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二全面战争吧 关注:8,726贴子:112,685

转 罗马帝国装备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共 和 国 军 团
古罗马军队的起源大约是在6BC。当时瑟维尔斯 图利尔斯(Servius Tullius)把阿特如斯肯人(Etruscans), 罗马人(Romans)还有拉丁人(Latins)的联邦进行统一规划。其中军队种类不再根据部落来编制。他把当时 的人口根据财富分为5等,作为最富有的第一等公民,他们被装备成希腊式样的长矛圆盾重装步兵 (hoplites)。他们的防护装备为铜质头盔,胸铠和护腿。进攻武器为剑,9尺长矛以及传统的大圆盾。战场第一线的军队就是有40个100名长矛圆盾重装步兵方队组成。他们的作战方式和希腊密集阵一模一样。第二等军队和第一等装备的差不多,唯一不同是他们没有胸铠,使用拉丁长盾而不是希腊圆盾。10个二等方队布置在一等方队身后。二等兵后面是10个三等兵方队,其装备除了没有护腿之外和二等士兵一样。四等士兵既没有头盔也没有剑,但他们多了一根标枪。最穷的五等兵被装备成投石兵,一共有15个方队。这样一支军队同时还包括了来自富有家族的18个骑兵方队。




IP属地:江西1楼2012-08-11 14:15回复
    第二次罗马军队的大变格出现在4BC。据说这一变革归功于独裁者/英雄 卡米勒斯(Camilus)。在这一时期希腊式的重装步兵方阵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配备了拉丁长盾的罗马军团。罗马军团被分为三条线,总兵力为5000人。第一线是投枪兵(velites)。第二线由重装罗马步兵组成(hastati 和 principes,玩“罗 马全面战争”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两种步兵)。这两种步兵可能已经装备了著名的罗马投(pilum)。第三线由三类长枪兵组成(triarii,rorarii 和accensi “Triarii”在“罗马全面战争”中经常出现)。把 hastati 和 principes加上,这5个兵种似乎反映出了瑟维尔斯时期的五等级罗马军队。我们不太清楚这一时期的盔甲是否还是照搬瑟维尔斯的罗马军队。但rorarii 和accensi 应该是装备最简陋的(accensi 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候补”)。这一时期的常见盔甲可能是一个方形或者是圆形铜质护胸片。常见头盔可能是简化了的希腊城帮式(“Attic”)和科林斯式(“Corinthian”)头盔,或者是意大利本土的“锅子”(Pot) 头盔。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短剑是刀刃成叶子形状的希腊重装步兵剑或者是弯刃的kopis剑(来自西班牙)马略的改革之后罗马军队中的等级制度也就被抛弃了。士兵们的装备由国家提供。这种“标准”式样的罗马军团形象在后面250年中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照片中的军团士兵可以用来代表马略,凯撒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军团。三叶羽毛盔冠已经被红色的马鬃所取代。根据雕塑记载,前1世纪后期,罗马长盾已经开始有装饰了。这种装饰作为一种区分罗马军团之间的符号是在那一时期频繁的罗马内战所导致的产物


    IP属地:江西4楼2012-08-11 14:18
    回复
      罗马匕首(pugio)装饰上的不同。这三种样式是属于复原第10,第14和20军团。它们都是根据在当地挖掘出来的样品而复制的。刀鞘上的华丽装饰先开始让人认为是属于军官的。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普通军团士兵也可以拥有这样的装备。罗马军团装备在装饰上的华丽表明了这些士兵对于他们的职责的自豪。这其实也是一种携带财富的方法(虽然罗马军团内的确有一个高效率的储蓄机构,用于军团士兵的退休或者安葬)。第14军团的头盔,所有这些类型都应该在1世纪中后期被使用过。上排,从左至右:铜质coolus C型(扣在罗马水罐上,来自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来自Mainz的铁质帝国高卢G型,Cremona(意大利北部)的铜质帝国意大利C型,Mainz的铜/铁帝国意大利D型。下排:来自伦敦的铜质coolus E型,Augsburg(奥格斯堡)的铁质帝国高卢H形(护颈片下翻,而非水平),Mainz铜质帝国高卢I型。在莱茵河中发现的铜/铁帝国意大利D型。这款头盔上面饰有嘴刁胜利花环的鹰显示出它属于第14军团。该军团于公元43年离开Mainz前往进攻不列颠。公元70年回来时便被赋予了“胜利军团”的称号。1世纪中期的铜质帝国高卢G型头盔。这款头盔经常被大家提及。其他一些复原的G型具有更长的护眉片和护颈片。但图上的这一款式完全按照Mainz发现的唯一完整原物而复制的这是另一款来自于莱茵河中的G型盔。这类盔的碎片曾在Colchester被发现过。这与布第肯人的暴动有关。因此这类头盔也被驻扎在不列颠的第20军团所使用。
      


