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纯路人,我也不关注这个吧,就是发个帖。 我始终说一句话:分土地的朝代不一定长治久安,不分土地的朝代无不早亡。古往今来不分不释放生产力/不分土地的正权难以长久。 古代不同于今天,耕作面积有限,天灾不断,更要命的是耕作距离太短,天亮带着牛出去耕地,天黑带回来,能走多远完全看牛,农田必须在这个距离之内,所以大家堆在一起只能浪费产能。 刘邦说实话是接秦始皇的盘,土地并未兼并,没必要分土地,但是在汉中时一样“重
-
4
-
54郭女王究竟是怎么死的?是曹叡逼杀的?还是自然病死的? 魏略和汉晋春秋都说是曹叡逼杀的,而魏书又说曹叡对郭女王之死“扣心擗踊”。如果是前者,为什么让她多活了八年?求大佬解答。
-
49一楼百度。
-
11一楼献祭
-
21一楼百度
-
3有没有大佬解答一下 就是曹魏在凉州的治策什么方面的都可以
-
8类似于史记三家注,卢弼三国志集解之类的
-
29
-
17主帖连接在下: https://tieba.baidu.com/p/6130442290
-
1青城山求的签 此人是谁?
-
21
-
3803
-
24陈寿记载朱灵封封高唐亭侯,而魏书记载朱灵为高唐侯。 陈寿于传中言“名亚晃等,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表明朱灵和徐晃差距不太大,并且至后将军,而徐晃为右将军,名虽亚徐晃,而爵与位则在一个层次。所以魏书的记载更可靠,即朱灵为高唐侯。
-
135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馀尽以属蒙。又拜汉昌太守,食下隽、刘阳、汉昌、州陵。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於操,何赖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
-
136首先,我才疏学浅,很多书还没看过,有些因题材方向,比方文学,我根本不打算阅读,对那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其次,我打算简介近三百套我看过,且认为是有点价值的才分享,有些看过但不屑一提的,不会介绍。维基与百度、书本简介目录,这些能找到的资料,我不打算著墨过多,只谈我的读后感、诸本分析比较优劣、如何入门等。个人的读报告,就肯定是主观,有些书可能赞过了头,有些书可能贬至不在这里介绍,求轻喷。 最
-
62
-
12东汉洛阳上林苑和西苑、西园是一个吗
-
28
-
81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
269看过太多关于甲首三千的实际人数所谓分析言论,大体有:甲首三千实际斩杀魏军八千到一万的,实际斩杀魏军几万的,实际斩杀魏军十几万。。。目前为止还没见过斩杀魏军几十上百万的说法。 理由大概就是士兵披甲率和能穿铠甲的都是军官之类论点。 于是我特意去找了几条史料看看到底所谓“甲首”是指的披甲士兵的头还是军官的头又或者是...........
-
39主要以pdf文件为主,大部分为实体书扫描,少量为电子版pdf。 按内容分为史料类、文献文物类、论文类、其他类。 史料类:历代关于记载、研究三国时期历史著作。 文献文物类:三国时期的文集、碑文等记载书籍。 论文类:现代人论文。 其他类:目前就两个,一个古字读音、一个繁体字简体字对照表。 文件名说明:按照已有信息,重新设计文件名,一目了然。 其余为电子书类,不分类,请自行选择下载。 有时间的话,我也会继续往这个网盘里增
-
241l
-
103云别传记载的赵云汉水寡胜众可信吗?另外问一下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段张辽威震逍遥津里周泰几次突围是真的吗?我在周泰传里似乎没看见
-
207黄忠斩杀夏侯渊后,曹操率军来到汉中,与刘备集团展开对峙。对峙期间,赵云在汉水被迫发动战役,战役中赵云巧妙施展空城计,从而给曹军带来强大的军事压力。《三国志·裴注》中描写,曹军追击赵云至寨前,赵云打开寨门,偃旗息鼓,使得曹军疑虑,不敢进攻,最终曹军败亡。但陈寿书写的《三国志》中,对这一战役描写的非常隐晦,以至于部分人怀疑这一战役的真实性,进而怀疑赵云版空城计的真实性。作为影响刘备、曹操对峙结局的重大
-
214
-
32我就纳闷了,一些网友说喜欢赵云什么沉稳、低调、稳重、什么不争不抢、还来个善守。也不知道哪来的 你知不知道,赵云最不善于防守,栈道以多打少都守不住。 其次聊一下赵云在荆州这个留营司马干的怎么样。 什么是留营司马? 刘备不可能将军府一个人也不剩下全部带走,总要剩一点人看家,这剩下的士兵也就归赵云管了,说百来号人也有可能,撑死几百人。 那这赵云干的怎么样? 【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
-
21《三国志·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郭淮》: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 —— 郭淮很快就看到了北原的重要性,
-
9最近读后汉书 资治通鉴等 发现很多以前没发现的细节 如果能结合袁绍的生年以及服丧六年的时间会更好的了解当时汉末洛阳的政治情况与袁家的政治行动
-
