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吧
关注: 36,245 贴子: 507,379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 目录:
  • 古典文学
  • 1
    天为好生,人为尊生。上天有好生之德!祂运化我们经历的一切挫折磨难,一定是我们当下能够承受的住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一味的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便会造就人为的灾难,我们将会在错误的沼泽中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知止而后定!从天降的挫折磨难中幡然醒悟,一切都有运化的可能! 庄子在《养生主》篇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公文轩第一次见到只有一条腿的武官右师时吓了一跳。在他的认知中,武官通常都是威武雄壮的形象、即便不是也
  • 4
    感觉自己辨认不了哪个正确,求教这俩究竟哪个是对的
  • 2
    “生物之”指道生万物,野马,尘埃,都属万物。 正确的解释说:道生万物,如野马,如尘埃,道搅起大风互相吹拂。鹏鸟就是借着六月的大风飞往南冥。
  • 16
    学疏才浅,敢问各位老师这段是什么意思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 0
    恃才者怀才不遇;欲物者为物所累,或终觉其无用;而王德之人,他们可以心想事成! 无形主宰有形,在这个有形的世界中,富、贵、显、严、名、利六者甚至是一切的外物都是与人的内在能量、内在的德同频共振的。《易经》中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唯有厚德才能载住物。庄子在《养生主》篇中说“缘督以为经”,这个“督”是“汇总”,是一切的根本。军队失去了主帅,都会士气大败甚至军心涣散溃不成军。更何况人失去了那个“督”
    長風君 12-22
  • 8
    宋荣子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庄子却说他心中还有物与我的分别,他的逍遥只局限于内在世界。 那么 物我两忘到底是怎样的境界呢?怎样才能物我两忘? 只有内心世界的逍遥有什么样的的局限呢?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还忘解答。
    冲虚散人 12-19
  • 16
    《齐物论》里南郭子綦靠着几坐着,形容槁木,心如死灰是什么意思,想表达什么呢?
  • 6
    读完结构分析有兴趣的可以看全文解读: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庄子》内篇解读....pdf 链接:网页链接 提取码:qcZB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 5
    老子道家,确实是在讲道,庄子的思想却像修仙,他所追求的东西跟道家有点不一样,比如,他说的真人,或者圣人,都是超尘脱俗,不为生死物质等外物束缚的人,普通人怎么能理解
  • 19
    这里发点东西怎么那么难
    Sola 12-4
  • 32
    大家好,我是蓝小蓝, 鉴于愈加混乱极端的天气,和越加动荡不安的时势。 本人将于8月1号(2023年8月1日•2023.8.1),放出道德经第一章前三节的最新修正(通俗即学即用版本)。 将于10月1号(2023年10月1日•2023.10.1),放出道德经第一章前三节的具体详解。 希望,这能给愿意学习的,对于在未来的危机抗争中,拥有更多把握和底气。
  • 43
    今天我就点破一下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作为齐物论的最后一段,寓言深刻,耐人寻味,但流俗的理解都不到位。 原文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关键在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这句,流俗都翻译成但庄周和蝴蝶必有区别,让人云里雾里,不知道区别在哪里。 要翻译这句,关键要抓住一个“则”字。则
  • 27
    庄子的经典解读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现象,不得不引人深思。 庄子内七篇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杂篇大概率是后学者所著,郭象虽然删改较多,但对内七篇改动不多,这些基本是共识。那么为什么后学者一定理解正确,可以作为原著的佐证呢? 内七篇存在很强的逻辑也是共识,尤其是三字标题非常特别,但是为什么评价其内容却是行文似连非连,若断若续,怎么看两者表述是矛盾的,从各解读版本看我相信大部分人也看不出非常强的逻辑。 内七篇经典
    青童君 11-7
  • 2
    庄子曰:“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夫唯不生不灭者,为能生生,为能杀生,常道是也。孔子曰:“生生之谓易。”神无方而易无体,唯无体是全体,唯无方是大用。老子曰:“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独立所以不生,周行所以能生,不殆所以生生。佛曰:“诸法空相,本不生灭。”职是故,三家同道,诸圣不同教,门庭施设不一,终极关怀不异,诸法平等,无有高下。
    瀚星宇 11-29
  • 19
    本段作者是如何论证最后这个总结句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分别对应了那个论据,应该作何理解?麻烦各位指点一二。
    叶培盛 11-28
  • 5
    如题,特别是吉祥止止。不要把吉祥真解释成喜庆那个吉祥。
    执象乾坤 11-28
  • 14
    这句话什么意思,在齐物论里什么意思?谢谢!😊
    执象乾坤 11-28
  • 13
     庄子反孔圣人?  庄子并没有明确反对孔子,但是他在作品中对于一些传统的儒家观念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首先,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过分地追求功名利禄。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人为地干预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认为这样做只会带来混乱和破坏。 其次,庄子批判了儒家所强调的礼仪和道德规范,认为这些规范往往是虚伪的、形式主义的,并且过分地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忽略了个体的自由和权利。他主张“天性
