被打乱,连败两局。
      第三局盖亭开始恢复状态,球的质量也提高了许多。大家注意,第三局比赛中盖亭的正手进攻明显显得自如了很多,而前面的球则有些夹臂,这说明前面有点紧张,而现在0:2落后,只能放手一搏,球速也越来越快。老瓦一开始明显有些不适应,但毕竟两局在手,再加上发球威力,双方开始了拉锯战,直到20分以后。
      最后几个球,老瓦能保持那么冷静实在令人称赞。压反手掉正手、被对方拿到赛点后发球反手暴弹、又一个正手快带对方正手空档以及最后一个完美的发球抢攻。这几分球,盖亭的进攻显然有种想一板过的想法,殊不知老瓦正是猜准了这点才站好位置防回头;而盖亭对于老瓦的进攻则明显显得判断有问题,接发球旋转判断不清、对方进攻的落点也判断不清,站在那跟傻子一样了。
      一句话:几乎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就发挥来看,老瓦大概是百分百发挥了,并没超常多少,不比悉尼雅典奥运,一看就像发挥不正常,相反比赛中还打丢了好几个高球和机会球等;但是他的稳定却使得对手只有六成左右的发挥,始终一脸严肃冷静的表情让激情的盖亭越来越没激情。注意,倒数几个球时盖亭头几个赢了还叫得很凶,结果老瓦抢攻那几个球后就跟斗败的公鸡一样了。气势啊!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横扫和被横扫的奥运会男单比赛。老瓦以其第一个巅峰状态完美地展现了自己,而盖亭也在其第一次的世界大赛决赛中得到了磨练。一年后,他获得了42届世乒赛男单金牌;再过1年,又获得了世界杯的男单金牌。可惜,盖亭的打法对体力精力的要求很高,所以94年以后成绩便不再突出,虽然仍然是世界好手行列,却再也未能多得单打比赛奖牌,其大满贯梦想也最终破灭。
      据说这场球被称为史上最精彩的一场奥运男单决赛,但作为老瓦的忠实爱好者,我客观地表示这个评价有点过了。首先局面上一边倒,没神马悬念;其次双方都有很多失误球,打着打着有些觉得输得匪夷所思的感觉了;再次回合又不多,盖亭吃发球严重,不怎么好看;最后非常规球也不多,艺术感有限。当然,超常规球也有好几个,但实在有限。
      不过,每当我站在自己那小圈子里的比赛场时,我总以这场比赛来激励自己:要打,就要打成老瓦这样!不动声色、稳定发挥、处变不惊、灵活变化;你可以有失误,因为不失误是不可能的,但要相信自己,给对手一种这样的气势!
      ps:谁能告诉我巴塞罗那奥运会为什么有两个铜牌?这个问题纠结了我很久,求助!


      


      5楼2012-11-02 19:37
      收起回复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队孔令辉3:2胜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
        视频①:完整版

