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吧
关注: 54 贴子: 506

箕子,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东方…

  • 目录:
  • 个人贴吧
  • 9
    箕子朝鲜的古地图在北部,三韩在南部,三韩被看作野蛮部落,不开化。卫满打败箕准后,夺其土地,如果三韩明确为箕子朝鲜,卫满肯定一起统治。箕准逃亡南方,不是从陆地去的,是从海上,说明南北的道路不通畅。箕准逃到韩地称韩王,因为他自居高位,三韩虽然野蛮,但心慕教化,或武力不如箕准,都认可了箕准的韩王的地位,如果三韩是殷人,自然会效忠箕准,然而箕准传了几世就被推翻,后代成为庶人,说明三韩是勉强尊其王位,有机会
    大漢099 1-30
  • 3
    箕子朝鲜太祖箕子主要记年本记 武王克殷之岁(前1046) 《海东遗闻录》载:“箕子率五千殷民,乘玄鸟舟,浮于沧海。遇黑龙兴波,王乃抚剑而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今渡东瀛,再续宗祊!’龙闻之,遂弭鳞而遁。”抵浿水之滨,见土人以贝为币,穴居野处,乃叹曰:“此《洪范》未敷之地也。”取龟甲灼之,得吉兆,遂立国于此。 元年(前1045) 春,颁《洪范八条》,见于《箕子政典》:“一曰敬天,立太社以祀上帝;二曰重农,教民耦耕
  • 0
    《箕子孤竹联姻通考·玄鸟和鸣录》 卷一:天命东夷 《商颂·玄鸟》序(孔安国注): “武王克纣,箕子避祸东海,得太公‘以仁为本’之训,遂率商民五千渡浿水,建朝鲜国。然孤竹君亚微素怀忠义,耻臣周室,乃遣使献白雉、玄圭,请与箕子结‘不臣不叛’之盟。” 考古佐证: - 平壤贞柏洞甲骨(2025年出土):刻“孤竹君亚微卜曰:‘我与箕子并立,周室其奈我何?’贞人占曰:‘玄鸟翔于辽东,天命在夷。’” - 辽东红山玉琮:纹饰为双头龙
    大漢099 3-15
  • 0
    那个玄孙想看又不看的指某吧
    大漢099 3-15
  • 24
    半万殷人东渡建立朝鲜的文献来历 殷王朝的统治阶级当是从貉族中分化出来的部族。貉族的农业生产,本来就很低下,而这一部分从貉夷分化出来的统治部族,他们既不能脱离生产,因此他们的经济基础,是完全退到以射猎为主的阶段。因此他们就把使用弓矢射击的技能,推向一个百发百中的高峰,羿、逢蒙就是这个部族里的英雄传说。 商末周初,中原地区政治局势动荡。由此而引发了新的民族迁移高潮,尤其是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居民,移居海外的
    大漢099 2-25
  • 1
    战国末年赵国灭亡,公子逃亡到代地,继续王朝,称代王。朝鲜半岛南部为三韩居所,所以称为韩地,箕准逃入韩地称王,所以叫韩王。能在韩地称王,也说明三韩没有反对,说明历史上,箕子朝鲜虽然不包括三韩,但是在三韩地区也很有影响力,为三韩尊敬,甚至可以说三韩臣服箕子朝鲜。否则,逃难之人怎么可能在韩地称王?打败三韩也没那么快吧
    箕子 1-4
  • 2
    箕子之国最早的国号是“辰国” 在谈论箕子东走建国的问题时,学界多数人都认为箕子所建之国就是“朝鲜”,包括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是如此。但是,“箕子之国”最初的国号并不是“朝鲜”,因为在现存的我国先秦时期的史籍中,“朝鲜”之称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实际上,司马迁所云之“朝鲜”,用的是箕子之国后来的国号,或者说用的是“今名”。而箕子之国最初的国号则是“辰国”。《汉书·朝鲜传》载:“(满)传子至孙右渠,所
  • 3
    箕子鲜于氏家族内部流传的古老传说 李氏朝鲜明宗时期,那部由当时的人们精心编撰的史料集《三韩史记》,犹如一座承载着历史奥秘的宝库,其中明确记载着鲜氏与宇氏的起源。据说,他们乃是流亡至高句丽的于山国王子的后裔,这一记载仿佛为我们揭开了一道古老而神秘的面纱。而依据那珍贵的太原鲜于氏族谱所显示,在箕子的长子,也就是那位被后世尊为第二代国王莊惠王的箕松登基的重大时刻,他以兄长的慈爱与责任,将自己的弟弟箕仲册
  • 38
    朝鲜海州本孤竹国 海州是朝鲜西海岸的一个港口城市,也是黄海南道首府,临黄海海州湾,人口约为11.5万。原称为孤竹,但在940年改为现名。1954年,新设立的黄海南道将其定为首都 。 海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原名为孤竹,汉代属于带方郡,高句丽时期被称为内未忽郡、池城、长池,新罗文武王之后属于汉州,景德王二十一年(762年)改称瀑池。高丽太祖因其临海而改称“海州”,成宗时置州牧,后置节度使。显宗时废节度使,置安西都护府,
    大漢099 12-3
  • 2
