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吧 关注:50,827贴子:247,661
  • 6回复贴,共1

狭义相对论的错误及成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狭义相对论的错误及成因
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把张元仲教授书中的μ介子看成敌方发射来的导弹。张元仲教授的所给的两种答案显然不对。那么狭义相对论是不是错了,如果错误为什么还会受欢迎,是我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我认为,A.狭义相对论的错误是:
   1. 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是矛盾的。因为光速就是依据不变的时间基准与长度基准测量出来的,想在要以光速为基准,而去改变时间基准或长度基准,也应该是可以的。 他把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组合在一起。是把一对矛盾放到一块了。就像古时卖矛又卖盾的那个人一样,解释不了所谓光子。因而它的解说矛盾百出。
2.他的同时性的校对方法是根本不能实现的。用在两点间是可以的,推广到任意点间后就不行了,只能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了.像可不是物体本身呀!    
    3。狭义相对论所用的主要变换是洛伦兹变换,这个变换也可以由光速不变原理直接推导。但在这个变换中,却可以推出四个结果,并不是狭义相对论所提到的两个,这四个结果是两个为一组,且时间收缩与空间缩短在一起,时间膨胀与空间膨胀在一起。不知为什么,在推导过程中把那两个结果消去了。狭义相对论所用的两个结果虽然是从这组方程中导出的,但不是全部结果。
    4。它采用几何学形状与运动学形状,应用时又不刻意区分。这里真有点鱼目混珠的嫌疑。再说,改变的只是运动方向的长度,非运动方向并不改变。这和把飞机的速度看成低于火车的速度后对运动的解释是近似的。    
5。他的几个推论是不能同时应用的,只能是--------也可以等价的用。(张元仲教授语)
6.质量与能量联系公式被看作是狭义相对论最有意义的结果。现在许多物理学家都把原子能的利用归功于爱因斯坦,其实并非如此。
1885年,法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X射线具有很大的穿透能力,能透过木板,肉体,铁板等物质。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柏克勒尔发现了铀元素放射出一种射线,它不需要强烈的电场能穿透各种物质,1898年,法国科学家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元素,并发现镭的放射性比铀还大百万倍,它所放射的射线是由三种不同性质的射线组成,带正电的α射线是有氦的原子核组成的,这样在镭的射线中就产生一种新的元素氦,这一系列的新发现冲击着原子的不可入性的形而上学观念,也显示原子核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有在原子核的人为嬗发现以后,原子能的实际应用才成现实。 
所谓的E=mc2质能关系式也不过是粗落对当时的现象进行了表示。
我现在抄录黄志洵教授在《超光速研究的理论与实验》一书中的一段:有一个广泛流行的说法,即质能关系式“导致原子能的发现”,甚至“导致了原子弹的制成”著名的W.Heisenberg对此是这样评论的.“时常有人说,原爆炸的巨大能量是由于质量直接转化为能量,并且只有根
据相对论人们才能预计这些能量.然而这是一种误解.原子核中可利用的巨大能量早在Becquerel,Curie以及Rutherford的放射性衰变实验中就已知晓。 …..铀裂变的能源主要是原子核分裂而成两部分间的静电斥力。原子爆炸的能量直接出自这个来源,而不是由质量转换为能量而得到的,静止质量有限的基本粒子数在爆炸时并未减少”。从海森伯的论述可知,原子爆炸并不能作为质能关系式正确性的一个直接证据。
7. 狭义相对论把所有超过光速的运动都说成是速度低于光速,就是不承认用比光线少的时间走完光线走不完的行程不是它的速度快,而说它把它的寿命延长了,或说它把它所具有的空间缩短了。虽然是个解释但绝不是科学的解释。由于不考虑速度的定义,用导出量作为基本量,必然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所以狭义相对论的所谓解释都是似是而非的,恐怕用电脑也不好确定采用哪一种解释。
8.狭义相对论中,用的是两种概念,一边说光速不变,另一边说的却是光速可变。
因为用光速不变是不能解释多普勒效应的,这时不再把光速用行程除以时间来表示,而用频率乘以波长来表示了。说改变的只是频率或波长。要知道。频率与波长也是依据不变的长度基准与时间基准,改变原始基准后,原来的含义就消失了。