59这是一篇对个人和朋友聊天内容的整理。 蜀汉张南,据记录:字文进,广陵人氏,刘备在荆州时出仕,参与征蜀、征吴的战争。在刘备征吴的夷陵之战时期,作为前部督攻击孙恒所在的夷道地区,后在猇亭之战时(火烧连营)阵亡。 关于张南的记录是很少的。而三国里还有一个张南,就是袁绍次子袁熙的部将。 那么这两个张南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如果不是,那么蜀汉的张南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就是我和朋友讨论的问题
-
34冯习,因为推测了蜀汉张南的来历,对这个和张南共同列传的“搭档”就是非常想找出他的脉络。
-
2按照《郑冲传》,泰始九年(公元273年)以郑徽为散骑常侍。 《晋书 列传第三》:(泰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诏曰:"太傅韫德深粹,履行高洁,恬远清虚,确然绝世…………今听其所执,以寿光公就第,位同保傅,在三司之右。公宜颐精养神,保卫太和,以究遐福。其赐几杖,不朝。古之哲王,钦祗国老,宪行乞言,以弥缝其阙。若朝有大政,皆就谘之。又赐安车驷马,第一区,钱百万,绢五百匹,床帷簟褥,置舍人六人,官骑二十人,以
-
2
-
25这次干脆分批发好了,全发完之后再分享文档
-
188壮缪侯,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
-
45因为写了一篇关于三国蜀汉的文章,所以对蜀汉的人物都进行了梳理,发现在蜀汉的人物中,居然有一个“三不明”的高级官员:蜀汉右大将军、永安都督阎宇。 阎宇的资料基本上就《三国志》、《华阳国志》中的寥寥几句话,这就造成了他“三不明”的形成:家世不明、功绩不明、结局不明。 在《重新认识的三国蜀汉》一文里关于蜀汉纺织品销售中,被问到了一个问题:蜀汉谁在具体负责纺织品销售的工作?我当时就想到了阎宇,不过阎宇只是蜀
-
38原来看阿·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里,对于死者的死因,大侦探波罗是提出了两个答案:一个是最普通的,死于中途上车的意大利黑手党的私人仇杀,事后黑手党下车跑了;而另一个就是为了复仇,同车厢的十二个人经过共谋,一起杀死了死者。 这两个答案,哪一个更准确呢? 其实先前对于阎宇的情况也是有一个“意大利黑手党”版的答案的,但个人还是要去想想“十二人共同谋杀”的可能。 关于三国蜀汉后期的官员,个人认识也是有一个
-
116三国蜀汉的灭亡,突然而迅速,对于造成其灭亡的原因虽各有说法,但姜维对汉中防务政策的修改——实施敛兵聚谷之策,一直是较为共识的一个错误,是导致蜀汉灭亡的重要直接原因。
-
156写在前面的话:东汉三国的历史,拜《三国演义》的普及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段历史了,可以说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部三国;而在三国历史中,也同样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蜀汉和诸葛亮。因为在《罗马史新解》中对蜀汉纺织品外销的思考,发现通过这个角度能够重新认识一下三国中蜀汉的历史。
-
99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为”字? ①是赵云新封的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后又升为镇东将军。 ②还算是赵云原来已经是中护军、征南将军、然后阿斗继位后,有给赵云升了一级? 如果是①,到底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能在一年内让赵云频繁升迁?是因为阿斗的偏爱吗?这样似乎不能服众吧?总要有点功绩,让阿斗找个理由给赵云升官,或者有什么重要战争要开大,做个前期准备吧?是什么
-
58建安元年 【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 吕布袭取下邳,纳降备 【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
-
43《世说新语.品藻篇》曰:诸葛瑾,第亮及从第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以“狗”喻诸葛诞,人们多以为是一种贬斥。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篇》“诸葛瑾,第亮及从第诞,并有盛名”条笺疏引明人胡应麟《史书佔毕》(四)曰: 汉末,诸葛氏分处三国,并著忠诚。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并自笃论。至魏乃曲为訾诋,此晋人谀上之词耳。 同书引
-
2书买回来倒是高估自己了,想问问各位三国志裴注译文网上能搜到吗?原文倒是能找到,裴注没找到,哆啦大佬们帮帮忙啊
-
29
-
20一楼献祭
-
122我與網友“蒼天熊貓”計劃協作繪製東漢一代的政區地圖,完成品將陸續發佈在貴吧。若諸位吧友對地圖有異議,可直接在相應圖下留言,政區沿革方面的問題我盡量直接予以一一回復;製圖方面的問題,因“蒼天熊貓”幾乎不上貼吧,故只能我在中間代爲轉告。
-
3“司马宣王常称书传远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是说司马懿眼光长远 还是只是他向远方寄书信 求解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