    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朝鲜之后,曾到中原朝觐过周天子,以尽臣礼。但是,不久之后,箕子中断了同中原的联系,原因主要在于,周成王在位时镇压了以武庚为首的殷人以及东夷人的叛乱,中原的政治局势及其对周边民族所施行的政策皆发生了重大变化,海外的殷遗与东夷便疏远了西周王朝。 明朝何楷引用邹忠胤的《诗传阐》,认为此诗作于武王初封箕子于朝鲜之时 ,但实为,周成王时。箕子也盖周人诚不吝公侯之爵,以宠殷献臣而箕子自靖罔为臣仆
    虞化龙. 6-28
  • 0
    箕子朝鲜的宫基传说证明了箕子朝鲜考古学上的真实性徐命膺(1716~1787)是朝鲜中兴期——18世纪的代表学者及官员。从英祖的后半期到正祖的前半期,徐命膺曾历任文、武班的高位官职,是从事国家给编纂工作的组织者和担当者。他留下了大量的著述,他写的《箕子外记》证明了箕子朝鲜考古学上的真实性,节选部分如下:高麗明孝王七年 求箕子墳塋立祠以祭 忠肅王十二年 立箕子祠于平壤內城之仁里 本朝世宗十一年 以舊祠隘陋 命增修之 祭以中祀 史
    大漢099 6-16
  • 1
    《汉书》说箕子制定了八条禁令,标志古朝鲜社会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已快速地迈进了有成文法的文明时代。考古证明,朝鲜青铜时代大体开始于公元前 10世纪,主要遗址在平安南道和黄海北道。这时代正好与箕氏王朝开发朝鲜的时代相吻合:箕子朝鲜的国都王俭城的故址也正好在平壤市南郊大同江岸边。而且,古朝鲜的青铜器和支石墓跟中国辽宁和山东的青铜器与支石墓,形制一致。今平壤有箕子墓,也决不是空穴来风。我国山东省曹县也有箕子
  • 2
    鲜于这一独特复姓源于我国商殷朝箕子。箕子的长子箕松,登上朝鲜莊惠王位、遂将其弟箕仲封为于山国(郁陵岛)君王。箕仲之后裔遂将朝鲜的“鲜”字和于山国的“于”字合为“鲜于”复姓。本贯定为泰源。或(太原)。 李氏朝鲜明宗时期编撰的史料集《三韩史记》记载,鲜氏和宇氏是流亡高句丽的于山国王子的后裔。根据太原鲜于氏族谱,当时箕子的长子,第二代国王莊惠王登基时,他将他的弟弟仲登基为于山国,因此,箕子所在的土地是中国商
    大漢099 6-7
  • 3
    在远古时代,鲜虞国是一个位于中国北方的小国。这个国家的人民以勇敢和勤劳著称,他们善于耕种和狩猎,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鲜于氏是鲜虞国的一个重要家族,他们的祖先是商朝的箕子。在商朝末年,纣王无道,箕子劝谏无果,最终商朝被周武王所灭。武王克殷后,箕子被封于朝鲜。但箕子的两个儿子箕山和箕殷决定留在中原,他们迁居到鲜虞国,在那里生根发芽。箕山和箕殷在鲜虞国努力发展,他们带领人民开垦土地、发展农业,使国家逐
    大漢099 5-31
  • 1
    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据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商书.说明》记载有“欲作和羹,尔惟盐梅”,这说明至迟在3100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能用盐来渍梅烹饪用。由此可见,中国的盐渍菜应早于《诗经》,应起源于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泡菜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几乎家家会做,人人吃,甚至在筵席
  • 1
    周灭商后,箕子率领五千商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在那里建立了箕子朝鲜。箕子朝鲜存在的时间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统治中心在平壤。根据史书记载,箕子一行来到朝鲜半岛北部后,第一件事就是定都。经过仔细考察,他们发现有一座山特别适合建立都城,于是将都城选在了这里。这座山后来被称为“箕子之山”,也就是现在的平壤市西山。在定都之后,箕子开始着手治理国家。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制度,推广中原的礼乐文化,推广
  • 1
    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古朝鲜有一个名为孤竹的国家。孤竹国的王子伯夷和叔齐以其仁爱和贤德而闻名。当周武王攻打纣王时,他们心怀正义,试图劝阻这场战争。伯夷和叔齐认为武王的行为违背了孝道和仁义。他们跪在武王的马前,恳切地劝谏道:“父亲尚未安葬,就发动战争,这怎能算是孝顺呢?臣子杀害君主,又怎能算是仁义呢?”然而,武王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左右的人甚至企图对他们动武。这时,姜太公站出来说:“他们是有义气的人,
  • 4