        视频②:集锦版

        视频③:世纪之战——悉尼奥运特别节目

        本届奥运会对我的乒乓球之路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是这么回事:
        孔令辉夺冠了,他代言的安踏体育就神经了,买双鞋子送一对拍子,然后我爸就用这对拍子教我在饭桌上打球(我家一张很大的饭桌,跟乒乓球台有得一拼),然后我不想打,他非逼着要我打,结果让我深深讨厌死乒乓球,从此再没玩过这项运动,直到8年后才喜欢并热爱它,直到今天……
        所以,让所有商业广告见鬼去吧!!!如果当年我没有被逼着打球的话,没准现在的水平已经……
        据说佩尔森是9岁开始打球的,所以我经常遐想:当年我8岁,说不定一直练下去,或许能进个省队啥的……
        说什么也晚了,我已经到了弱冠之龄,学什么练什么都晚了……
        希望这个愿望能留给我的下一代。但我希望所有有着和我同样想法的朋友谨记以下几点:
        1、让孩子自己去喜欢什么,而不是逼他;就算你希望什么,也应该是引导,而不是强迫;
        2、为了有个开门红,请不要拿买鞋子送的拍子去教孩子,因为那会让我这样的孩子以为那个东西和鞋子是一个类型的玩意……
        这场比赛是我仍未历届奥运会中最精彩的两届之一,之所以要选出两届,是因为真的难以取舍。本届奥运决赛的精彩在我眼中名叫“巅峰”,而另一场的名字则叫做“雄壮”。写不说这个,马上进入实力比较阶段。
        孔令辉,1995年世乒赛、世界杯男单冠军……然后便没什么了。虽然多次闯入各大比赛决赛半决赛,但自95年以后孔令辉的状态便始终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阶段。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被金泽洙砍死,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被萨姆索诺夫干掉,98年世界杯貌似被罗斯科夫打败,99年世乒赛又被瓦尔德内尔消灭。另外几场世界杯比赛情况未知,也懒得去找,反正就是没什么成绩,大家知道这个就行了。
        孔令辉的打法属于典型的中规中矩,正来正挡,反来反挡。其反手独特的半推半拨动作至今没有后继者,但这也可以看出是中国不成熟的横拍反手技术过渡时期的产物。孔令辉身材瘦小(和我一样,一米七三),力量并不大,但衔接球很快。按蔡老师的说法,比一般人快零点零几秒。这话虽然等于没说,但至少蔡老师是点出了其衔接快速的打法特征。中国的速度与小球控制加上欧洲人的弧圈球,这就是孔令辉。不过除此外,他没有发抢、没有大力抽杀、没有巨型力量弧圈球等,直接导致其单板球质量不够,面对搏杀型打法的选手时问题多多。从他后面比赛输的人就可以看出:金泽洙单面搏杀、萨姆索诺夫97年打法是很凶悍的、罗斯科夫是个暴徒、老瓦的打法更是以进攻为主。
        


        7楼2012-11-02 19:42
        收起回复

          半决赛,孔令辉3:1胜前不久刚战胜了自己和刘国梁的佩尔森,瓦尔德内尔3:0横扫刘国梁;铜牌之战,刘国梁3:1胜佩尔森,然后便是金牌争夺战了。
          插一句:佩尔森在吉隆坡状态神勇,这次奥运会又赢了刘国正,也就是把当时中国队男团的三个主力全打光了,结果奥运会连败两场,一牌未得,所以说: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前两局孔令辉2:0领先,然后被老瓦连追两局。当老瓦一个超常规的反手远台……那也不像正常的反拉之后,大比分变成了2:2。这时,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怎样了。
          悲剧的是,决胜局开打没多久胜负便几乎已定了。也许是看到希望了,老瓦的球质量明显下降,竟然还吃孔令辉的反手砍式发球。比分一下变成了1:9……打成这个样子,我深深地为老瓦感到遗憾。不过顽强的游击队长仍然将比分追到了10:15,但这并不能挽救太多。13:20,最后一球,老瓦自觉无望,可能也不想给对方一个华丽的收场,所以索性随意挑球出界。这个动作再加上孔令辉亲吻队服上国旗的动作都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从此,乒乓球世界的第三位男子大满贯选手诞生了。
          深刻检讨本场比赛,我们能找到许多值得启发的事情。
          孔令辉赢球的关键在于对老瓦的线路判断得相当清楚,最典型的一个球便是第二局最后一球,明显就封住了老瓦第一板反拉,以反手压制对方反手,拱着他打。另外,打老瓦正手空档的球也很多,明显牵制了对方的侧身。可以说老瓦的一举一动都在孔令辉的判断之内,这是他能取胜的最重要原因。
          反观老瓦,其实前三局比赛都咬得很紧,但显然,在孔令辉掐死自己线路的情况下显得有些急躁,没能主动变线,反手相持也显得无力,打着打着又老想反手暴弹死对方,失误也比较多。可以说,如果不是第三局最后几个球终于豁出去了,以及孔令辉显得保守了的话,这场球早就玩完了,根本不可能拖到最后。
          孔令辉的表现是很好的,特别是在脚被崴伤的情况下还能沉着面对。但若不是拼了命要这块金牌,他绝不会这么凶,这一点都不是他的风格。一般而言孔令辉就是那种在场上被打得老是抬不起头的人,很少能主动兴奋;而他的主动兴奋似乎也意义不大,同时输的很多球都是领先情况,赢的反而是落后。像悉尼这一次领先这么多又被追平而没被翻盘,也真是豁出去了的后果。
          巅峰之战,绝对经典。其他方面双方运动员的表现其实都不怎么样,老瓦的发抢没有体现太明显,只在第四局显得比较流畅;孔令辉的相持虽然得分很多,但没有完全压倒老瓦的势头,可能是奥运决赛,所以手有点硬的缘故。老瓦打了好几个相持变线球,不过可惜没有坚持下去。
          此战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悉尼以后的乒乓球比赛,我们再也无法看到这样风格、技术和动作的选手站在冠军领奖台上了,取而代之的,是王励勤、马琳、波尔等正手超强、反手不弱、动作流畅的运动员,类似之前的孔令辉那种反手动作和老瓦那样动作千奇百怪的选手以及两人还出现横拍反手拨球一样的相持很多板的情况已经逐渐并几乎彻底成为了历史。
          一句话:值得回忆。

