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吧
关注: 8,904 贴子: 47,444

深邃的俄罗斯灵魂之景仰者

  • 目录:
  • 作家
  • 0
    我宣布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小说,成老陀死忠粉了 宗教大法官,佐西马的生平,伊凡与魔鬼的会面,还有打官司等章节甚至是单独成篇都可以产生大量讨论的,老陀为什么会是捡个笔就没了啊,看不到后篇实在过于遗憾了。。。 之前还读过地下室手记,白夜和罪与罚,卡拉马佐夫无疑是最伟大和震撼的,这竟然还是未完之作。 可惜陀在国内地位太尴尬了,许多人只认识个罪与罚,读的人也不多,就是给人推人家也不想读,或者不会认真读。 读了陀
    红魔妖精 12:54
  • 0
    我觉得最可贵的是教会我怎么“非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我先前为了理解角色,总是惯以用理性视角看待。
  • 59

    广告
    12:57
  • 13
    我写一下我搜集到的 《白夜》《赌徒》《双重人格》《穷人》《被伤害与侮辱的人》《鬼》《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白痴》《少年》 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作家日记》《书信集》 以及还没到货的《认命的姑娘》不知道里面有哪些小说 还有没有遗漏的,我要做视频,吧友帮忙补充一下叭
  • 2
    几个疑惑,1,私生子到底为什么s费多尔并且拿走只有他和逝者本人才知道位置的3000卢布,伊凡问了几次都欺骗伊凡之后又完全告诉伊凡,并且当晚自s 2,最后结尾米卡被判刑后到底有没有营救出来去美国,完全没有说明吗,还有各个人物的后续走向,我看到的是阿廖沙帮小孩们完成葬礼就结束了,没后续吗,还是我看的两部书不全
  • 2
    我发现陀翁的作品耿济之翻译过不少,请问怎么样
  • 19
    我刚读到寺庙会面那里,真的实在读不下去了,每次读几十个字就受不了了,我原本就不爱读文学,这本书更是受不了,感觉内容就好像几个中年人在互相阴阳怪气一样一点意思都没有
  • 15
    目前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文官,好像挺多人叫他果冻哥,名字不记得了。让我最费解的是,在他挣到第一份工资,全家人日子都有盼头的时候,他干嘛要把钱全拿去喝酒呢?还找自己埋深的女儿要酒钱喝,我是真搞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主角也让我疑惑半天,他的一部分心思我能理解,我跟他一样有些神经质,但是他把杀人后的财物拿去销毁了是想干嘛呀?好像后面他放石头缝里去了,但总之他一开始想要把这些全拿去销赃。可他都穷成这样了
  • 2
    刚看完妥的第一篇小说穷人.女主人公瓦连卡在书信中多次提到她寄宿在远房亲戚安娜家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和贝科夫之间有往事,她觉得是不幸的对她是种伤害. 亲戚和贝科夫伤害了她. 那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中没有直接给出来,求解.
  • 39

    广告
    12:51
  • 1
    “人将一切握在手中,却因纯粹的懦弱而让它从指缝间滑落。”——《罪与罚》 陀翁的这句话暗示人类拥有掌控命运的潜力,但因懦弱而未能实现,这与尼采的“权力意志”概念有所呼应。尼采认为,人类应通过强大的意志超越自我,克服内在的恐惧与平庸,追求生命的充实和创造力。《罪与罚》中的男主角拉斯柯尔尼科夫常因道德、心理或社会的束缚而犹豫,未能完全实现“超人”的潜力,让人得以联想到尼采对人类自我超越的呼吁。这句话也同
    触摸了 6-12
  • 9
    我是一个有病的人……我是一个心怀歹毒的人。我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我想我的肝脏有病。但是我对自己的病一窍不通,甚至不清楚我到底患有什么病。我不去看病,也从来没有看过病,虽然我很尊重医学和医生。再说,我极其迷信;唔,居然迷信到还能尊重医学。(我受过足够的教育,决不至于迷信,但是我还是迷信。)不,您哪,我不想去看病是出于恶意。您大概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可是我明白。当然,我向你们说不清楚我这种恶意给谁添堵
  • 6
    首先,有别于我们日常谈论到的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者这个词在中文互联网上是被滥用的,如果我说我是个虚无主义者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我很抑郁,我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总之是某种消极,丧失生命力的意思。但是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人,或者说口头上认可虚无主义的人并不真的彻底贯彻了虚无主义。他们并不是疯子,他们心里实际上仍然认可存在某种世俗意义上的规范,这个世界上有不该做的事。就像绝大部分人不会跑
    丰收获 6-3
  • 1
    现在的译本都被改的乱七八糟了,所有的敏感词汇全都被代替掉,导致文本阅读不通,内容也都缺了很多,谁有建国之初的耿济之译本
  • 4
    我在六月初整理完个人事务后会接着回来,并未退网
  • 75

