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吧 关注:2,689贴子:174,092

君殇玄武,龙隐昔痛,春秋讳莫,千载衔冤。

  • 56
    此文节选自《唐宋历史的另类思考》,最早在2005年6月发表于梦溪夜话的史学博客,这篇文章继作者的《重新认识宋代历史》之后,再次被各个网站论坛多次转载。 作者:梦溪夜话
  • 19
    陈寅恪: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李唐一代为吾国与外族接触繁多,而甚有光荣之时期。近数十年来考古及异国文籍之发见迻译能补正唐代有关诸外族之史事者颇多,固非此篇之所能详,亦非此篇之所欲论也。兹所欲论者只二端:一曰外族盛衰之连环性,二曰:外患舆内政之关系,兹分别言之于下: 所谓外族盛衰之连环性者,即某甲外族不独舆唐室统治之中国接触,同时亦与其它之外族有关,其它外族之崛起或强大可致某甲外族之灭亡
  • 21
    费杰:公元 627年前后气候变冷与东突厥汗国的突然覆灭 提要 :公元 627年前后, 在蒙古高原一带( 东突厥汗国 ) 和黄河流域( 唐朝) 等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 3年左右的气候变冷:公元 627 -629年前后, 东突厥汗国连续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灾, 造成空前的大饥荒。原本强大的东突厥汗国, 在公元 630年突然覆灭了, 气候变冷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公元 627 -629年, 黄河流域遭受连续的严重霜灾, 造成严重的饥荒。有证据表明, 此次气候变冷可能还广泛存在于北半球
  • 202
    作者:王玉笙、高永平 前言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研究的指南,可靠的历史资料则是这一研究的客观基础。如果说轻视 或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便可能使历史研究迷失方向,从而失去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的话,那么,轻视或忽视对历史资料可靠性的鉴别则势必难以使历史展现出其本来面目,从 而又从另一个方面违背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因此,二者之于历史研究是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的。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旧唐书》、《新唐书》
  • 135
    作者:曹印双 摘要:通过考察李建成、李世民在初唐军政格局演变中地位的变化,认为李建成在李渊当权时期的地位始终高于李世民,他担当的责任也始终重于李世民;李建成本来是一位心中有天下格局的优秀帝位继承人,是李渊重点扶植的对象;李世民玄武门政变夺权后,必须妥善安抚李建成多年经营的势力,同时继续沿着父兄对峙突厥的战略执行国家大政方针;李建成的优秀,迫使李世民不断努力追赶方能服众;从某种程度上讲,唐太宗的伟大是由同样伟大哥哥
  • 19
    原文: 史之失官,莫如书书唐隐太子与明建文事。建文纪年被革除,因不为著实录,其时政令遂不可知,顾史官阙文而已。隐太子事,加诬乃已甚矣。按玄武门之讼,太宗率长孙无忌等伏兵门侧,而隐太子无衷甲之卫,是太子无欲杀太宗心,借曰计虑不及,魏征之智,岂后于房杜耶?不以伏兵教太子,是征亦未尝劝之杀太宗也。凡太宗所表愬(音“诉”,诽谤意)于神尧者,与炀帝愬太子勇语绝相类,被鸩心痛,亦饰为之耳。又攻及隐昧,云太子与
  • 13
    作者:王哲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期(627—649),共23年时间。他的“文治武功”,被封建史书赞美为“贞观之治”,也为后世的治史者所重视。 多年来,史学界在研究“贞观之治”这一问题时,很多人都历史地、具体地总结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可也有部分同志对史料缺乏全面细致的分析,以致在唐初社会经济的研究中,得出了“唐王朝立国之后,一百余年间,经济一直比较繁荣”(苏双碧:《试论唐初经济的发展》,《历史教学}1979年第2期)的结
    qyy_bsu 5-29
  • 196
    一 、引 言 《旧唐书》卷六十四《隐太子建成传》说: 及刘黑闼重反,王珪、魏征谓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长,爰践元良,功绩既无可称,仁声又未遐布。……” 同传又说: 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建成等兵遂败。高祖大惊,谓裴寂等曰:“今日之事(指玄武门之变)如何?”萧瑀、陈叔达进曰:“臣闻内外无限,父子不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建成、元吉,义旗草创之际,并不预谋,建立已来,又无功德。……” 传后《赞》曰: 有
  • 43
    摘要:史家常称唐太宗圣明,为政多善而足法,故有“贞观之治”。然考诸史实,唐太宗失德、失策、失治之处甚多,若非忠智之士有所补救,他的许多过失都足以导致败家亡国。 贞观之所以称“治”,一方面由于唐高祖广用贤能、直言纳谏、安静养民的治国方略在贞观前期存在功效延伸,与隋末战乱形成了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唐太宗与唐高宗授意史官在贞观历史记录中大肆隐恶饰美的结果。 “唐太宗由于其辉煌的文治与武功,以及贞观时代直言纳
  • 22
    摘要: 贞观元年( 627 年) ,唐太宗即位不久,就发生了罗艺谋反之事。关于罗艺谋反的原因,学界一般认为此事与被杀的李建成有直接关系。而部分学者认同两唐书对罗艺谋反的结论,从隋唐时期影响较大的占卜相术角度考虑,认为巫师李五戒的推波助澜是罗艺谋反的重要原因,但关于谋反一事,罗艺任性自负的性格,是一个被前人忽视的重要原因。
  • 8
    因为唐高祖的犹豫与不忍,玄武门事变不可避免地发生,秦王李世民与他的幕僚出重金收买玄武门守将常何,设伏袭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并当着高祖的面,杀死养在宫中的侄子,逐步逼父皇退逊。两月后太宗即位,开创贞观之治的全新局面。这是世所同知的事实。
  • 17