      IP属地:江西7楼2012-08-11 14:20
      回复
        这张图片显示了处于Bad Homburg的复原后的罗马要塞。这个石木结构的永久性要塞是于在19世纪末期在原先罗马人的地点重建的。这一要塞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完整的复原罗马军事要塞。图中的这个兵营可以提供一个百人队,80名军团士兵的住宿(其中包括百人队的个人房间)。图片上左侧第一人是该队的百人队长。列队中最靠图右侧的是optio,百人队长的副手。帝国后期的武备
        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罗马军团的形象。100年的黑暗开始笼罩在帝国的上空。这名士兵头戴着辅助骑兵E型盔。虽然它被列为骑兵盔,但它同时也在罗马步兵中使用。这种将耳朵全部包裹在内的头盔可以清楚的在3世纪早期的一名第1军团士兵Aurelius Suro的墓碑上见到。他身上的片甲是苏格兰Newstead样式。它在做工上比Corbridge A/B型号要粗糙很多。腹甲的片数要少,但更大。有趣的是他戴的头盔的碎片在Newstead也同时被发现了。他手中的方盾是根据一个来自叙利亚的Dura Europos的原物复制的。原物的时间被确认在3世纪,它和罗马帝国的东方明珠Dura Europos一起被踏在了波斯人的铁蹄之下。罗马投枪在这一时期仍然在被使用,但更多的已经被长矛所取代。译者:我认为这一变化是出于应付战斗力日渐增强的外族骑兵而产生的。长矛对付骑兵要比投枪来的有效的多。罗马短剑在这时已经被更长的Spartha剑所代替.宽大的剑带在这一时期很流行。这款Dura Europos的方盾很值得再讨论一下。盾上的精美彩绘和它相对较薄的厚度让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阅兵盾牌。它的四边是用皮革包裹,而不是传统的黄铜。但后来发现很多有铜边的战斗方盾也并不比这个盾牌厚。精美盾绘是各种地中海军队的特征。在现代社会我们会认为绘制一个这样的盾牌需要很多人力和时间。但事实是在那个年代一个手艺精湛的奴隶可以在2天内就可以把这个方盾画出来。这类方盾在相对比较太平的日子可以有很长的寿命。该盾的彩绘也反映出了对东方文化的融和。在叙利亚这个洲际经济军事枢纽周围,可以接触到很多民族和宗教文化。盾牌上的狮子和万字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Newstead头盔和片甲的细节部分。Newstead型片甲显然不是一种改进了的片甲。它把corbridge型片甲简化了,因此牺牲了corbridge型片甲的舒适性和活动性。
        在黑暗笼罩的日子里,3世纪末期的罗马军团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那些高质量的帝国高卢头盔和片甲已经不复存在。原因有很多。国库空虚是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在这一时期帝国不断得和外族“打交道”,因此也接触到了人家的一些装备。对4世纪早期的发掘工作开始后,我们发现了这类罗马-波斯萨珊(romano-sassanian)脊梁式头盔。这类头盔和前期罗马头盔截然不同。它很有可能是直接从波斯萨珊帝国拷贝而来。在叙利亚Dura Europos城下的一个倒坍了攻城地道中我们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骷髅。在骷髅身上我们发现了这种头盔。这类头盔是由两半或者也有多片合成的。头盔中间有一个脊梁。这类头盔也有护腮片和护颈片。但它们连接在头盔上的方法是用皮革或者织物而不象帝国高卢头盔那样使用金属铰链。这类头盔被归类为步兵头盔。另外一种包耳朵的型号归类为骑兵头盔。一种更好的归类方式可能是前者为轻装步/骑兵盔,后者为重装步/骑兵盔。公元4世纪的罗马军团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它表现出了和前面三个世纪的军团形象截然不同的风格。最显著的变化是军团开始采用西亚式样头盔。这种头盔基本上两个半圆顶用一个脊梁合在一起。这种“脊梁”式头盔比任何一种帝国高卢式头盔要便宜而且更容易生产。这样能够迅速大批量装备部队。这也反映了帝国晚年风雨飘摇国库空虚的事实。由于骑兵作用的突起,步兵的胸甲已经被弃用,罗马重装步兵到此已经不复存在。鱼鳞甲和锁子甲在某些部队里还可能存在。一些迹象表明压制的皮甲可能在步兵中被广泛采用。步兵盾牌已经完全变成了圆形或者椭圆形。 在叙利亚的Dura Europas的发现表明了罗马的方盾在2世纪中期还在使用。但进入3世纪这种方盾便消失了。罗马投枪(pilum)已经被突刺长矛,各种标枪所代替。5世纪早期的“notitiadignitatum”(一本西罗马帝国末期的文官和武官编制手册)指出一些老编号的军 团在当时还是存在,但他们的编制已经完全改变了。这类军团编制已经下降到了1000至1200人左右,而 且不再带有骑兵和炮兵。罗马军队的性质和特征至此为止已经模糊不清。战场上的罗马军队是一个典型的“杂牌军”。这些非职业化的军队大多由来自于罗马同盟的半平民雇用军组成。他们不断的在抗击从北面入侵的蛮族。与此同时他们也在互相残杀。边陲的卫戍部队基本上是由地方上的民间武装组成。到了灭亡的410年,西罗马帝国内外交困,国家机器处于完全瘫痪状态。职业化的战争机器罗马军团也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4世纪早期的下级步兵军官。他的形象很难让人想象他是帝国军团的成员。但在帝国风雨飘摇的最后日子里能拿来阻挡匈奴铁蹄的人也只有他了。他的头盔是根据一个来自匈牙利Intercissa的原物复制的。头盔上的金属盔冠表明他是一个下级军官。头盔上有非基督教式的十字,新月和眼睛。护腮片和护颈片是经过我们想象而得出的形式。他身上穿的是长袖收口外衣。他的肩章是根据西西里的Piazza Armerina马塞克地砖上的一个下级军官图案而复制的。外衣下摆上原有一个万字符号,但由于不想引起误解而被省略了


