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普贤菩萨吧
关注: 52,312 贴子: 216,077

践行普贤行愿,实证佛陀言教。

  • 目录:
  • 佛教
  • 0
    作者:爱我中华 虚空法身佛与它的化身佛,其法身(心体)皆通透无碍。都具有“不沾滞”的特点。由于不沾滞,使得虚空法身佛与它的化身佛,永远是一切众生存在的衬底,而与众生的一切变化运动无关。但化身佛又是滋生一切众生的母体。所以,当化身佛受到外境干扰,若有意形成心念(生起心力),便会产生“想行识”三阴。动念极细微者,所生三阴极弱,止念后会自然复原,归于寂静。低灵力众生皆无力察觉,唯佛与佛能觉。若动念渐强(
  • 0
    作者:爱我中华 二、心是怎样生成的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即以金刚三业向诸如来作如是言。诸佛世尊,当知虚空与一切法,非和合非不和合。虚空无所行,一切所向,及一切处,无所出现。诸如来当知,诸梦想法,亦复如是。即彼一切法,皆从梦中平等出生。如佛世尊,一切如来亦同诸法,皆从梦中平等出生,随顺安住。诸如来当知,虚空无色相,亦无所出现,无对复无碍。彼一切法,离相无碍
  • 1
    作者:爱我中华 《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我们学佛,旨在提高智慧,了脱生死。修行的关键,是在心上下功夫。若能对心的生成、状态、特性,变化规律,有所了解,这样,就会更为稳妥的把握好修心过程。下面逐步展开
    sc53xz 4-17
  • 0
    ☀☀☀简单的生活才能幸福。人要知足、宽容大度,不要把什么事情都想得非常复杂。当你的心灵负荷重了,你会怨天尤人。我们要学会定期地删除不好的记忆,忘掉那些不快乐的事情。
  • 1
    普贤菩薩:“今日来为此劝说众人吃素,吃素者身体无浊气,龙天护佑;食荤者乃恶气围绕,诸事不顺。若想家庭事业好,理应多食素,食素乃天地欢喜。若发此大愿食素,遇难可化解,水不淹、火不烧、车不祸、人不害、疫不染。若发愿食素者,我普贤必加持学业顺利、事业广进、家庭安康。莫要食得众生肉,众生有灵也有识,若因贪食而造业,诸事不顺怪自己。” 問da20200724 節目
  • 0
    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 劝君莫打三月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劝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 劝君莫杀春之生,伤母连子悲同意。 本周末长春、南京、上海、深圳、常州、无锡等地放生,想现场参加或者参与随喜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何顺顺 3-23
  • 2
    嘎玛仁波切开示—— 阿修罗道之苦 阿修罗道的众生,所享用的各种福报和天人差不多,但是由于过去生强烈的嫉妒心使然,天性极为好斗,常常在区域范围间
  • 0
    今天是普贤菩萨生日。
    第侯 3-12
  • 0
    《大般涅槃经》: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
  • 71
    普贤菩萨告诉我,有了想法,正确的方向,就要不遗余力地去实施,还要脚踏实地!
    曲子瑨 3-3
  • 1
    问: 反闻时注意力到底应该放在哪里?怎么才能找到这个闻性? 答: 注意你的“听觉"。
  • 0
    经常生气的人,病就多,经常喜欢占人便宜,贫穷会离你很近。 养你心中的风水,常感恩,富贵越来越多。 190609布里斯本
  • 6
      编者按:很多人学佛时,最大阻力不是来自他人,往往来自家人,由于他们家人对佛法不了解或对佛教存在偏见,于是千方百计阻挠他们学佛,这种现象在
  • 0
    南北朝(刘宋)释昙鉴,俗姓赵,冀州(今河北省)人。少年出家,皈依竺道祖。吃粗食,穿布衣,戒行十分清苦。后来游方宣化,到达荆州(今属湖北省),定居江陵辛寺,已六十余岁了。他一生有点小善,都回向西方,并发愿要见佛。有一天,在定中看见阿弥陀佛,用水洒在他的面部说:"洗涤你的尘垢,净化你的心念,你的身和口都已庄严清净。"又从瓶中取出一枝莲花给他。他出定后,便吩咐后事,和寺中僧众讲说无常的道理。夜深了,大家各自回房,他一人在走廊上经行
    慧觉 7-19
  • 0
    文殊菩萨呵斥阿难:“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意思是:用自己的“闻性"来听闻无量诸佛的佛法,不如摄心守住自己的、能听闻佛法的“闻性”啊!