    广告
    12:45
  • 8
    看封装很不错就是不知道内容翻译的如何,刚好少年和鬼还没读过
  • 8
    我应该是挺热爱这个世界的吧。 至少,前二十四年是的。在大概一年前,我还觉得每一天碰到的人的命运,都是和我息息相关的,我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一员。小朋友的沮丧,我是要逗一逗的;游客的欢呼,我是会捧场的;上属的不公分配,我是应该加入推动公平阵营的;看见花又多了,是要仔细分辨颜色的;偶得好故事,是要把自己弄进那个世界生活一阵子的;获得利益,是一定要反哺团队的;见了压榨、欺瞒,是要痛恨、批判的。 我活得那样认真、热烈,
  • 4
    看来说不定真有出版群魔的那天
    FOOKING 5-27
  • 17
    请问一下,这个版本的罪与罚译本质量如何,感觉没怎么听过
    oppo 5-26
  • 1
    看完了一本,也没多少字,看的好累啊
  • 29

    广告
    12:39
  • 19
    群魔原型人物分析之一:尼古拉——唐璜式的引诱者 小说的第一部,介绍了几个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性格,矛盾冲突还未展开,大富婆瓦尔瓦拉的独生子尼古拉是最神秘的。他是个温文尔雅,沉静谦逊勇敢自信的美男子,受过很好的教育,确有几分真才实学,谈吐表现了出色的理智,纨绔子弟都怀着妒意看他,所有的女士都为他发了疯,她们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方:一方崇敬他,另一方对他恨之入骨,他英俊的面孔似乎令人望而生厌 ,他的脸仿佛一个面具
  • 14
    孔网上收了一本,我有时间搞成电子版分享一下,有想看看的吗?
  • 7
    我看到173页,目前我自己觉得看的就是主角拉斯柯尔尼科夫准备杀房东,但是中途接到母亲的信,表示很愤怒,但却没后续反手只是把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他妹妹杀了,杀完之后,满脑子想玩这个想那个,给我都绕晕了,说难听点就是给我干无语了,像是个很烦人的精神病,然后动不动还晕倒了,还好像间歇性失忆?还是装的,到底是有病还是没病,目前看到他在出租屋,拉祖米欣找到他,讲了一大堆,然后卢仁第一次见他,看得我一头雾水
  • 7
    拉斯柯尔尼科夫在犯罪前深信理性主义,他认为像房东这样的人就该被杀死,用她的钱去做善事,这才是最符合理性的,同时他又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够践行理性主义的超人,即便有无辜的人会因此牺牲也是必要之恶,他不会因罪行感到后悔与惊慌。然而但当他真的用斧子杀死房东太太和她无辜的姐妹后他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四处乱窜,他的超人理想已然破产。 那么当他将卢布赠与可怜的索妮娅一家时,他是否已经意识到超人理论的不切实际?此时的布
    uiouio460 5-12
  • 3
    《手记》人的思考方式可以用书里的句子概括的很好“先是举棋不定,继之作出了板上钉钉的决定,但在一分钟后又追悔莫及的冷热病中” 其实本来早就已经对自己这些特性习惯性嗤之以鼻,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竟给了我一种奇怪的身份认同的希望。在茫茫沙漠中,居然出现了这么一份绿洲,可是偏偏是以这些软弱嫉妒成性的习惯为入场券。绿洲是很诱人的…所以我才这么无耻的忽然对自己的病暗暗引以为傲…所以才胆敢写这些为吸引别人的尊
  • 46
    前面一直是满分的作品,但我实在接受不了尾声拉斯柯尔尼科夫从宗教寻求解脱,包括托尔斯泰复活的结尾这种,感觉俄国的很多作品好像都过分强调宗教的重要性了
  • 51

