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国男性运动的八大流派
美国学者Kenneth Clatterbaugh在其经典著作《男性气质的当代观点》一书中,将美国目前已有的关于男性的观点分成八种,这可以概括整个西方社会男性学的现状。
1. 保守派观点。保守派的核心是捍卫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认为男性适合扮演遮风挡雨和养家糊口的阳刚角色,而生儿育女以及照顾人的阴柔角色需要女性来扮演。这一派又分为道德保守主义和生物保守主义两支。前者相信有一套天经地义的性别法则,若要维持社会秩序,必须捍卫传统家庭中的性别分工;后者则认为男女的社会分工是由生物本性决定的,属于生物本质主义,社会生物学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2. 拥女主义观点。拥女主义者承认美国社会是一个存在性别歧视的社会,女性受到歧视,但同时男性的生活也受到父权文化的影响,男人们彼此竞争、较劲,在感情上与家人和其他男人隔绝,并且过度地投入工作,等等。这一派也有两个分支。一支倾向于激进女性主义的路线,另一支和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处于同一阵营。前者将男性定义为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声称男性是压迫者,也是父权的受益者,男子气概在本质上是暴力的且仇视女性的;后者则认为男性并非罪魁祸首,父权文化也伤害着男性,男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刻板形象阻碍了他们作为人的全面实现,因此男性可以自觉地反对父权文化,从而解放自我,成为女性主义的盟友。
3. 父权观点。父权观点一开始是基于这样的假设:男人之为男人乃是受制于许多一般人所不知的,属于法律、社会与心理层面的不公平。这一派包括一批关心司法体系的人,他们相信现有司法体系是歧视男性的,特别是在离婚与子女监护权方面,男性不能平等地与女性分享对子女的监护权,却要为子女付赡养费。这一派否定男性过着特权的生活,认为女性主义严重曲解了男性与女性的现实。这一派中又包括两支:反挫女性主义运动尖锐地批评女性主义,将男性描绘成今天社会真正的受害者,声称父权制度就是文明;而性别大和解运动的基本假设是男女均是受害者,而且在不同的方面变得无能为力。当许多人认为这一派是反女性主义的时候,他们则声称自己才是真正地反性别歧视。
4. 灵性观点。这一观点认为男子气概的建立有赖于深层的心理模式,这些模式最能透过沿袭的故事、神话与仪式表现出来。它的理论基础是荣格的理论,认为男人一开始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是因受伤害而丧失了完整性,变得支离破碎;假如男人探索埋藏在他们无意识中的原型,他们就能够疗伤,并且恢复完整的状态以及心理灵性的健康。灵性观点不具有政治性,而是强调个人色彩,个人成长在其中具有中心地位与迫切性。这一派主张通过心理咨询、工作坊、避静会等方法帮助个人发现被压抑的原型,从而获得其自身的完整性。
5. 社会主义观点。这一派直接受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影响,它关于男子气概的观点建立在三个基本的观念上:首先,男子气概主要是由生产关系塑造出来的,生产关系包括了权力关系和分工,这是以阶级为结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分;其次,男子气概的代价就是因这些关系而产生的疏离;最后,在阶级结构及权力关系改变之前,男子气概不可能有重大的改变。简而言之,在这一派看来,男子气概深植于由经济能力决定的社会结构里。在父权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男子气概是由谁做了什么工作、谁控制了别人的劳动,以及谁控制劳动的产品来决定的。
6. 男同性恋观点。在关于男子气概的各种观点形成之初,男同性恋者皆参与其中。男同性恋者以自身的存在否定了传统的男子气概。男同性恋观点否认社会中的男子气概是男人的自然天性,认为那是一种霸权的男子气概。男同性恋者颠覆了男性刻板形象的一些模式,如对女人的性进攻姿态;另一方面,他们被认为是不够阳刚的、阴柔的,不可能具备任何形式的男子气概。男同性恋观点进一步挑战了男性与女性的区分,认为这种二元区分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它还指出,异性恋者对同性恋者的恐惧是主流男子气概形成的主因之一。
7. 男性非裔美国人的观点。男同性恋者及黑人男性被认为是北美受压迫最深的男性群体。这一派的观点挑战传统男性气概中的种族歧视,他们认为,歧视黑人的种族主义是霸权男子气概的一个特征,因此他们挑战这种男子气概的长存性与道德性。黑人男性的男子气概与由主流社会定义的白种人的男性气概是不同的,但美国社会却将白人男性视为较优越而正常的男人,并以之为标准对黑人男性进行贬损。
8. 基督教福音派观点。又称守约者运动,属于宗教保守主义,强调对《圣经》指示的服从、性的纯洁以及女人的从属地位。根据《圣经》的说法,男人应该是严父,是一家之主,并且要养家糊口。这一派是反女性主义的,唯一的让步在于认为女性主义运动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男人没有履行好《圣经》赋予的职责。该派还认为,社会处于危机当中,这一方面是因为男人不尽职,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受女性主义影响,越俎代庖地去扮演男人的角色。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种观点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女性主义,最初均是以女性主义的观点为起点的,每种观点或运动都宣称自己的行动进程符合男女两性的最大利益,并且都试着支持男性,寻求解决男性切身问题的方法。
到了21世纪,上述各种观点中,基督教福音派的影响似乎最大,这被一些学者视为父权势力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