    唐朝的「对外开放」,是一种「外面的能进来,里面的难出去,进来了休想走」的开放。 文|石禄珊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对外最开放自信? 「大唐」是最常见的答案。除了历史教材,大众文化也乐于强调唐代的开放和洋气,如《妖猫传》里的首都长安,多元包容,市民动辄与世界各国友人济济一堂大联欢,俨然公元八世纪的纽约。 不过,唐代最著名的两位偷渡客,玄奘、鉴真,对此一定觉得匪夷所思。他们不但不能合法出境,而且一个最终客死
  • 47
    贞观年间,太宗并没有彻底放弃对前朝士人的偏见,对追随李建成、李元吉,甚至高祖的士人更是进行政治清算。所以,贞观士人多有消极自保的一面,谨密和谄谀成为普遍采用的策略。贞观立储风波的株连和太宗征高丽未果文过饰非的需要则进一步加剧了贞观士人的谨密和谄谀。
    qyy_bsu 12-26
  • 153
    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兄弟是一部分事实, 另外的事实是迫使高祖退位,这是典型的抢班夺权。 高祖李渊是李世民的政治对手,这个认识是不该含糊的。
  • 24
    《政治斗争与宫城佈局——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建原因新探》选自《中华文史论丛》(2015.2,总第一一八期) 作者:李永 提要:传统史料皆言唐太宗出于为太上皇李渊修建避暑清宫之目的而修建大明宫。古人虽已对此有所质疑,但未深入挖掘太宗兴建大明宫的真实动机。考察唐初政治斗争即可发现,以建筑空间作为平衡政治势力、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为建唐以来帝王的政治传统。唐高祖即曾利用太极宫平衡诸子势力,缓和诸子间的政治冲突
    qyy_bsu 5-28
  • 14
    此文探讨了影响唐代物价变动的诸多因素,非常有参考价值,结合阅读以下文章将有助于对唐代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影响中国历史近千年的钱币——开元通宝http://tieba.baidu.com/p/3546403525
  • 25
    内容提要: 就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政权的特性而言,定居型政治体出于自保,修筑长城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其前提则是双方的对峙。唐朝立国后其战略旨向突进草原,构筑南北一统之王朝,长城修筑的价值因此而丧失。唐朝初起与东突厥的虚与委蛇、总管府之施行与关中要地之驻防等措置,盖皆系此方略成型衍化之环节。唐朝此种战略之出台,固然有双方具体的内外动因,但唐初宗室之胡系文化之渊源,实是外在战略之内因。就此而言,唐的
    qyy_bsu 1-25
  • 20
    这是一篇博士论文,作者是南开大学赵强。里面涉及的内容对于我们了解唐代中央政治体制和玄武门政变发生的背景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qyy_bsu 8-18
  • 57
    本文为南京大学赵壮硕士毕业论文,一切版权归赵壮及南京大学。
  • 49
    作者:倪方六 “关中十八陵”,指的是大唐王朝的十八座帝王陵寑。 “十八陵”的首陵,为开国皇帝李渊的献陵。但与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相比,不仅规模和气势不能相提并论,从中国古代风水宝地要义上来讲,似乎也有不少缺点。今天,就来聊聊此事。
  • 15
    唐周历史研究之一 唐高祖亲征河东道 曹为平 四川南充市延安路372号 主题词:唐高祖 河东战役 唐朝 贞观之治 均田制 租庸调法李世民 《贞观政要》 玄武门事件 提要:李世民不但对中国历史无多大贡献,对唐朝开国亦无多大贡献。唐朝天下是开国英主唐高祖打下的。唐周之盛,一切政策之制定也是唐高祖。李世民逼父、弑兄、屠弟、灭侄篡杀上台后,对父亲兄弟大加诬蔑、抹煞,唐朝开国功臣也大批被打击排斥,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过错归
  • 46
    摘要: 李唐占领关中之后, 统一北方的次序是平定西北陇右的薛举父子、李轨, 消灭北方的刘武周, 再一举消灭中原的王世充、窦建德。其实, 李渊初始战略并非如此, 而李建成此次出征洛阳乃是李渊争夺天下初始战略的一部分。李建成在即将攻下洛阳的最佳时机却匆忙班师, 通常以李世民所言为据作为班师理由, 恐不尽然, 炀帝被弑, 时局骤变, 李渊称帝的政治需要也许才是匆忙班师的真正原因。李唐统一北方的步骤也为之一变。另外, 此
    qyy_bsu 4-18
  • 80
    今日看到华东交通大学王小军的文章《从-晋书-制曰-探唐太宗重修晋史的原因》才发现,李世民对史书的干预原来不仅有隋朝,唐高祖时期及贞观时期,还有晋史。当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遮掩自己玄武门的污点。
  • 20
    资料存档。 唐代秋官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之职)李晦墓的出土文物近日在陕西博物馆展出,李晦,唐开国元勋、凌烟阁功臣李孝恭之子,唐太宗李世民堂侄,唐高宗李治堂弟,该墓虽然被盗严重,但其暗藏的密室,使得百余件文物幸存了下来。
    qyy_bsu 1-10
  • 497
    司徒侍中并州大都督左卫大将军上柱国齐王元吉
  • 25
    武德九年,李唐不复. ——塞外白雪祭开国太子 作者:李军 ( 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 237
    本文是对李孝恭是否打下半壁江山的一些考证,算是填补了”蜀地到底是谁经略”这一问题的空白。 作者虽然对给太子翻案的种种论调表示不屑,或者中肯或者偏颇,但是考据内容比较准确,有值得一读的宝贵资料。 作者——李治勤 (我先上图,有机会了把文章导出来才有可能上文。不耐烦看图的可以看我总结)
  • 91
    贞观十三年,魏征在进谏时说:“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滥用民力,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是什么歪理!”从早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路走到今天的“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孰真孰假?哪个是表演,哪个是真言?