    执象乾坤 11-28
  • 4
    可以,认识世界的手段有很多种,各种学说都是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包括老庄,孔孟,王阳明,马克思。认识的手段有多种,但世界本身是一致的。 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但会受到认知方式的局限,所以老子才说名可名,非常名。
  • 113
    认认真真读过《庄子》全书一遍,这是第二遍了。有些许体会
  • 4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 已经羽化的蝴蝶和还未羽化的毛毛虫在树枝相遇, 蝴蝶(庄子)对毛毛虫(惠子)说:“老弟啊,你看那鸟儿飞得多欢快啊
    厚德载物 10-20
  • 17
    庄子中说,列子不急于追求福,但后面的文章来看,福和乐几乎是一个意思,并不是什么贬义,强行追求更高的境界,是否本身就能让自己变得脱离真性呢?混沌因为凿了七窍而死,孙休因为听了大道而发疯,连叔没让肩吾接受接舆思想,庄子也没强行改变惠子的态度,如此看来,对世人用卮言而不用庄语,似乎并不是冷漠无情,而是对自己真性的保全与对他人的保护啊。庄子在妻子死后也慨然痛哭,在惠子死后也叹惋失去知己,梦见变成蝴蝶也毫不
    龙川令 10-22
  • 9
    很多学问到了最后,都以人心为究竟,这就是修养。
    瀚星宇 10-22
  • 20
    你们好,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们一下,前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得时如蚁行,失时如鹊起,表明的出处是庄子,但是在庄子一文中并没有找到。可是在《太平御览》木部五中却写了《庄子》曰:鹊上高城之垝而巢于高榆之颠,城坏巢折,陵风而起。故君子之居世也,得时如义行,失时如鹊起。所以这句话到底在庄子的哪一章节中
    龙川令 10-21
  • 41
    所以说圣人所写的书只适合借鉴,要走出自己的路,因为我们不是庄子,再怎么样读他的书也成为不了他
  • 0
    寻庄子 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大山越过了多少道小河,我找到了世人传说中庄子的家。 与我想象中十里花奄的世外桃园不同,庄子的庭院只是个座落在山鞍中略有破败的茅草屋,一屋一树一薄田一池塘,仅此而已。令我惊奇的,屋倚在苍翠挺拔的树旁,分不清是先有的屋还是先有的树。 门外幽静小道,脚下枯叶,风一吹,吱吱作响,看来庄子也没多加打理。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也不能却。 在平常人看来,把树砍了屋子岂不敞更亮?庄子不一样,他大由
  • 21
    今天看到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这句话怎么理解?
  • 3
    大多数人并不相信自己是圣人神人仙人等等,求道者为什么要求道呢,道无处不在,求的是道吗?是对道的认知是对混沌的认知,大道至简,为何庄子说大道至简说的那么简单那么轻松呢,庄子已成神人所以他有资格说大道至简,大多数人说大道至简其实连道是什么都不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了解了万物便了解了道,所以说大道至简,也就是所谓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我是圣人神人仙人你也是,只不过你不认为你是,我为
  • 44
    现实点儿好,比如庄子。不要过多的探讨深奥的哲学至理,比如人什么变的,比如人生的意义,比如什么什么……老纠缠于哲学,人会疯掉的——
  • 11
    如何放弃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 8
    问一下,读《庄子》不同版本的读音不同怎么办比如这个: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寥寥乎? ——《庄子·齐物论》 这个“寥寥”,中华书局出版的孙通海译注的注音是liao二声,但是b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陈怡教授读的是liu四声。
    小屋682 9-20
  • 14
    对于这个话题,一般人认为是一回事。因为都谈到了无为,都谈到了自然。可是细品文字,还是觉得味道不同,究竟不同在哪里,有点说不清。道德经重在以人为本,以事为末。而庄子重在以心知为本,以物知为末。老子于庄子的区别,就是人与心的区别。有人可能说,说人就是说心,其实不能这么看。因为心,不止是人有,其他生命也有。
  • 3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举贤则民相轧,任知则民相盗。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怀。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龙川令 9-14
  • 26
    如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明jing 9-17
  • 2
    万物一马也,天下一指也。所以一者齐万物,一者齐天下。道通为一。所以也可以说,道者齐万物,道者齐天下。
  • 5
    庄子是在公孙龙之前,齐物论中为什么有关于白马论的话?
    龙川令 9-14
  • 4
    曲辕之涂有石,纷然儽然,或碎或全,不可数也。有异石焉,乱处麓间,傍倚溪涧,潜运灵真。虽然,离朱至而不可辨,忽怳往而无道索。懑其索寞,伤其无為,因集天地正气,初生苔草,蝇蚋辄至,后长花木,蜂蝶迷引,卒化為巨栎。其高临山巅,其展连九天,人过莫不叹服,因以為社树。有匠石至焉,视无睹,行不辍。其弟子厌观,走及之,异之而曰:“此材令美,他木莫能胜。独夫子视而不见,疾行不辍,何也?”顾,睨而嘻,曰:“散木也,
    龙川令 9-14
  • 47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龙川令 9-14
  • 99
    rt。请大家说一说自己对道家,或者老子、庄子的怀疑。
    894426570 8-26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3

会员: 真人

目录: 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