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按照一般不懂军事的普通人的逻辑,应该是,攻击方用各种高科技导弹突围防空。而防守方用各种高科技防空防御来袭导弹。这两者应该是互拼科技实力。然后现实里却沦为互拼钱多,一点都不浪漫。排除各国都无法防御的高超弹道导弹。剩下的巡航导弹,中程导弹,甚至火箭弹。能否顺利击中目标基本上跟敌方防空的高科技程度基本没多大关系了,完全就是靠氪金。 我防御方通过各种科技树点出来的防空体系,结果攻击方直接用饱和式的火箭弹就
-
10
-
2rpg7火箭弹尾翼风偏太大取消尾翼不行吗?还有,让火箭增程发动机的喷口改为中心一个,减少多个喷口装药量不均匀导致的误差,还有就是取消两级发射药,直接采用比较大的快速发射药,在发射时就达到最大速度,为了增大射程和准确度,建议初速增加到接近音速.如果怕发射时火箭弹离开发射桶时发射药还在燃烧烧到射手可以增加一个玻璃钢或者钢化玻璃保护罩。
-
9
-
5现有全球核武库能不能炸穿150公里厚的钢板或450公里厚的花岗岩?
-
1
-
35李云龙都知道手榴弹要集中给一个营
-
72T72坦克击毁一辆T90坦克
-
25
-
4
-
13
-
60一枚反坦克导弹也就十几公斤重,也没什么昂贵的材料,为什么好几万美元?估计成本也就几千块人民币。
-
1
-
772
-
107现代战舰的装甲总厚度在150mm到300mm之间,那现代反舰导弹的穿深也应该大概一致。如果以鹰击十八为例,末端动能比406mm舰炮交战距离动能略低,而这时406mm舰炮穿深起码有300mm。考虑到材料学的发展,攻顶打200mm的甲板应该是毫不费力的吧?
-
11
-
2
-
0大神来分析下竞争力几何~??
-
42
-
206
-
41
-
19
-
123考虑到可能有人没看过这篇文章,先大概介绍一下这个弹群引导技术是什么东西 大体就是,在苏联设想的完全体奥斯卡级的作战流程中,首先奥斯卡上浮至潜望镜深度,然后伸出卫星通讯天线接受雷达侦查卫星的数据,获得敌舰队方位,而后将数据装定,并发射全部导弹。在导弹的飞行过程中,有一枚导弹会保持高空飞行,并在接近至弹载雷达作用范围时开机对敌舰队进行进一步侦查,根据回波识别目标,并与其他导弹交换数据进行目标分配,期间
-
0
-
126
-
15在凤凰城级轻巡被击沉后不保船避战,而是让航母战斗群继续开向禁航区发起二战后第一次航母大战
-
3
-
683
-
2这个厂应该在东部?有可能靠前期投资给收回来吗?
-
11
-
3随着陆战对机动性需求不断提高,以后自行身管火炮和自行火箭炮会不会像火炮时代军舰那样全程动对动/动对静射击?
-
253
-
4
-
176
-
21旅级32km射程的长钉NLOS,配合122火箭炮
-
17网上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只有59和69有,从80、88开始就无了 相比之下俄就一直有t-80uk、t-90ak什么的 西方国家也是这样,指挥坦克型号相比蛮少见的,难道是因为信息化能力上去了没有这个需求了吗? 那么像早期的99、88c(老96)亦或是外贸的85、90系列并没有多强的信息能力,有没有指挥坦克的型号呢?
-
7
-
72
-
14在中文网络,很多人不相信朝鲜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相信朝鲜能建设、维持庞大的常规力量和一定规模的核力量,因为觉得朝鲜的强大军事力量与其GDP严重不相称。某些人尤其不相信朝鲜的军事力量比韩国强,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朝鲜的纸面GDP比韩国低得多,比如“朝鲜这么个小国、穷国,GDP还没韩国的军费多,怎么可能军事力量比韩国强?”。 是吗? 如果论统计出来的纸面GDP,朝鲜的确是经济小国。但如果论军事力量,论实际军费,朝鲜却
-
34
-
47还论文,笑死人
-
17
-
233
-
589
-
12
-
2网上资料里两种说法都有,有没有哪位知道比较确切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