          


          9楼2012-11-02 19:42
          收起回复
            感悟:
            大家看我写奥运决赛点评会发现,介绍人和其打法的文字比比赛本身还多,这似乎有些跑题的成分。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点评归点评,不像边直播边解说那样。以后有机会我想出类似的节目,客串一下蔡老师,但不是现在。由于没办法及时讲每一个球,所以只能总体概括两名运动员的全程战术与特色,分析其在比赛中的正确与错误做法,然后找一两个球特别分析。这样下来,字数自然是不多的。
            另外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奥运决赛,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没什么技术含量,这是说真的。在场上气氛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能发挥出百分之七十以上就不错了,哪能指望能打出多少技术球出来?有些球很精彩,也确实是因为只有在这种比赛中才豁得出去打出来的,但毕竟不多,所以整场比赛下来可圈可点的其实也没太多:经典,并不等于精彩。而我们总是认为世界大赛决赛很精彩,其实是冲着比赛本身的意义去的。决定新一个世界冠军的比赛,能不精彩吗?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将有些巡回赛乃至乒超联赛的球换个背景,然后每赢一个球就ps一堆观众的呐喊声,然后骗人说是奥运决赛的话,很多都要精彩得多。但是,就是没那氛围,没那么多观众,没那么多关注,所以没那个感觉。
            感觉是无法理性分析的,所以奥运决赛的很多球只能分析个大概,深究下来,其实真没啥。
            所以刘国梁对继科就是这么说的:“不要把它想象成奥运会,不要。”这句话看似容易,要做到何其之难!毕竟是奥运会啊!
            说这些只是有感而发,感暂时发完了。
            