IP属地:江苏1楼2007-02-12 16:14回复
        9. 狭义相对论从时空观上寻找出路,把物体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在否定绝对时空观的同时,也否认相互作用的物体同处于同一个空间。如果对某个事件解释不了,就说被测物体改变了它所处的空间。可是,两个物体不处于同一个空间中哪里还可能互相作用?
    10.所谓运动学形状只不过是强词夺理的一种借口,所谓的运动寿命也是一样的,运动是不是可以延长寿命,那要看运动是不是适量,过强的运动是有损无益的。
    11.物理学是人类创造的,对于具体到某个人,它不可能到处跑。它随时就可以进行观测,虽然只是象瞎子摸象一样只能了解局部,但局部积累多了就能纵观全局。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给出了方向,我们可以从[跑马观花],进而转到[走马观花],直至[下马观花]。数学上,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坐标系的转换简化方程式。
    12.狭义相对论对同时性的校对方法也进行了改动,这主要是为了配合对时空观的论述。当然这种方法在两点间还是可以用的,但推广到测量过程中就会有不能确定起点的困难。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要知道,光线在测量过程中,只不过是传递信号的一个工具,他在传递信号过程中因为有速度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误差。这样会造成因果倒置。
    13.我们认识自然,依靠的重要媒介是光线,我们测量速度比较低的物体运动时,能够得到基本正确的结论,但要测量速度与光速相当或高于光速的物体运动时。就会出现比较大的误差。狭义相对论对此没有重视,他把狭义相对论说成是经典物理学的推广,实在是说错了。事实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时尚能给出近似正确的结论,在高速领域就走向了歧途,所以他给出的解释都是似是而非的。
    14.至于麦克斯伟电磁理论方程组,都是以发射源为中心,且都是在不变的长度基准与时间基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是发射源不仅仅是一个,发射源之间也有运动。这个方程组并没有表现出来。狭义相对论就不考虑发射源之间的运动,因而是错误的。
    15.再说说光速是不是不变。我们人类的眼睛只能接受一定能量的光线,超过这些能量或低于这些能量,我们就看不到了。我们感到的光线速度,的确是不变的。再说,光线不断在物质之间吸收与产生,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光线。如光线经折射或反射以后,就只能看成是虚光源发射的光线。光线在物体之间不断交换(吸收与发射)。人们也不好区分。
    B.我认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
    1. 以局部代替整体。
    光速相对于光源来说。它的速度是不变的。对于测量者来说。它就不是不变的了。因为测量者不能总是在光源处。
    用光线作为事件同时性的校对信号,在两点间是可以的,推广到自然界就不对了。因为自然界有无穷个点,这时就有不能确定起始点的问题。
    2. 模糊词义。
    用运动学形状去取代几何学形状,但又不完全取代,有点像是鱼目混珠。
    在反对绝对时空观的同时,也否认相互作用的物体处在同一个空间中,这样就有解释的任意性。用所谓所谓四维时空取代现实中的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只是表示光信号传递信号的规律。爱因斯坦并没有把时间与空间等同看待,而是把时间维用虚数表示。
    3. 不理会词义的来源
    速度是在长度基准与时间基准首先确定后才得到的,光速也是一样,并没有特殊地方。不应该单独拿出来,即使是就要以它为基准,那么时间与空间也要同时膨胀或收缩,不会是一个膨胀一个收缩。狭义相对论的两个解释是不通的。
    4. 混淆了真理与谬论
    评价一个理论是真理或是谬论,必须有一个评价基准,这个基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需要。我国在秦朝统一全国以后,首先就是统一度量衡制度。目前国际上也是有各种基准制度,如厘米克秒制就是其中之一,。当然,个人都可以有他们自己的比较基准。只是不可以用于交流,要交流就需要统一的比较基准。使比较基准相对化,给灵活应用比较基准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给谬论冒充真理极大方便。
    如科普著作《物理世界奇遇记》中说:“究竟是我们骑得快,还是街道变得短,这又有什么不同吗?我需要跑过十个交叉路口才能到达邮局,如果蹬得快一点,街道也就会变得短一些,而我们也就到得早一些。瞧,我们事实上已经到了。”实际上,这种说法就是要求能够解释过去就行了,至于是不是科学的解释,那是用不着去关心的。在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冲击物理学经典理论的浪涛中,许多科学家满足于能够解释自然现象,“狭义相对论”的产生正好迎合了这种思潮。
    爱因斯坦只不过运气太好了。他生在原有的科学知识遇到问题而急需解释的时候,虽然不太正确的理论也会受欢迎。
    5. 过于追求简单
    速度是依据长度基准与时间基准计算出来的,是一个导出量。规定以速度为基准后,只有一个基准量了,看似简单了,实在是混淆了概念。
    6. 测量仪器的原理问题
    测量所谓高速粒子用的[速度选择仪],[质谱仪],都没有测出超过光速的现象,加上找寻[以太]的迈克尔逊—莫雷的[光的干涉]试验的0结果,,使人们对经典的物理学产生了怀疑。科学家为解决他们的矛盾,总结出调和他们矛盾的罗伦兹变换。只是人们没有考虑,这些仪器都是依据光线传播的原理制造的。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也是随着运动电子的速度增加的。我找出了个经验公式,大家不妨试一试。
    V实=V测/(1-V测^2/C^2)^(1/2)            
    结束语
    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一直是我的偶像,我认为他是在处理物体的像与物体本身这个问题上,错误的把像当成了物体本身,是思维方向发生了偏差。狭义相对论作为物体像信号的传递规律的描述里轮换是可以用的。
    我们认识自然,依靠的重要媒介是光线,我们测量速度比较低的物体运动时,能够得到基本正确的结论,但要测量速度与光速相当或高于光速的物体运动时。就会出现比较大的误差。我们要想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就需要寻找新的媒介。据说,进行中微子通行的研究已进行了很长时间,我们期待他的成功。
    经过大量宣传,我们学校的各种课本及课外读物中,到处可看的介绍相对论的图文,甚至小学生的读物中也有,我不知道这样做会对我国的教育有什么影响,我想只会造成思维混乱。
    


