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吧
关注: 2,712 贴子: 9,267

古老的东西透露着神秘的色彩,来古物吧吧!

  • 目录:
  • 历史综合
  • 0
    清乾隆:珐瑯彩八方八仙瓶高45厘米 口径15厘米 底径16厘米
    古韵遗风 10:04
  • 74

    广告
    23:04
  • 0
  • 0
    在浩渺的中国书画艺术长河中,陈半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这幅尺寸为34X117.7cm的精品纸本花卉,便是他艺术造诣的生动写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带领观者走进一个诗意盎然的花卉世界。 陈半丁自幼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年师从吴昌硕、任伯年等大师,博采众长,将海派绘画的浓艳明快与文人画的清雅含蓄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这幅纸本花卉作品,正是其艺术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每一处笔墨都凝
  • 0
    在文玩收藏的璀璨星河中,田黄石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眼前这件重达573克的珍藏田黄石达摩摆件,更是将田黄石的珍贵与雕刻艺术的精妙完美融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田黄石,素有“石中之王”的美誉,因其产自福建寿山溪畔水田之下,色泽多呈黄色而得名。它的形成历经数百万年的地质变迁,独特的生长环境赋予其温润凝腻的质地,如婴儿肌肤般细腻柔滑,触手生温。加之资源稀缺,开采难度极大,“一
  • 0
    在历史的褶皱里,总有器物如时光胶囊,封存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密码。明青花自在尊者罗汉纹梅瓶,便是这样一件神奇的载体,它以泥土为纸,青料为墨,在方寸瓶身之上,勾勒出跨越六百年的信仰图景与艺术传奇。 梅瓶的造型本身就充满东方美学的哲思。小口微敛,似守口如瓶的智者,藏锋隐锐;丰肩圆润,恰似担荷天下的胸怀;修长瓶身自上至下渐次收窄,宛如水墨勾勒的仕女身姿,又似古寺中静静伫立的浮屠。这种从唐代萌芽、历经宋元蜕变
  • 0
    一、祭蓝底色:深邃中的庄重与神秘 祭蓝釉,向来以其深沉、纯正的色泽为世人所钟爱。这件狮耳尊的祭蓝釉面,犹如深邃无垠的夜空,蓝得浓郁且均匀,仿佛将无尽的神秘与庄重凝聚于一身。当光线洒落其上,釉面微微泛着幽光,那种沉静而内敛的质感,瞬间便能抓住观者的目光。 为了烧制出这般完美的祭蓝釉,古代工匠需经过无数次对釉料配方的调试,以及对窑炉火候和气氛的精准把控。高温之下,釉料中的金属氧化物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最
  • 0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代乾隆时期的瓷器宛如璀璨星辰,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审美与技艺。清乾隆青花柳雁果盘,以其独特的青花绘饰、精湛的制瓷工艺,成为衔接历史与艺术的珍贵载体,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待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青花流韵:色与技的交融 乾隆朝的青花,在发色上有着独特魅力。此果盘的青花,似从岁月深处晕染而来,色泽浓淡相宜。钴料的运用精准巧妙,勾勒枝叶轮廓时,线条挺拔有力,青花色泽浓郁沉稳,如墨笔绘于
  • 43

    广告
    22:58
  • 0
    在浩渺如烟的玉石世界中,翡翠以其温润的质地、迷人的色泽独树一帜,而冰种福禄寿三彩“平安扣”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瑰宝。这枚尺寸约35×12.5mm的平安扣,将自然的神奇与工匠的巧思完美融合,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古老的东方美学与美好的人生期许。 当这枚翡翠冰种福禄寿三彩平安扣映入眼帘,最先打动人心的便是其水润通透的质感。冰种翡翠,如同一汪清泉,澄澈而明净,仿佛将冬日清晨的薄雾与晶莹的露水凝聚其中。光线穿透时,它似有若
  • 0
    在古陶瓷的艺术长河里,清乾隆年制的器物常以精湛工艺与独特审美,成为时代的经典注脚。翡翠地粉彩金线条缠枝花卉福寿螭龙四方笔洗 ,便是这一时期工艺与美学交融的生动缩影,承载着乾隆朝的制瓷智慧与文化寓意。 一、翡翠地:独特底色的视觉张力笔洗以“翡翠地”为基,那一抹温润而浓郁的色调,仿若将翡翠的灵韵凝于瓷面。不同于常见的白釉素净,翡翠地自带典雅厚重感,为整件器物营造出沉稳大气的基调。它似一块天然翡翠雕琢而成
  • 0
    在浩瀚的中国瓷器历史长河中,“大清雍正年制”满工青花釉里红龙穿祥云纹天球瓶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它不仅是瓷器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珍贵载体。 一、独特器型,尽显皇家风范 天球瓶的造型独特而大气,瓶颈修长挺拔,恰似君子的脊梁,撑起了整个器物的精神气质。腹部浑圆饱满,犹如浩瀚苍穹,象征着包容与宽广。这种造型的设计,既符合古代中国人对天地的认知,又巧妙地融入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 0
    在清代官窑瓷器的璀璨星空中,“大清乾隆年制款粉彩勾金凤尾草缠枝花卉纹方肩尊”如一颗明珠,凝结着盛世工艺的巅峰水准。其独特的造型、瑰丽的纹饰与精湛的技法,不仅展现了乾隆时期制瓷匠人的巧思,更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经典符号。 一、形制之美:方肩圆腹间的皇家气象 此尊呈方肩圆腹造型,线条刚柔并济。肩部方正挺括,彰显庄重威严;腹部浑圆饱满,暗含“天圆地方”的哲学意涵。通高约3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3厘米,比例
  • 0
    在浩渺的中国古代瓷器长河中,大清雍正年制的宝石蓝穿戴瓶,宛如一颗散发着幽光的明珠,承载着历史的韵味与皇家的风雅。 雍正一朝,虽历时短暂,却在瓷器烧造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彼时,景德镇御窑厂在督陶官的精心管理下,瓷器制作工艺登峰造极,宝石蓝穿戴瓶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宝石蓝穿戴瓶,其釉色堪称一绝。这种蓝色,深邃而沉静,恰似深海幽蓝之处蕴藏的神秘宝石,浓郁却不失温润,在光线下流转着迷人的色泽。它以钴
  • 50