    广告
    12:33
  • 9
    简单总结一下宗教大法官。 伊万的观点是“他愿意相信上帝,但是不能接受上帝创造的世界。因为孩子的苦难太荒谬,没有理由能安慰这样的苦难。现实世界是何其荒谬,身处其中的我们如何能找到意义。”阿辽沙搬出来了上帝。 伊万讲了宗教大法官的故事。反驳了用上帝赋予生活意义的观点。现存宗教事实上已经远离了基督最初的教义。上帝许诺人天上的自由,可人们却只想要地上的面包。基督教垄断了圣经的解释,以愚民手段维护凡间的秩序。
    _bine_ 4-30
  • 5
    为什么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罗佳要让索妮娅去读圣经中拉萨路复活这一段,为什么是这一段? 圣经中基督复活信徒只有这一次吗?还是这一次比较特殊,出名,更符合书中剧情发展,总不会是还是万恶的陀老头又要开始水稿费了吧 ? 老陀的书越读越觉得自己像个地下室人了,老是在过度思考,老是不愿意直接接受剧情就这样推动了,人物为什么这时登场,老是在想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安排这个人物?
  • 1
    刚看完白夜,想看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推荐什么译本
    wyyezi72 4-26
  • 21
    之前有个男生人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就看上我了,可我对他一点感觉都没有啊,就拒绝了。明明也有漂亮女孩子追他,他还继续舔我。我看着他都好痛苦,我都不情愿他这样子,可也真的不喜欢他啊。最后还是答应他,两周后又受不了分了,搞得大家都痛苦。 如果爱他人需要牺牲自己的话,大家会愿意的吗?
  • 66

    广告
    12:27
  • 6
    学生,时间少,一周大约20万字的量,看完了穷人,赌徒,双重人格,认命的姑娘,涅朵奇卡,白夜,地下室,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人,但少年,死屋和四大长篇没看,很纠结要不要看,我怕看着看着一晚上都过去了第二天还上个蛋学,而且确定不下来看的顺序。
  • 2
    是什么区分了黑塞、鲁迅、随便一个浪漫主义者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前者那里,一个理想仍然是可能的,而在后者中间——更确切的说,主要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所有关于"善"、"人类的解放"、"拜伦式英雄"的罗曼蒂克都破灭了。或者,用尼采的话说,所有最高的价值生成其反面——虚无主义。然而这两位仍然是当今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者完全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方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走向基督教式的"群众的
    丰收获 4-18
  • 3
    先说总结:卡嘉的悲剧性崇高在于,她将一次本可被世俗谅解的权宜之举,提升为需要终身救赎的灵魂债务。这种自我圣徒化的倾向,既是对庸常现实的激烈反抗,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残酷审判。 很多书友都指出了卡嘉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也可以转换视角,试着去理解卡嘉的行为。 卡嘉从小就是道德原则极强的人,有崇高的牺牲精神,从她愿意为了父亲而独自前往会面一名年轻军官,就能看出卡嘉的部分处事原则。 “一躬到地”事件,如果从米嘉视角
  • 2
    可以看得出来藏老除了作为翻译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译家之外,还有俄语教育家,培养后辈的一面
  • 4
    我读完感受是这小说论叨叨碎碎的程度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还可怕,如果有人觉得老陀的小说写的很啰嗦我就把怎么办?拿出来
  • 55

    广告
    12:21
  • 4
    看完是看完了,我也知道没写完,但是总觉得前面写的要比后面高出一个档次来,有没有懂的老哥来聊聊这本书,我只想说一件事,这种同性的成分我倒是不认为属于爱,更像是单纯的孩童般的过家家一样。
  • 18
    《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都有一个名叫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的女人。 《罪与罚》中的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是谢苗·扎合雷奇·马美拉多夫的妻子,家庭主妇兼裁缝,患肺病,丈夫死后发疯带孩子上街卖唱,丈夫葬礼时接受了罗佳的资助,孩子:波琳娜·米海洛夫娜(女,昵称:波利娅,与前夫的孩子)、柯利亚(男,昵称:柯尔夫,与前夫的二儿子)、莉吉娅(女,昵称:莉达,与谢苗的孩子)、索菲娅·谢苗诺夫(女主,又称:索尼娅
  • 2
    为什么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当中 涅莉要去行乞以换取杯子?
    王自流 4-2
  • 0
    “善良成了白痴,仁爱变成无用,狂暴显示为力量,怯懦装扮成理性,美命定了要被践踏和毁灭,恶却愈加肆无忌惮、扰乱一切。” 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真实履历:年轻时,因参加反对沙皇运动被判死刑,在临刑前一刻改判为流放西伯利亚,这种濒死体验与精神重生强化了他对宗教救赎的信仰,直接影响了其后来许多作品。他的一生被债务所迫(远离赌博),不得不辗转欧洲各地躲债(靠饶舌水稿费偿还)。 据传言,多年
  • 2
    准备购买以下三本 《罪与罚》《地下室手记》《马拉卡佐夫兄弟》 网上看了一些译本的评价拿不准主意,特地来问问。
  • 3
    拖了好久,晚上再发(懒得写
    😃 3-29
  • 15

    广告
    12:15
  • 0
    就是承认自己是弱者而不嘴硬
  • 2
    看到网上很多人买不到bible, 本人深感痛心,我这里有正版途径,一般的那种小本普通的黑皮红边的20多一本有需要的可以私信~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