        IP属地:江西10楼2012-08-11 14:28
        回复

          马重装步兵按照年龄和经验分为三等:青年兵(Hastati)、壮年兵(Principes)、老兵(Triarii)。罗马老兵的装备有别于青年兵和壮年兵,他们的主要武器是希腊式样的长矛。青年兵和壮年兵的武器是标枪和短剑。罗马重型标枪(Pilum)也是借鉴萨姆尼特人的设计,铁质枪头长30-50厘米,异常纤细,前端是金字塔形枪尖,枪身是一条长1.5米的木杆,全重约5公斤。这种标枪射程大约30米,威力惊人,能够穿透古典时代的任何铠甲。罗马重型标枪的设计独具匠心,首先带倒钩的标枪贯穿敌人盾牌以后,即使不伤人也难以拔除,挂在盾牌上非常碍事;其次标枪落地以后细长枪头会折弯,这样保证不被敌人利用。
          罗马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是著名的“西班牙短剑”(Gladius Hispaniensis),顾名思义源于西班牙,刃长60-70厘米,精钢煅造,刀锋尖锐,既能劈砍,也能突刺。罗马重装步兵都是优秀的剑手,惯于逼近格斗,西班牙短剑在他们手上成为令人胆寒的屠刀。李维记载,马其顿战争时期西班牙短剑造成残肢断臂、开膛破肚的可怖伤创让马其顿士兵大为惊骇,士气低落。
          罗马军团的编制中有三分之一是轻步兵(Velite),通常由最年轻最贫穷的公民组成。他们的装备更加简陋,只戴一顶头盔,身上不被甲,装备一面90厘米直径的碟形圆盾(Parma),几支轻型标枪,和一柄短剑。轻步兵主要是远距离投射标枪骚扰敌军,只有万不得已才拔出短剑逼近格斗。
          罗马骑士团成员(Equites)要求个人财产在40万铜币(相当于400盎司黄金)以上,因此罗马骑兵是社会精英的代表,只有贵族世家子弟和最富有的公民才能跻身罗马骑士团。然而罗马的步兵传统根深蒂固,罗马骑兵虽然自诩精英部队,战斗效能却名不副实,在罗马战术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波利比乌斯记载,罗马骑兵最早的时候装备跟轻步兵一样,完全不能胜任近距离格斗。大概在皮鲁士战争时期(公元前280-276),罗马骑兵仿照希腊骑兵全面换装,头戴视野开阔的波奥蒂亚头盔(Boeotian Helmet),身披锁甲,装备一面圆盾,一支长矛,以及一柄短剑。很多学者认为汉尼拔战争时期,罗马骑兵已经采用了高卢人发明的四角马鞍,这种马鞍的四个犄角夹住骑兵的大腿和腰臀,大大增强了骑兵的格斗能力。


