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620,459贴子:3,338,759
  • 2回复贴,共1

科举最核心的作用,是给读书人制造幻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湖北1楼2019-05-06 12:30回复
    文 | 谌旭彬
    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创设进士科,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废除科举,科举取士在中国实行了整整1300年。
    1905年10月份,废除科举的消息传到山西太谷县,该县的一位读书人刘大鹏备受打击,在日记中写下了“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空虚”的文字。
    刘大鹏是山西太原县赤桥村人,生于1857年,逝于1942年。1894年中举,然后三次入京会试,均落榜而归,没能进入官场。为了谋生,他在太谷县某富商家中担任坐馆教师,一做就是二十年。
    他的“心若死灰”,既是哀叹自己自此再无机会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集团,也是在哀叹自己的私塾教师的职业将要不保,往后将要生计艰难。
    他在日记中说,科举废了,“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1905年10月15日),再没人要送孩子来私塾读四书五经;“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1905年10月23日),县里做私塾教师的同行都在哀叹马上就要失业;“科考一停,同人之失馆者纷如,谋生无路,奈之何哉!”(1905年11月3日),同行们纷纷丢了工作,可怎么办呢;“去日,在东阳镇遇诸旧友藉舌耕为生者,因新政之行,多致失馆无他业可为,竟有仰屋而叹无米为炊者”(1906年3月19日),又在路上碰到因失业而无米为炊的老同行……
    到了民国二年,刘大鹏仍在日记中对科举的废除耿耿于怀:
    “予之幼时,即有万里封候之志,既冠,而读兵书,及至中年被困场屋,屡战屡踬,乃叹自己志大而才疏,不堪以肩大任,年垂四十,身虽登科,终无机会风云,不得已而舌耕度日。光绪季年国家变法维新,吾道将就渐灭,迄宣统三年,革命党起,纷扰中华,国遂沦亡,予即无舌耕之地,困厄于乡已数年矣,年垂六十,遭逢世乱,无由恢复中原,不才孰甚焉,俨具七尺之躯,毫无补于时艰,不亦虚生矣,予惭仄曷极。” (1914年11月2日)
    “万里封侯之志”、“不堪以肩大任”、“无机会风云”,这些词句里,饱含着未能进入清帝国官僚系统的遗憾;“国遂沦亡”、“无由恢复中原”,这些词句里,则饱含着对新时代(民国)的敌意和对旧时代(清廷)的怀念。
    这种遗憾、敌意与怀念,其实都源于刘大鹏相信:只要科举这条上升通道存在,自己作为“士”,就有机会实现阶层跃升,进入统治集团。


    IP属地:湖北2楼2019-05-06 12:31
    回复

      遗憾的是,他似乎并不了解,晚清的统治基础虽仍是官僚集团和军队,但科举取士并不是官僚集团的主要来源。
      何炳棣的研究认为,至晚在1870年代,捐纳(用钱买)出身的地方官,已经超过了科举出身的地方官。
      另一项针对湖北省和山西太谷、安泽、虞乡三县的统计显示,只有3%~4%的“士”(生员),能通过科举取士完成从体制外向体制内的流动。(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第656~657页)
      科举之于清帝国,其作用不在于造就一个由“士”构成的统治基础,而在于给“士”们制造一种幻像,让他们觉得自己“永远有机会进入统治集团”。
      这种幻像没有年龄限制,每三年举行一次。无论落第多少回,只要还活着,似乎就仍有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换句话说,它更像是一种安慰剂。
      1905年之前,包括刘大鹏在内,上百万读书人(以获得“生员”资格为准),就安安静静地活在这样的幻像里。对清廷而言,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事实上,自有科举以来,制造幻像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即是政府的核心诉求。清代官僚集团的主要来源不是“科举取士”,其他朝代也不是。
      齐陈骏估算过唐代的情况,他的结论是:
      “唐代每30年一代官僚总数是19000人,而每30年科举出身的是3100人。我们将这3100人全部都算作入仕为官的,那么,科举出身的官僚也仅占整个官僚集团16%强,另外80%多都是非科举出身的人。如果我们将胥吏包括在内,则科举出身的连占1%也不到了。”(齐陈骏,《唐代的科举与官僚入仕》)
      宋代号称“与士大夫共天下”,但依据嘉定六年(1213)的统计,科举出身的官员,只占到了全部官员的26.1%,远比不上占比56.9%的“恩荫出仕”——这一统计只包括了“官”,没有将“吏”计算在内。(方健,《北宋士人交游录》,第3页)
      元代统治者对中原王朝的统治术不甚了解,虽也开科取士,但只学了个形式,未能真正制造出“永远有机会成为统治基础的一部分”的幻像。所以,元末明初人叶子奇曾言:“(元代)科目取士,止是万分之一耳”。元代立国半个世纪,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同期文官总数的比例,不超过3.88%。(冯尔康,《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第772页。)
      至于明代,据郭培贵的考证:
      “明朝选官来源除科举外,还有荐举、学校和吏员等途径,而以数量论,洪武时期荐举一度成为选官来源的主体;……洪武至景泰间,‘七卿’中的57.6%来源于以荐举为主的非科举出身者。而永、宣以后,国子监生入仕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科举;科举只是在选任重要和高级官员中占据绝对甚至垄断优势而已。”(《二十世纪以来的明代学校与科举研究》)
      而晚清朝野之所以要求废科举,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读书人从“永远有机会进入统治集团”这种幻像中解放出来。只有读书人得到了解放,抛弃了八股,转而与近代制度文明、科技文明接轨,国家才有自强的希望。
      可惜的是,读了一辈子书、教了一辈子书的刘大鹏,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完)


      IP属地:湖北3楼2019-05-06 1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