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的个人经历 1995年,就读于德国慕尼黑特种兵学校; 199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进修; 2000年,加入海豹突击
贴吧:
临沂作者:
秦寿-0728 2016-07-04 08:39 回复:【经济】 131011 世界的“幕后黑手” 1804年,罗斯柴尔德家族三儿子内森受父亲指派,只身来到英国伦敦,开始时做一些棉布生意,他也是该家族中向国外展的第一人。
当时欧洲正内森·罗斯柴尔德的画像
值拿破仑战争,一些德国贵族流亡到了英国,其中包括法兰克福的威廉伯爵。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威廉伯爵委托内森购买了大批英国的债券,内森便借机自己也做起了债券和股票生意。他凭借自己的精明和才干,不久便发了财,成为伦敦金融证券界的巨头。后来,他又不失时机向英国政府提供巨额军费,与伦敦军政要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到1815年,内森已成为伦敦首屈一指的银行巨头,正与其他兄弟一起密切地注视着欧洲战况。早在战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就非常具有远见地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他们构建起数量庞大的秘密代理人网络,这些类似战略情报间谍的人被称为“孩子们”。
这些人被派驻欧洲所有的首都、各大城市、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商业中心,各种商业、政治和其他情报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维也纳和那不勒斯之间往来穿梭。这个情报系统的效率、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任何官方信息网络的速度,其他商业竞争对手更是难以望其项背。这一切使得罗斯柴尔德银行在几乎所有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
内森从1815年急剧变化的局势中获利的想法是罗斯柴尔德神话的核心:他一再声称,由于首先得到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的消息—甚至比政府知道得都要早—内森能够从股市中赚一大笔钱。神话中更为离谱的情节—内森自己出现在了战场上,他骑着马跟随在威灵顿的身边,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从奥斯坦德回到了多佛,他的利润在2 000万~1.35亿英镑之间—很久之前就被揭穿了。
但是,历史学家—包括维克托-罗斯柴尔德本人—仍继续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至少从战争爆发以及盟军最终胜利的预判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即便在战争刚刚结束时,他们投资英国政府股票的收益就超过了1万英镑,他们从滑铁卢战役中获得的总利润据估计约为100万英镑。
但真实的情形远非如此。
实际上,可能由于兄弟几个在滑铁卢战役前后的一系列错误估算,他们蒙受了损失而不是获得了利润。在这点上,似乎现实与神话截然不同。由于拿破仑重新出现,内森预计将出现长期的战争,开始囤积黄金,毫无疑问,首先接到拿破仑战败的消息非常值得高兴,这归功于罗斯柴尔德消息传递系统的迅捷,使得信使能够将消息版的第5份公报—1814年6月18日午夜在布鲁塞尔发布—经敦刻尔克和迪尔,在19日夜里送到了纽考特。这离威灵顿与布吕歇尔在战场上胜利会师只过了24小时。近48小时后,亨利-珀西上校才派威灵顿的军官向内阁报告获胜的消息,而消息送达时,内阁大臣们正在哈罗比爵士的家里共进晚餐(21日晚上11点)。
实际上,内森20日就将有关消息转达给了政府,但没人愿意相信;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二名信使从根特带来的消息同样没人信。但无论消息到得多么早,在内森看来,滑铁卢获胜的消息一点用也没有。他并不期望决定性的结局如此快速到来;实际上,就在战役结束的5天前,他刚为英国政府在阿姆斯特丹借了一笔100万英镑的贷款,而且就在他的信使即将到达伦敦时,他正在安排一笔支付给巴登的补助款。
现在滑铁卢战役的结果让他以反法联盟的名义进行的金融业务显得过早了,而且会带来非常糟糕的结果。因为兄弟几个不仅持有大量不断贬值的金银,而且还持有需要在阿姆斯特丹出售的100多万英镑的国库券,更不用说一系列只完成一半的补贴款业务,和平协议一旦签署,这些业务全部要终止。当军队报告抵达纽考特证实战争结束指日可待时,内森面对的不是传说中巨额的利润,而是沉重且不断增加的亏损。
在伦敦,狂乱的内森希望从损失中寻找机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被传出购买英国股票。7月20日,伦敦《信使报》的晚报版报道说,内森买了“大量的股票”。一个星期后,罗沃思听说内森“利用得到的滑铁卢大捷信息赚了不少钱”,并且希望参与更多的政府证券的买卖,“只要你认为哪些是值得买的”。
这似乎证实了一种看法,即内森确实凭借他对战争结果的信息优势,买了统一公债。但是,他从中赚到的利润不会很多。维克托-罗斯柴尔德已经证实,统一公债的价格在滑铁卢战役结束前一周左右已经从最低点攀升到53点,即使内森在6月20日在公债价格为56.5点时,以2万英镑购买了最大数量的公债,一周后在60.5点时抛出,他的利润也仅仅约7 000英镑。有关信托债券的情形也是一样的,它在胜利的消息传来后升了8个点。
按照萨洛蒙的说法,内森还以107点的价格购买了45万英镑的信托债券;如果他采纳了他兄弟的建议,在120点的价位抛出,他的利润将可能达到5.8万英镑。但是这个数字显然没能打动内森;他懊悔当初怎么没有多买一点,并且仍旧持有债券,等待第二年冲到更高的价格。事实上,直到1816年后期,内森或许才在证券投机中获得最大的胜利:他以62点的平均价格购买了65万英镑,其中的大多数他在1817年以82.75点的价格抛出,赚到了13万英镑。但是,这并不是他自己能保留的利润,因为最初的资金是按照赫里斯的建议,以政府基金投入的[2]。
征服法国詹姆斯在拿破仑执政时期,主要来往于伦敦和巴黎之间,建立家族运输网络来走私英国货。在帮助威灵顿运送黄金和英国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的画像
国债收购战之后,詹姆斯在法国名声大噪。他建立了罗斯柴尔德巴黎银行,并暗地里资助西班牙革命。
从1818年的10月开始,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以其雄厚的财力做后盾,在欧洲各大城市悄悄吃进法国债券,法国债券渐渐升值。然后,从11月5日开始,突然在欧洲各地同时放量抛售法国债券,造成了市场的极大恐慌。
当眼看着自己的债券价格像自由落体一般滑向深渊,路易十八觉得自己的王冠也随之而去了。此时,宫廷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理人向国王进言,试图让富甲天下的罗斯柴尔德银行挽救局面。原本瞧不起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路易十八,此时再也不讲皇家的身份地位,马上召见了杰姆斯兄弟。而后者也不负他的期望,一出手就制止住了债券的崩溃,成了法国上下瞩目的中心。
在法国军事战败之后,詹姆斯兄弟从经济危机中拯救了法国,他们的银行也成了人们竞相求贷的地方。至此,罗斯柴尔德家族完全控制了法国金融。[2]I
贴吧: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作者:
落渊飞影 2013-10-12 00:15 回复:世界的“幕后黑手” 到1815年,内森已成为伦敦首屈一指的银行巨头,正与其他兄弟一起密切地注视着欧洲战况。早在战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就非常具有远见地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他们构建起数量庞大的秘密代理人网络,这些类似战略情报间谍的人被称为“孩子们”。
这些人被派驻欧洲所有的首都、各大城市、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商业中心,各种商业、政治和其他情报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维也纳和那不勒斯之间往来穿梭。这个情报系统的效率、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任何官方信息网络的速度,其他商业竞争对手更是难以望其项背。这一切使得罗斯柴尔德银行在几乎所有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
I
贴吧:
国际问题作者:
隐士protoss 2013-10-12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