          IP属地:江西12楼2012-08-11 14:29
          回复
            罗马军团的战斗阵型是著名的“三线阵列”(Triplex Acies)。青年兵组成第一阵列,壮年兵第二阵列,老兵阵列在最后面压阵。罗马军团的基本战术单位是“百人队”(Century) - 60人的方阵,每排10人,6排纵深,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中队(Maniple)。老兵战列的百人队是30人的方阵,每排10人,3排纵深。一个罗马军团的标准战斗序列,包括10个中队的青年兵1,200人,10个中队的壮年兵1,200人,10个中队的老兵600人,另外辅以1,200轻步兵和300骑兵,总共4,500人。紧急情况下罗马军团往往扩编,每个百人队增加到80人(老兵百人队增加到40人),加上同等数量的联盟部队,一个罗马军团的实际兵力会增加到1.2万人以上。汉尼拔战争爆发时罗马两个执政官率领的部队都属于加强军团。
            决战之前,罗马军团鱼贯出营,排出三线阵列,罗马部队占据中央,联盟部队分居左右,骑兵在两翼掩护。各个方阵紧密相连,不留空隙。列阵完毕,罗马将领照例发表阵前演说,鼓舞士气,然后号角吹响,罗马军团变换阵形,每个中队的左侧方阵移动到右侧方阵的后面,这样每条阵列变为12排纵深(老兵阵列6排纵深),各个中队之间出现一个方阵宽度的间隔,同时三条阵列各方阵前后错开对齐。变阵完毕以后,罗马轻步兵便从三条阵列的空隙蜂拥而出,排列于阵前。
            罗马步兵的战阵。注意前排两个士兵只佩戴了一面护心甲
            列阵完毕,罗马军团稳步向前,逼近敌阵。当两军处于交战距离时,罗马军团停住,第三阵列的老兵左腿跪地,盾牌下端抵地,上端斜靠在左肩上,右手持矛,斜向前方竖立,这是标准的压阵姿势。此时阵前的轻步兵向敌阵投掷数轮标枪以后,迅速从阵列空隙退到老兵后面。罗马第一阵列随即变阵,各中队的左侧方阵从后面回归原位,填补中队之间的空隙。
            现在罗马军团第一阵列做好准备发起攻击。青年兵发出惊天动地的“战吼”(War Cry),奋力投出手中的标枪,然后左臂拎着盾牌,右手握着短剑冲向敌阵,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到盾牌上猛烈撞击敌人,力求将敌兵撞翻。接下来罗马士兵开始展示独特的战术动作,他们俯低身子,盾牌上端扛在左肩继续向前冲撞,右手短剑却猛力刺向右前方的敌兵。这个战术动作出其不意,相当有效,因为敌军士兵的注意力集中在对面的罗马士兵,对来自右前方的攻击往往疏于防范。罗马步兵的格斗动作非常实用,近乎机械,通常是右臂弯曲,从下往上猛刺敌兵的腹部,因为这个部位往往缺乏防护,而且比较致命。
            如果青年兵经过苦战未能击溃敌军,罗马将领便会以号角发出指令,调遣第二阵列接敌。两个阵列互换位置的过程相当复杂,第一阵列各中队的左侧方阵移至右侧方阵的后面,然后整体后退,同时第二阵列前进,从第一阵列的空隙穿过,进入战场,然后各中队排在后面的方阵移向左前方填上空隙,进行新一轮的攻击。很多后世学者怀疑这种调度的可行性,因为敌军完全可以趁机猛攻,打罗马人一个措手不及。这个忧虑其实多余了,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充满了间歇期,因为士兵的体力只能支持20到30分钟的格斗。罗马军队调兵遣将的时候,敌军只怕已经精疲力尽,一时无力再战了。
            如果罗马青年兵和壮年兵都被击败,那么他们会迅速退到第三阵列后面重组,老兵们以长矛密集阵阻挡敌军。随后残存的青年兵和壮年兵组成一条阵列,和老兵一道进行最后的抗争。
            综上所述,罗马军团的正面进攻锐不可当,三条阵列交替攻击,不断对敌阵施加压力。这是希腊密集阵望尘莫及的优势。罗马步兵60人的小方阵也比希腊密集阵机动灵活,对地形的适应性更强。然而罗马战阵的软肋在两翼,担任掩护任务的罗马骑兵战力低下,一旦被击溃,就将罗马阵列薄弱的侧后暴露出来。这个弱点将被汉尼拔反复利用,创造西方军事史上的奇迹。


            IP属地:江西13楼2012-08-11 14:30
            回复


              IP属地:江苏14楼2012-08-11 14:51
              回复
                好贴.这个真好.好象RS2能体现出这历史描述吧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8-11 15:23
                回复
                  酒吧帝多出啊.看得爽啊.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08-11 15:24
                  收起回复
                    虽然看过了 但还是要顶


                    IP属地:浙江17楼2012-08-11 17:37
                    回复
                      好贴长知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2-08-11 19:41
                      回复


                        IP属地:江苏19楼2012-08-11 20:09
                        回复


                          20楼2012-08-13 22:09
                          回复
                            为什么到最后跟野蛮人一样了?


                            IP属地:浙江21楼2012-08-29 14:16
                            收起回复


                              22楼2012-08-30 0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