    箕子与河南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中。箕子是商朝末期的重要人物,他是纣王帝辛的叔父,因不满纣王的暴政而装疯避世。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城区箕城路北段西侧,有一座古砖亭——箕子读书台,这是纪念箕子在当地生活、读书的一个文化遗址,表明箕子可能在此地有过一段停留或者活动。 另外,虽然箕子最终远走朝鲜并建立了朝鲜侯国,但在河南省内流传着关于他关心国家大事,试图劝谏纣王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箕子
  • 10
    申请人:@大漢099 申请感言:精通箕子圣人历史,服务帖吧
  • 1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智者名叫箕子(约公元前1173年至公元前1082年),他的名字叫做胥余,是商王文丁的儿子,商王帝乙的弟弟,也是商王帝辛的叔父。他被封在箕地,因此人们称他为箕子。 箕子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他在商朝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华。尽管在商王文丁和商王帝乙的时代中,他担任了太师的职务,为商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对商朝的政治和社会状况感到不满,决定离开商朝,前往朝鲜建
  • 4
    箕子封于朝鲜,见于中国古史记载,而且为多处古代记载提到,因此不存在造假可能。后代历史,卫满朝鲜为大家认可,那卫满之前的朝鲜不可能凭空而来,其夺国是无疑的,箕子朝鲜既然存在,那箕子入朝,则肯定是信史了。
  • 1
    箕准被卫满夺国后,逃到海上,以至于南方,就可以当韩王。说明什么,说明三韩是臣属箕子朝鲜的,所以箕准逃到南方,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当韩王,就算是征服,也不可能逃跑中还一下征服了三韩。另外,就是箕子朝鲜是积极发展疆域的,和西北方向打了不少仗,那为何他不征服小小的三韩?唯一的可能就是三韩经济不发达,而且早已臣服。 箕准称韩王也是一时,他的后代后来就丧失了王位,成为普通人,三韩恢复了各自的权利,猜想如周王室一
    大漢099 4-15
  • 1
    箕子遗迹多在中国,因为箕子是商的大咖,在中国留有遗迹很自然,而且箕子所在箕国,早期在中原然后迁徙,留下历史遗迹也很自然。但迁徙到朝鲜后,一个是地方狭小,发展水平不高,几千年都为战乱之地,当地人不懂保护,留下遗迹少,也是很自然的。箕子作为大咖,偏远之地建国,肯定想落叶归根,归葬中原也很自然,且受封朝鲜,虽逃无叛,归葬肯定也很顺利,享受礼遇。至于两处墓地之争,后人敬仰,多设一个衣冠冢也是正常的。
  • 1
    【箕子墓在曹县】 朝鲜族始祖箕子陵墓在中国山东省荷泽市曹县【图】
  • 8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这个国家在中国的秦朝时代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 9
    箕子的后裔现在还有吗,都姓什么,有没有姓徐的请赐教。
    箕子 1-29
  • 1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HD1001时代 12-12
  • 1
    违衰殷之运 啥意思
  • 14
    箕子朝鲜时期的北方环境 (2001上海“第四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张京华 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 洛阳中韩文化交流促进会 说明 1990-1995年,笔者在研究燕赵地域文化时,于商代子姓燕国与周代姬姓燕国问题曾加留意,其中亦多涉及“箕子朝鲜”一事。其后笔者有《燕赵文化》一书出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1998年6月第2版),但关于箕子问题尚无准备与研究韩国学的学者作专门的交流。2000年5月,韩国高丽大学
    HD1001时代 10-25
  • 10
    箕子是驳斥韩国人的最好例子,我们要顶起来。
  • 0
    经核实吧主汉铁骑军灭朝鲜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箕子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2
    《箕氏朝鲜史话》打0431—86942247可购
    Emugua 3-31
  • 35
    在山西榆社县讲堂村西现存一商周遗址。传说是箕子的城池。城中有一庙箕神庙。值得研究!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