  • 0
    昔有比丘。死时将至。会有外道婆罗门见相。是比丘知七日后必当命终。时此比丘。因入僧坊。见壁有孔。即便团泥。而补塞之。缘此福故。增其寿命。得过七日。 婆罗门见。怪其所以。而问之言。汝修何福。比丘答言。我无所修。唯于昨日。入僧房中。见壁有孔。补治而已。婆罗门叹言。是僧福田。最为深重。能使应死比丘续命延寿。
    Fffaa 2-12
  • 2
    90年代的农村,大部分都还比较穷。但住我家隔壁的强哥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比较富裕的人家。那时在我们村,家里买得起黑白电视机的人家都很少见,但强哥家却有彩电,虽然是那种凸面的、屏幕小小的款式,但在当时已经相当拉风了。强哥家不但有彩电,还有一台非常先进的影碟机,能三碟连放,不过什么牌子我倒不记得了。因此,强哥家非常热闹,很多人喜欢去他家看电视或看碟子,我也不例外。起初,他家的影碟机只是放一些普通的电影,不知
    玉宸⭐ 2-11
  • 0
    脱去俗服 当愿众生 勤修善根 舍诸罪轭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   当菩萨正式出家脱去在家的俗服时,应当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依于正法,勤修戒定慧,培植出世善根,舍去各种罪业的系缚。 脱去俗服:   “俗服”,在这里指菩萨在家时所穿的衣服。出家是为了求解脱、断烦恼的。初出家就要“穿衣吃饭从头学,轨物格度与俗别”,所以要脱去在家的服饰,穿着坏色衣,去除贪着之心。 勤修善根:   “勤修”是精勤修行。“善根”,又叫做
    慧觉 2-8
  • 0
    若修于观 当愿众生 见如实理 永无乖诤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   当菩萨修习禅观的时候应当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勤摄正念,不取不着,体解般若深慧;用智慧照见如实的真理,悟入不生不灭的法空之理,永远灭除乖违和诤论。 若修于观:   此处所修的观,梵语毗婆舍那,意思是种种观察、正慧抉择。修行之人,虽修习于止,证诸禅定,但未发慧解,若心住定,则有贪着禅定乐味的过失。因此不着于止,起观修慧,从而断惑证真。   修观
    慧觉 2-7
  • 0
    见苦恼人 当愿众生 获根本智 灭除众苦 此偈的大意是:   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看到苦恼的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证得佛的根本智慧,灭除身心种种苦恼,得享涅槃寂静之乐。 见苦恼人:   “苦恼人”就是被痛苦烦恼所逼迫的人。《正法念处经》中说:“业绳甚坚牢,缚诸苦恼人,受百千生死,将去不可见……一切皆不畏,未来诸苦恼,如是苦恼人,痴羂所缚故。”由此可见,苦恼人若不觉醒,就会被愚痴羂网所束缚,
    慧觉 2-7
  • 7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 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 198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愿以此贴所有
    755166045 11-28
  • 1
    念佛的方法:这样念上一百天,保你身体健康起来,一切内病外病都会好——南怀瑾 (转贴)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今天我提出二、三种供大家参考。 这几种方法,多数人都可以适用,而且照这方法去做,一定可以得到好处。 现在分述如下: 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 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在那里默念。 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脐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间,为什么要在
    诚向我佛 12-15
  • 0
    一个人平常一直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知道有一个极乐世界,知道我要往生极乐世界。 那么他每天精进用功念佛,就像磁铁每天这样磨这样磨,这个磁铁就会有磁性。 我们每天打电波给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要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电波,阿弥陀佛那边就会收到。 就像是广播电台放射电波一样,你只要收音机一开,你就会收到这个声音。 造如是因得如是果,你一点也逃不掉的。 ——慧律法师《自在人生
  • 0
      这部经典的标题为《佛说八大人觉经》。『佛』为『佛陀』的简称,佛的中文意思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者。本经中的『佛』,本是诸佛名号的统称,此处专指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   『释迦』是姓,意为『能仁』;『牟尼』为名,意为『寂默』。『说』即讲话的意思,分为能说与所说,能说是指能说法的佛,所说指佛陀所讲说的三藏教典,这里特指佛陀所讲说的《佛说八大人觉经》。『佛说』综合起来的意思为,佛陀向佛弟子
    慧觉 2-4
  • 0
    如烟云除,月则清明; 作恶能悔,亦复如是。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有四句偈:「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这四句偈的含意是什么?天上的乌云散去,明月自然会显现出来。等于地上髒了,用扫把扫除就会乾净;桌子被灰尘覆盖了,用抹布擦拭就会清洁;身体有了污垢,沐浴后就可以得到身心舒畅。   外在的环境、器物髒了,可以藉由拂拭清洗,让它恢复清净,我们的心灵污秽了,要用什么来清洗呢?佛
    慧觉 2-4
  • 0
      「四安乐行」出自第十四品〈安乐行品〉。就是说修持《法华经》,能获得四种安乐:一、身安乐行。二、口安乐行。三、意安乐行。四、誓愿安乐行。   有了这四种安乐行,才能安住在慈悲喜舍中。经言:「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佛陀开示我们,身体要远离杀、盗、淫等恶事,常行善事;口中要常说柔软语、慈悲语、讚歎语;心意所想的都是慈悲喜舍,所有的愿望都是清淨誓愿,如此修持,才能身心没有障碍而安乐自在。 摘