  • 264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牛致功先生写过一篇题为《关于唐与突厥在渭水便桥议和罢兵的问题——读〈执失善光墓志铭〉》的文章,揭露唐武德九年唐与突厥在渭水便桥议和的真相。 摘要如下: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唐太宗刚刚取得帝位,突厥人军就直逼渭水便桥。突厥兵临京师城外,无疑对唐是严重的威胁。据两《唐书》的《突厥传》与《资治通鉴》的有关部分记载,唐太宗面对险情,充分显示了智勇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风范,轻而
  • 19
    此文结合鲁华峰的《玄武门之变与贞观诗风》,都反映出贞观年间,为了淡化玄武门之变的影响,为自己歌功颂德,李世民如何掌控舆论及宣传导向,打造大型
    qyy_bsu 1-29
  • 136
    张琛在《太宗时刘文静未入凌烟阁考释》一文中写道:“从刘文静的功勋出发,在参议凌烟阁入选的标准中对刘及部分凌烟阁功臣的入选资格进行对比,证明刘完全有资格进凌烟阁,找出其被太宗拒之于图像功臣之外的深层原因。分析李唐皇室尤其是太宗和高宗对功臣刘文静的真实态度,结合旧书刘本传记载的可疑之处,探求刘之所以成为牺牲品源自太宗隐讳真相的动机及贞观史臣修改国史、实录的行动。 ”
  • 61
    太宗蜕变,开始于贞观五年。原因是贞观四年取得的治平之效,使太宗感到志得意满,从此萌动了骄侈之心。
  • 43
    内容有点多,先占个位,有空更!
    qyy_bsu 11-10
  • 27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 年/8 月/28 日/第003 版 史学
  • 41
    有关玄武门事变和中外关系的新资料 唐张弼墓志研究 作者:胡明 (南开大学) 之前发过一个版本,不太清晰,现在改发一个清晰版的。
  • 34
    提要高墌之役是秦王李世民唐初征战中的一次惨败。本文对旧史记载提出质疑并试图说明此役唐军失败原因。 关建词:高墌讳饰 骄慢 李世民 刘文静 殷峤
  • 11
    〔摘要〕 李建成,有唐开国储君,初建功勋,后败于皇位之争,命丧玄武门。太子妃郑观音,出荥阳郑氏,命运多舛,生平事迹颇多传奇。李、郑二志间涉初
  • 58
    贾教授的论文终于千呼万唤发表出来了,第一时间转过来,希望学术界有更多的解析,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考古发现,让我们能够了解真正的大唐开国太子的一生
  • 48
    当我们在史学界发掘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和影响的时候,文学界也有很多人对玄武门之变对文学界的影响做了研究,现在转一篇鲁华峰博士写的《玄武门之变
  • 9
    文章的摘要: :童子科虽然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常科,但却不为研究科举制度史者所重视。童子科在唐代最早见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它的出现是唐代统治者积极推行儒家教育、维护封建统治的结果。它的设立曾在唐代社会产生过一定影响。
  • 46
    “李白乃唐高祖李渊之长子李建成的玄孙。其谱序为李渊——李建成——李承宗——承宗之子——李客——李白。” 文章作者:朱秋德 摘自《丝路学刊》1997年第4期
  • 39
    东宫是教育储君,并为储君服务的组织机构。唐代东宫官制承隋而来,其制相当完备。大体来说,可分三大部分:太子师、傅、保三太三少,左右春坊、詹事府;以及三寺、诸监和太子左右卫、诸率府。这三部分设置在职能上基本是比照天子之三公、诸省及诸寺、监、台、衙府而来的,其规模稍小而已。据《旧唐书职官志》及《大唐六典》唐宫吏定员数,唐前期的东宫官吏,著于令者约为二千二百五十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