    IP属地:江苏2楼2007-02-12 16:14
    回复
      • 125.67.250.*
      实验证明高速运动的粒子寿命


      3楼2007-09-17 21:21
      回复
        高速运动的粒子寿命长,是爱因斯坦把这些粒子的速度说成是低于光速了,只好用时间变化或空间变化来搪塞。且时间变化或空间变化是不能同时出现的,你不觉得奇怪么


        IP属地:江苏4楼2007-09-18 20:38
        回复
          • 125.82.8.*
          如果你不是搞物理的,请不要用有限的知识来解释


          5楼2007-09-20 18:06
          回复
            物理科学界的悲哀----笑话也当真

            我们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是考虑此物体的行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用的是不变的时间基准与长度基准。所以我们说从北京到上海,乘飞机用两个小时,乘火车用12小时。我们就说飞机的速度比火车快。如果硬要说火车的速度没有火车快,只能[用飞机把北京与上海的距离缩短了]或[用飞机是我们的时间延长了]来解释。不过人们都是把这两种解释当成笑话看的。

            在解释所谓μ介子时,我们已知它只有很短的寿命,却能走完光线用同样的时间走不完的行程,不敢说它的速度比光线快,却要说[它把天空与地面的距离缩短了]或说[它是他的寿命延长了],这种解释与对飞机速度的解释何其相似,这就是把笑话当真了呀!具体事例,可以看张元仲教授编写的《狭义相对论试验基础》一书。

            在高能粒子的速度测量中,常用依据电磁原理制造的速度选择器,由于磁场的传播速度限制,于高能粒子的作用力并不是经典的麦克斯韦等理论所指出的那样,实际作用力要大一些,我看就是把洛伦茨发现的变换因子,去除测量得到的速度,就会得到粒子的真实速度了。这样的结果就会有许多超光速粒子出现,狭义相对论也就会不成立,为了保证狭义相对论成立,宁愿用时间与空间的改变其解释这些现象,也不能说他们的速度是超光速,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就是在研究高能粒子的回转加速器与直线加速器中,产生的许多粒子都是超光速的,因为它们走完加速器的一周用的时间比用光线走完用的时间要少。人们只会用时间缩短与空间膨胀来解释这些现象,就是不敢承认他们是超光速。又说质量也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大,我看,只要变换一下,时间与空间就会不变,质量也就恒定了。


            IP属地:江苏6楼2007-09-22 13:19
            回复
              有关麦—莫实验的问题。
              我认为所谓(以太),只是人们为了解释光现象虚拟的一个媒介,是想与声波类比才创立的。地球在以太中运动,就会有以太风,就像我们乘车感到有风一样。地球的运动方向是与以太风反向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所谓麦克尔逊与莫雷的光的干涉实验。原来是为了检查以太是不是被拖拽。后人曾多次重复这个试验,都认为以太没有被拖拽。。这里有个重大失误,就是没有考虑镜子是随着地球运动的。站在地球外看:能看到地球运动。当光线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同时,光速是增加了(C+V),可是行程也不是原来的长度了,因为光线离开第一面镜子后,镜子也在运动,镜子也走了一段。光线行程的总长度就是L+VT(T=L/C)。当光线与地球的运动相反时,速度是减少了(C-V),同样行程也不是原来的长度了,也因为镜子走了一段,总长度就成了L-VT。正反行程的所用时间没有变化,所以观测不到干涉条纹的移动不是很正常吗?把两臂调换,镜子的编号也需调换呀!具体计算就是:
              光线与地球同向运动时,相当于追及。光速为:C+V,光线的行程为L+VT(T=L/C),那么光线走完正行程用的时间为:[L+VT]/[C+V)=[L+V*L/C]/(C+V)=L/C
              光线与地球异向运动时,相当于相遇,光速为:C-V,光线的行程为L-VT,那么光线走完异行程所用的时间为[L-VT]/(C-V)=L/C
              也可以按初等数学的解法去解:追及时(c+v)t-vt=L,相遇时(c-v)t+vt=L
              站在地球上看,把光线进入仪器后看成新光源的诞生,效果是一样的。
              所以,由于镜子也随地球运动,就像在火车中走路一样,是算不出火车的速度的。
              这个试验就说明以太会被拖拽。说明以太是存在的。


              IP属地:江苏7楼2007-09-25 2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