            10楼2012-11-02 19:42
            收起回复
              2004年雅典奥运会,韩国选手柳承敏4:2胜王皓。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在我心中的地位与悉尼决赛并驾齐驱(貌似这成语放这怪怪的),一个词开概括当属“雄壮”。如何个“雄壮”法?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将,在一路过关斩将后杀入决赛,无论输赢谁输,双方都无愧于世界乒坛当年最雄壮的人。而比赛的过程则表明,柳承敏赢得雄壮,王皓输得也雄壮。尽管冠军只有一个,但这场比赛里,双方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交战双方:
              王皓,1983年出生,04年虚岁21,直板两面反胶打法,此打法在高水平选手中前无古人,至今后无来者。由于每个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与状态在各个时期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对王皓在04年的情况单独进行比较——本帖享受此殊荣的选手仅有老瓦和他两人,不为别的,因为世界上只有他们二人不止一次进入过奥运会决赛。
              王皓出道的时间大概在02、03年,当时一出来就拿了很多公开赛冠军,因为大家基本都不适应他的打法。这时到06年为止他的打法风格大概可以这么形容:近台直拍横打快速压制对方反手,然后逼对方出机会球,然后正手进攻。王皓的正手一开始是比较弱的,所以硬碰硬的话其实没什么能力。但如果对方来的是机会球,你上风着打,对方正手比你强也没意义了。参考04年卡塔尔世乒赛团体王皓3:0赢波尔可以看出,拉开了皓哥的力量甚至不如力量小著称的波尔,但他就是在近台压制住了对方,所以才旗开得胜的。直拍横打既快又是进攻,所以不是特熟悉的话很难招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皓在那几年打得顺风顺水,尽管03年巴黎世乒赛被老油条削球手陈卫星踢出了八强,但第一次参赛嘛,可以理解——无所谓,大家的第一次不都是早早收场的嘛(怎么感觉这话有点邪恶)!
              柳承敏出道比王皓早些,01年就打世乒赛男团了。当时中韩大战,也就是刘国正力挽狂澜的那次,柳承敏与马琳对阵,好像输得很轻松。不过当年还剃了个球头的柳承敏的球确实不怎么地,何况同为日式直板单面拉的老前辈金泽洙都没有退,所以大家并没有关注他多少。柳承敏的步法并不如金泽洙、刘南奎等,但其单板杀伤力更大,爆冲更有威胁,台内球的处理也远比金泽洙刘南奎那生硬的动作流畅得多。可以说,他就是一个更加强化了的直板单面拉选手。
              04年雅典奥运会又是冷门迭出的一届奥运:好像要乒乓球奥运会比赛不冷门只有悉尼那届做得出。本届比赛的第一冷门来自老瓦,这位虚岁39的乒坛奇人居然连克马琳、波尔两大重量级高手挺进四强,而且双打还与只比自己小一岁佩尔森一起首轮克死了中国队的孔令辉-王皓组合,尽显帝王之相。悉尼以来老瓦就进过一次公开赛决赛还没夺冠,01年世乒赛没进前八(死于萨姆索诺夫之手),03年世乒赛首轮say goodbye,这次奥运会前他说要夺冠,结果蔡振华笑道:“老瓦的技术已经落后了……”没错,论技术,他是落后了。但问题是,有些人的水平已经超脱于技术之上了,说的,就是老瓦。
              另外被爆冷的还有萨姆索诺夫,败给了中国香港选手梁柱恩,接着梁柱恩又输给了柳承敏;去年世界杯亚军(我是说03年)格林卡,输给了佩尔森,然后佩尔森又败给了XXX(貌似是庄智渊还是谁,忘了,也不重要)。巴黎世锦赛冠军施拉格输给了德国金童波尔、亚军朱世赫输给了大阪世乒赛冠军王励勤,这也不算什么冷门。最后前四,王励勤、王皓、柳承敏、瓦尔德内尔。
              