    慧觉 2-4
  • 4
    《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手绘国画工笔佛画作品历时半年完成 ,夏荆山弟子
  • 0
    三性,就是善、恶、无记三性。第六识作业范围也很广,可通三性。
  • 0
    佛说老母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时与八百比丘僧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母。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善哉当问。老母言。人生老病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行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眼耳鼻舌身心。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空。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言。人生老病死。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色痛想行识。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眼耳鼻舌身心。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慧觉 1-29
  • 0
      长爪梵志请问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余苾刍苾刍尼。近事男近事女。国王大臣。沙门婆罗门。外道之类。天龙药叉人非人等。瞻仰而住。   尔时世尊。为说自证微妙之法。所谓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净鲜白。梵行之相。   尔时有一长爪梵志。来诣佛所。策杖而立。问言乔答摩。汝曾实作如是宣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业为所依耶。   佛告
    慧觉 1-30
  • 0
    佛说老女人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堕舍罗。所止处名乐音。时有八百比丘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女人来到佛所。以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当问。老女人言。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病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眼耳鼻口身心。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空。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言善哉。问是大快。生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老无所从来
    慧觉 1-29
  • 4
    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劝人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以期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永不退转。
  • 6
    印光大师讲念佛要用十念法,要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心里除了一句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任何妄想
  • 0
    过年了[烟花][烟花][烟花]
  • 0
    往昔湖北省麻城县,有一王某。一日偶从屠户前过,正值屠夫宰猪,眼看猪在拼命挣扎之情,耳闻悲惨凄号之声,即时王君恻隐之心,不禁油然生起。因之,誓愿从今以后,长期茹素。      不料长斋始至三年,身上忽染恶疮,苦痛异常,食寝不宁,对于茹素,心生退悔。其友慰之曰:‘君持斋人,必蒙佛力庇祐。’王曰:‘持斋三载,招此恶报,未卜益于何处?’友曰:‘闻君之语,似有悔意。汝如不欲此斋,可卖与吾否?’王曰:‘如何得卖
    Fffaa 1-19
  • 0
    了凡四训》:你什么思维,就什么命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当曾国藩从一本书上看到这句话时,立即决定把自己的号改为“涤生”。 这本书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善书”——《了凡四训》。 中国人的骨子里都有这样一个观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可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认为,只要努力经营自己的人生,就一定会有收获。 他以自己人生命运转变的经历写成了《了凡四训》,用以教导后人。  袁了凡|三秦出版
  • 1
    唐朝僧藏,西河人。幼年出家,对人恭敬,愿为大众服务,不辞劳累。每见其他僧人的衣服脏了破了,总是暗地里代为洗涤和缝补。每天称念佛名,不计其数。心志专一诚恳,丝毫不敢松懈。临命终时,看见诸天依次前来迎接,他都不去。一次对人说:"我刚才去净土,看见诸上善人,在空中散花。"说完,合掌念佛而逝。 (出《宋·高僧传》)
  • 0
    了凡四训》:接纳人生的“定数”,追求人生的“变数” 人要具备一定的胸怀去接受命运的定数,但同时也要具备探索精神去追求人生的变数。 人生有定数,这个定数是自己既定不能改变的命运存在状态。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去接纳这些不可改变的定数,那么一定会活在一个现实与幻想的纠葛中。 而所谓人生的变数,就是存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之后而产生的结果,当然在这一句话中存在的“不可为”需要根据自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普贤护法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