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根本就没看过《女儿经》,或者看过的也忘得差不多了,我倒是建议看看,文字不多,却多神笔,叫人深思。http://www.qidian.com/book/24229.aspx
我是几个月前才看《女儿经》的,回想起来,那时轩大已经停笔很久了。我先看了前半段,考完试又看了后半段,那个时候我真的是被感染了,我想这要是我写得该多好,因为一直以来,我的心里都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读《女儿经》之前,我是不知道还有变身小说这么一说的,也从来没读过,我曾唯一读过的一本网络小说是《山楂树之恋》;我也不知道还有两性畸形这种病。其实是我一直在想,如果一个男孩突然变成了一个女孩,会是怎样的情形?等我看了《女儿经》,开始关注变身文学,才知道,原来许多人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想这个问题了。
我很盼望轩大的更新,然而都已经两年了,貌似阿姨出宫无期啊,我又对《女儿经》倾注了那么多的感情,终于撩起了续写的冲动。其实我在得知本文还没写完时就有这样的冲动了。
《女儿经》我读了好几遍,尽量去捕捉轩大当时的思想,拂捋全文的线索,同时也对苏雪,对陈岑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想要续写就要先弄清楚一些事实。
关于背景年代
轩大没有明确提到故事发生在哪一年,但文中有很明显的暗示。在第五卷第三章‘罗网’中,作者提到苏雪是九字班,清华大学以学生入学年份的最后一个数字来分班级,九字班,也就是1999年入学的,苏雪大二,那年应该就是2001年,21世纪的第一年。
但我马上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相悖的证据,第五卷第九章‘友情?爱情’里,作者提到,明年是水木的90年校庆,清华的90年校庆应该是2001,也就是说,当时是2000年,20世纪的最后一年。
矛盾出来了,我应该参照哪一年呢?后来我在吧里看了09年淡水灵儿采访轩大的记录,轩大说自己是10年前一脚跨进了清华的校门,也就是说轩大自己是九字班,他可能把自己的入学时间加在了苏雪的头上。于是我决定取2000年,因为清华的90年校庆,轩大一定会着墨很多去描写的,而实际上,苏雪是他的学姐,八字班。
关于写作难点
《女儿经》以其行文的真实性感染了很多人,这份真实在很大程度上烙着那个时代的印。11年前,跟现在有很大差别的,尽管我还保留着那时的记忆,但毕竟有10个年头了,我只记得那时不是人人都有手机,BP机还有市场;记得那时液晶显示器还是新生事物;那时姑娘小伙相互表白还在用情书。
关键是那时人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女儿经》还有历史的成分和意味,这又激起了我的兴趣,探讨一下10年间,飞速发展下,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可能有些自不量力了,但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性,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也能跟别的那个时代过来的聊一聊。总之我想尝试。
关于写作目的
我会把文字发在吧里,我不期待得到任何的利益,如果大家能支持一下,我会更高兴的。
其实是我对《女儿经》的寄托,是我想保留一份记忆。有这么一句话,阅读产生思想,那我认为,写作能记录思想,进而传播思想。我希望过10年以后,当我再看这些文字的时候,能记起这时的我,也能给未来的儿子或女儿一些关于自己的历史。
好了,说了很多题外的。轩大停笔在第六卷第七章的‘契机’http://www.qidian.com/BookReader/24229,23145057.aspx
我就从第八章开始。我知道度娘的敏感是我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不过也只能坐等审核了。
我是几个月前才看《女儿经》的,回想起来,那时轩大已经停笔很久了。我先看了前半段,考完试又看了后半段,那个时候我真的是被感染了,我想这要是我写得该多好,因为一直以来,我的心里都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读《女儿经》之前,我是不知道还有变身小说这么一说的,也从来没读过,我曾唯一读过的一本网络小说是《山楂树之恋》;我也不知道还有两性畸形这种病。其实是我一直在想,如果一个男孩突然变成了一个女孩,会是怎样的情形?等我看了《女儿经》,开始关注变身文学,才知道,原来许多人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想这个问题了。
我很盼望轩大的更新,然而都已经两年了,貌似阿姨出宫无期啊,我又对《女儿经》倾注了那么多的感情,终于撩起了续写的冲动。其实我在得知本文还没写完时就有这样的冲动了。
《女儿经》我读了好几遍,尽量去捕捉轩大当时的思想,拂捋全文的线索,同时也对苏雪,对陈岑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想要续写就要先弄清楚一些事实。
关于背景年代
轩大没有明确提到故事发生在哪一年,但文中有很明显的暗示。在第五卷第三章‘罗网’中,作者提到苏雪是九字班,清华大学以学生入学年份的最后一个数字来分班级,九字班,也就是1999年入学的,苏雪大二,那年应该就是2001年,21世纪的第一年。
但我马上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相悖的证据,第五卷第九章‘友情?爱情’里,作者提到,明年是水木的90年校庆,清华的90年校庆应该是2001,也就是说,当时是2000年,20世纪的最后一年。
矛盾出来了,我应该参照哪一年呢?后来我在吧里看了09年淡水灵儿采访轩大的记录,轩大说自己是10年前一脚跨进了清华的校门,也就是说轩大自己是九字班,他可能把自己的入学时间加在了苏雪的头上。于是我决定取2000年,因为清华的90年校庆,轩大一定会着墨很多去描写的,而实际上,苏雪是他的学姐,八字班。
关于写作难点
《女儿经》以其行文的真实性感染了很多人,这份真实在很大程度上烙着那个时代的印。11年前,跟现在有很大差别的,尽管我还保留着那时的记忆,但毕竟有10个年头了,我只记得那时不是人人都有手机,BP机还有市场;记得那时液晶显示器还是新生事物;那时姑娘小伙相互表白还在用情书。
关键是那时人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女儿经》还有历史的成分和意味,这又激起了我的兴趣,探讨一下10年间,飞速发展下,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可能有些自不量力了,但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性,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也能跟别的那个时代过来的聊一聊。总之我想尝试。
关于写作目的
我会把文字发在吧里,我不期待得到任何的利益,如果大家能支持一下,我会更高兴的。
其实是我对《女儿经》的寄托,是我想保留一份记忆。有这么一句话,阅读产生思想,那我认为,写作能记录思想,进而传播思想。我希望过10年以后,当我再看这些文字的时候,能记起这时的我,也能给未来的儿子或女儿一些关于自己的历史。
好了,说了很多题外的。轩大停笔在第六卷第七章的‘契机’http://www.qidian.com/BookReader/24229,23145057.aspx
我就从第八章开始。我知道度娘的敏感是我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不过也只能坐等审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