              11楼2012-11-02 19:44
              收起回复
                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决赛,马琳4:1胜王皓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乒乓球队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男女选手均包揽了所有能得到的奖牌,包括男女单金银铜牌和男女团金牌。男单比赛,中国队派出了雅典奥运会的同一支队伍:王励勤(30岁)、马琳(28岁)、王皓(25岁)。在完成了团体任务后,三人继续单打比赛。本届比赛打得也相当得冷,除了马琳在四分之一跟吴尚垠打了一场恶战(虽然是4:0,但打得挺艰苦的)外其余比赛都是瞬间秒杀,因为高手又全死光了:波尔输给了吴尚垠,萨姆索诺夫输给了佩尔森,柳承敏输给了高礼泽,梅兹输给了普利莫拉茨……其他人,不知道,也不重要。
                四分之一决赛一打完,中国队三驾马车和瑞典42岁化石佩尔森跻身四强,然后王励勤对马琳、佩尔森对王皓。王皓打佩尔森正常情况是没问题的,事实上也没问题,4:1,每一局比分虽然很接近,但场面上却一点都没什么惊险。而07年刚在萨格勒布被王励勤超级大逆转的马琳这次终于硬了起来,4:2险胜队友晋身决赛。马王大战再次上演,只是这次不是老马对老王了。
                自06年以后王皓的技术风格有了明显变化,过去那种反手压制正手上手的打法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超级皓”打法,即正反手近、中、远台全面实力球,几乎没有任何死角。按照专业的说法,叫“正手不弱、反手超强”,而事实上自2007年起到2011年止王皓的正手实力球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除了王励勤,谁能拉过王皓?大力萨格勒布后便已过巅峰,此时还有谁能对拉赢王皓?所以07、08、09年的时候王皓应当是状态最佳的时间段。
                反观马琳,萨格勒布后他已28岁,对于一个主要靠单面进攻的直拍选手,留给老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过去马琳年轻,一口气跑几张台子不费劲,现在明显不行了。中年以后的马琳在跑动上明显不如早期那么频繁,而是加强了发抢和接发球控制这一轮的能力。若不是他当年真的履行“用生命换一块奥运金牌”的承诺的话我是真的不看好他能赢的。
                每天拼命节食减肥、两张台子地练正手、一天跑坏几双鞋——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但是,马琳有一点令王皓极其恐怖,那就是不管他状态怎么样,他总能在各种比赛中赢王皓。你去看,07年世乒赛以后王皓公开赛总决赛世界杯几乎没有败绩,唯一输的人就是马琳,还输了几次,08年奥运前不久的卡塔尔公开赛还在输。这个问题我至今觉得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道理王皓的台内拧拉的技术应该是最克马琳的,像今天继科打马琳一样,可是王皓直到今天跟马琳打球都没什么胜率,去年和今年都输给了他很多场。王马王这三驾马车真的很有趣:王励勤从没在三大赛事中赢过王皓(04年雅典、09年横滨),王皓从没在三大赛事中赢过马琳(04、06年世界杯、萨格勒布世乒赛、北京奥运会),马琳从没在世乒赛上赢过王励勤(上海、萨格勒布、横滨),王励勤从没在奥运会和世界杯上赢过马琳(北京、世界杯就海了去了,机都记不清)。
                或许这就是命吧!

                技战术布置很简单,王皓要两面拉开与马琳相持,控制住马琳的抢攻,马琳则要争取前三板主动,近台压制王皓的力量。第一局一上来双方打得还不是很激动,王皓再次体现了其上场很入角色、打着打着就没有感觉的一贯作风,一开始叫得比马琳不知道凶到哪去了,完了比分却落后得要死。感觉皓哥比赛就有一种喜欢前半截时间思考人生、后半截时间努力拼搏的感觉:现在才追,早干嘛去了!
                


                13楼2012-11-02 19:48
                收起回复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张继科VS王皓