    广告
    22:52
  • 0
    在华夏悠久的陶瓷文化长河中,清乾隆款粉彩石榴喜鹊诗文葫芦瓶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珍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精湛的艺术造诣。 一、独特造型:福禄之象 葫芦瓶,其造型灵感源于葫芦这一传统意象。葫芦谐音“福禄” ,自古以来便被视为吉祥之物,象征着福气与禄运。清乾隆款的这款葫芦瓶,在造型设计上极为考究。它线条流畅优美,上下两部分比例精妙,宛如天成。上半部分小巧精致,与下半部分圆润饱满的瓶身相互呼应,整体造型既具
  • 0
    在浩瀚的中国瓷器文化长河中,大清乾隆年制款粉彩百花纹开窗花鸟纹双耳瓶,无疑是一朵绚烂至极的艺术奇葩,它以独特的魅力诉说着乾隆时期制瓷工艺的巅峰水准与盛世气象。 一、端庄隽秀之形 初见此瓶,其造型便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瓶体线条流畅优雅,从圆润的瓶口,到修长的瓶颈,再到饱满的瓶腹,最后收至平稳的瓶底,每一处过渡都自然和谐,比例恰到好处。瓶颈两侧对称安置的双耳,造型别致精巧,似灵动的纽带,既增强了瓶身的平
  • 0
    在清代绘画的璀璨星空中,余稚的《梅鹤同春图》宛如一颗独特的明珠,散发着迷人光彩。这幅画作以其精湛的技艺、深刻的寓意,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画面之上,梅花与仙鹤是最为亮眼的主角。梅花枝干虬曲苍劲,如老者伸展的手臂,虽历经岁月却不失坚韧。朵朵梅花小巧玲珑,或含苞待放,或尽情舒展,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的纹理,仿佛能触摸到那微微的质感。梅花之色淡雅素净,却在素淡中蕴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暗
  • 0
    在宋代绘画的星河中,许道宁的《秋庭赏月图》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60×185厘米的宏阔尺幅,承载着画心50×90厘米的深邃意境,跨越千年时光,依然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这幅作品不仅是宋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更蕴含着画家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画作整体构图精妙绝伦,60×185厘米的长卷形式,犹如徐徐展开的诗意长卷,为观者营造出沉浸式的视觉体验。画心50×90厘米的核心区域,集中展现了秋夜庭园的清幽景致。画面中,庭院深深,古木
  • 0
    在时光的窖藏中,有一种味道愈发醇厚迷人,那便是历经岁月沉淀的正宗茶枝柑老陈皮。今天,为各位爱茶、懂养生的朋友带来一款珍贵好物——将军罐装正宗茶枝柑老陈皮,每一片都承载着时光的故事,品质上乘,保存完好,静待有缘人。 茶枝柑,作为制作优质陈皮的原料,主要产于广东新会,此地独特的水土环境赋予了茶枝柑无可比拟的优势。而我们这款老陈皮,精选新会核心产区的优质茶枝柑,严格遵循传统工艺晾晒、陈化。从青涩的柑皮到
  • 36