                  首先我们要来回顾一下08年到12年的男乒格局。
                  北京奥运会后,王励勤、马琳两座大神终于走下了冠军舞台,从此再未收获一枚金牌——09年横滨世乒赛,王励勤杀入决赛而0:4被王皓横扫,这便是二人在世界大赛中最后的尊严。截止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以前,王皓基本处于无敌状态,拿走了09年世乒赛冠军、10年世界杯冠军,而09年世界杯冠军则被37岁高龄的萨姆索诺夫夺取,不过也跟王皓没关系,因为当年是马龙与陈玘参赛的。
                  危机从10年世界杯就开始显现。
                  原本应处于技术心理经验最巅峰的王皓居然在决赛中被小师弟张继科打得喘不过气来——这次比赛,原本的中国队第二人马龙因伤退出,由张继科顶上。张继科打法比较凶悍,两面弧圈十分暴力,特别是反手技术突出,近台拧拉、中远台相持超强,10年前基本就是王皓的横拍版本。这次世界杯,张继科不辱使命,杀入决赛与王皓会师,然后二人开始冠军争夺。
                  按理说张继科是没什么打头的——实际上大比分他也输得比较干脆,1:4。问题是场上的局面基本上就是张继科把王皓打得气喘吁吁,然后王皓一个一个地往回扳,最后在后几分拿下来——这显然是不行的。因为通过这次比赛,张继科能看到一点:王皓开始下风了。
                  一年后的鹿特丹世乒赛,王皓2:4不敌张继科;世界杯,再次2:4输张继科。显然,伦敦注定要派出中国队两位在当打之年的世界单打冠军出征——所谓马龙有可能进伦敦单打其实是完全不可能,换你是刘国梁,你会放这张继科不去而选择马龙吗?
                  这个决定对马龙很不爽(只能说自己不争气),给王皓却是压力剧增。从鹿特丹之后王皓已经在各种大赛小赛训练赛中全败给了张继科,这回去伦敦,极有可能就是他们二人争夺冠军,那时,难道……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要好好分析一下:为什么王皓打不过张继科?如果王皓要赢,他该怎么处理?
                  10年以后的王皓,明显已经不是那个“超级皓”了。
                  由于年龄、伤病等原因,10年后王皓的身体开始明显发福,步法变慢,反应变迟。以前王皓退到中远台对拉,那个眼神叫坚定啊,看横滨决赛,王励勤一点办法都没有。
                  10年后,王皓的超级技术就明显出问题了。由于反应不够快,所以台内拧拉老出高球,然后被对方抢冲;由于步法不够快,所以退台对拉时明显在拉低下降点——很低很低的下降点。你台内球拧拉没质量,然你又不会推挡,那不找抽?你对拉全在那够着拉,速度不及别人、力量也没有王励勤那么大,这还不找抽?
                  更要命的是,他的对手张继科,却变成了超级科。
                  是的,张继科,完美的弧圈机器,近台反手拧拉质量比王皓高,中远台拥有世界最大的力量与旋转(大力已经老了)。可以说王皓近台、中台、远台的球的质量都不如张继科,这还怎么打?
                  其实完全可以打,因为你的思维要转变一下。
                  王皓的质量不如张继科,试问这世界上有谁的质量比张继科高?其实没有。但是,很多人都能赢张继科,比如——马龙。
                  


                  15楼2012-11-02 19:53
                  收起回复
                    OK,完


                    17楼2012-11-02 19:53
                    回复
                      全程跟看了,措辞风骚、内容精彩,不失为一篇精品置顶好文,所以我就顺应民意了,哈哈


                      IP属地:云南18楼2012-11-02 20:11
                      收起回复
                        我认真地读完了。感觉全言兄确实挺厉害。 语句自然流畅,调侃,亦庄亦谐得将历届的奥运会重大比赛给予生动的讲述。佩服!


                        19楼2012-11-02 21:47
                        收起回复
                          very very very good!我一口气看完了。文章写的真好,分析透彻。毕竟是奥运会啊,实力强的,不一定就是冠军。而这些奥运冠军,他们除了实力超强之外,他们还有一颗勇敢的心。再说说楼主避讳的关于王皓的话题。04年,08年,王皓是夺冠大热,天时地利人和,王皓占尽先机,可结果却反之,着实另人感到惋惜。


                          IP属地:上海20楼2012-11-04 09:50
                          收起回复
                            经典好文,帮忙顶帖。


                            21楼2012-11-05 13:33
                            收起回复
                              我从5岁就开始看球了,记得8岁那年我爸送了我一副银河的球拍,我就开始疯狂的喜欢上了乒乓球。2004年,我迷恋上了一个人——王皓。他独特的打法,他略显青涩的眼神深深的吸引了我。04、08、12年的奥运会我都看了直播,每次我看到他顺利的杀入决赛,而每一次...我真的替王皓惋惜,王皓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直板横打技术,可以说,他改变了直板只能推挤的的格局。我想说,王皓,你是最棒的。他应该被我们记住!!!


                              IP属地:江西22楼2012-11-05 18: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