    广告
    22:46
  • 0
    在历史长河的粼粼波光中,明代器物以其独特的工艺美学与人文意蕴惊艳后世。而这支诞生于景泰年间的铜胎竹节纹香薰,恰似凝固时光的容器,将明代匠人的巧思、文人的雅趣与皇家的气度熔铸一体,在岁月流转中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一、皇家匠艺,淬炼岁月精魂 景泰年间,恰逢明代手工业鼎盛时期,宫廷造办处汇聚天下能工巧匠,将铸造、錾刻、鎏金等技艺推向巅峰。这支香薰以精铜为胎,铜质细腻坚实,历经数百年仍泛着温润的光泽,似
  • 0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徐悲鸿以其融汇中西的绘画风格和对传统艺术的革新精神,留下了诸多震撼人心的经典之作。这幅精品纸本两条屏《有喜图》,虽尺幅仅为30.5X67.5厘米,却浓缩了画家精湛的技艺与深厚的情感,在方寸之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画面之中,徐悲鸿以灵动的笔触勾勒出鲜活的意象。两条屏互为呼应,共同营造出充满生机与喜庆的氛围。或许一条屏上描绘的是几只活泼灵动的喜鹊,它们身姿轻盈,羽毛纤毫毕现。画
  • 65

    广告
    22:40
  • 0
    在历史的长河中,陶瓷艺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而石湾瓷更是其中独具魅力的瑰宝。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件旧藏清代石湾瓷瑞兽麒麟摆件,便是集艺术价值与文化寓意于一身的稀世珍品。 一、石湾瓷韵,千年传承 石湾瓷,发源于广东佛山石湾地区,其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早在唐宋时期,石湾陶瓷业便已颇具规模,到了明清两代,更是迎来鼎盛发展。明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就曾记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 清代时
  • 0
    在近现代中国画坛,张大千是一位绕不开的传奇人物。他以深厚的传统功底、超凡的创新精神和广阔的艺术视野,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幅装裱在精致镜框内的张大千精品纸本《山水图》,宛如一扇通往神秘山水世界的窗口,承载着无尽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 张大千一生对山水情有独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山川胜景,他用画笔捕捉自然之美,将其转化为纸上的绚丽画卷。此幅《山水图》采用精品纸本创作,纸张质地细腻,纹理
  • 0
    一、御制遗风:康熙年制的尊贵印记 在瓷器收藏的璀璨领域中,康熙年制款的器物向来是备受瞩目的明珠。这只手绘青花福禄寿三星双耳福桶瓶,便是那段辉煌制瓷岁月的生动见证。康熙年间,御窑厂集全国能工巧匠之力,在制瓷工艺上精益求精。“康熙年制”四字款识,如同一个神秘的文化密码,代表着皇家的审美意趣与严苛标准。它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赋予了福桶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尊贵身份,让人在凝视它的瞬间,便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
  • 13

    广告
    22:34
  • 0
    李可染之《万山红遍》纸本精品赏析 中国画坛巨匠李可染,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笔墨功力,创作出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佳作。其中,《万山红遍》系列更是他艺术生涯中的里程碑式作品。精品纸本《万山红遍》,更是将李可染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作品背景与创作灵感 《万山红遍》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李可染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对毛泽东诗词的深刻理解,
  • 0
    扬州八怪之李方膺精品纸本《木石图》赏析 “扬州八怪”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精神独树一帜,其中李方膺更是以其不拘一格、笔力雄健的画风备受赞誉。他的精品纸本《木石图》,不仅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堪称其艺术生涯中的一件代表作。 《木石图》创作于清朝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代。清朝中期,扬州成为了商业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李方膺作为
  • 83

    广告
    22:28
  • 0
    从伊藤博文到王羲之:一段跨越时空的艺术与历史之旅 **伊藤博文**,这位日本近代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影响力,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日本的首任首相,更是明治维新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为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当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将目光投向中国的东晋时代,一位书法巨匠——**王羲之**的身影便浮现眼前。他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书法作品,其中
  • 0
    一、窑火初绽:定窑罐的起源与发展 定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 。其烧造历史可追溯到晚唐时期,那时定窑刚刚崭露头角,在制瓷工艺上逐渐摸索前行。至五代,定窑白瓷已相当发达,处于从粗糙向精致飞跃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定窑罐,造型上基本继承了南北朝风格并加以演变,变得更加饱满。从出土器物来看,多采用匣钵装烧,器口朝上摆放,像五代风格白釉罐,除底部外,里外皆施白釉 。 到了北宋,定窑迎来
  • 0
    ### 清代焦秉贞人物立轴:仿唐六如笔法之艺术珍品 在中国绘画艺术的浩瀚长河中,清代画家焦秉贞的人物立轴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特别是他的仿唐六如笔法之作,不仅展现了焦秉贞对前人艺术风格的深刻领悟与创新,更是融合了丰富的历史背景、细腻的画面细节以及寓意深远的图德纹章,共同构成了一幅幅令人赞叹的艺术瑰宝。 ####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69

    广告
    22:22
  • 0
    傅抱石:以笔绘史,墨韵传情 傅抱石,一位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画家。他的一生,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既承载着时代的沧桑巨变,又展现出个人的坚韧与才华。傅抱石于1904年出生在江西南昌的一个普通家庭。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然而,贫寒的家境并未阻挡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自幼,他便展现出对绘画的非凡天赋,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行。 早年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