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如浪花随风起吧 关注:30贴子:1,455
  • 5回复贴,共1

三身显密二义和生死睡梦过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身显密二义和生死睡梦过程
1缘起
2017-10-5晚上,在南湖答某师兄提问,包括三身问题和生死过程,自说的睡梦过程。录音归而记其要。
2三身显密二义
关于三身,显教是法身报身化身,三者是分开的。密教说自性法身、受用法身、应化法身还有等流法身。虽说是三身,其实是一个身。显教说的是三个身,密教说的是一个身。不同的。
我们先说显教的三身。显教的化身报身法身,都是从众生不脱住地无明的角度看佛所得。众生看佛是怎么看的呢?首先人有肉身。肉身可以化神分出无量无边分身,这便叫应化身。也就是说,你从肉身角度看人,佛就是一个有完美肉身的人。为什么说佛的肉身完美呢?他能够化现无量无边的分身故。这就叫应化身。这是从人是一个身的角度看佛,认为佛是可以在十方应化的一个人。
第二个层次更深一点。行者不再认为人只是一个身而已。他明白佛的光明支撑着这个世界,这个光明就是这个世界。这个报身就是世界。所以在佛的报身里,身土是一样的。说佛的报身就一定是万法惟心见。没有惟心见,佛的报身建立不起来。佛报身属于七八内二识对境。如果你证到万法惟心;体会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再去看佛,佛就不是应化身那样的完美。你总觉得佛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你开始认为人只是一个身体,所以佛的完美便只是身的完美,可以化现无量分身就是了。你现在明白人不是一个身体,宇宙全是我。当你这么看佛时,佛的光明是如此无量无边,佛的福德是如此巨大,可以展开成一个娑婆世界。也就是说佛的光明和身土构造了一个世界;依此,众生得以现于法界。这叫报身。
若无万法惟心见地,所谓报身全是应化身摄。我们常常这样理解:肉身是应化身,在欲界天里的分身也是应化身。而色界天身是报身。不是这样的。一定要建立万法惟心上,才能建立报身。
法身就更深一层了。修行人证得惟心,知道世界如梦如幻。最后突破,从梦幻世界出去,进入真实世界。当然真实世界对他只是显现为惺惺寂寂的一个总体,这叫如来藏。当他证得如来藏后,他就获得了一个体验:无论他看什么,都是那个如来藏。无论看什么,都是法性,都是那个本源。这便是法身。这时候他再去看佛,他又会更深的体会:佛是什么?无处不是佛,无处不是法性,无处不是如来。这就是佛的法身。
但是此法身是无相的。为什么无相?因为行者还有住地无明。他看到的如来,是他眼中的如来,不是真正的如来。真正的如来是有相法身。
这是显教的三身。
行者再深入,当他体认到了据点,把握了惟一据点,理解了事事无碍。他再去看佛,又不一样了。这时佛的真容才得以显现。佛不动本位,当体就遍在一切处,在有情无情内。行者体会到:我是神,我在万人万物里。这才是究竟佛的境界。佛如此,一切人皆然。这时,他体认到的境界,就叫自性法身。就是密宗说的有相法身。
这是理法身。行者证到理法身后,他虽然知道所有的人都是佛,我也是佛。但是我跟佛还是有差别的。差别在哪里呢?佛能够调动全体法界发起大能,他没有,他现在也具备了,但不怎么会用。为什么不会用?因为无始来的残习,会让他不能与惟一据点相应。所以他还要修。怎么修呢?密宗金刚界修持。一修完,理法身就是智法身。
当他修到和佛完全无二时,他的人生就会发生一个转折点。他将活出我是我们所是。也就是佛学常说的普度众生。从普度众生这个角度。行者又会发现自己和佛,又有差别了。就是行者的智法身,在调动全体法界普度众生时,会发现自己还是新手,而佛是老手,很娴熟。当这样子看佛时,佛又三身了。行者只有自性法身,而佛了又有自性法身,又有受用法身,又有应化法身,还有等流法身。所以还要修。
怎么修呢?行者从金刚界出来,进入胎藏界的修持。胎藏界的修持就是学习如何用大能加持众生。怎么用呢?世界分成二重大梦。第一重是菩萨界,第二重六道众生界。我能对第一重梦内所有众生,非常灵活的进行普度,我能很娴熟做到这一点。我的自性法身便称之为受用法身。当我进一步能够在第二重梦中针对六道流转众生,也能用自性法身娴熟地加持一切众生,这时自性法身便称之为应化法身。
当我把所有这些三身都得到后。还会发现和佛有点不一样。那就是等流身的差别。什么是等流身呢?每个佛都有大愿。为了在全法界落实此大愿,诸佛需要找寻与自身大愿相应的行者。这个与此大愿相应的行者,就是诸佛的等流身。诸佛要发起法界全体大用,要将自己因地的大愿落实到全体法界,他要在十法界建立不同的枢纽,这些枢纽就是他的等流身。圣人以百姓为心田,诸佛以有情为心田。行者得了三身后,但会发现诸佛在法界有很多等流身,而自己还没有。还需要通过无量修持与众生接缘,一点点积累善缘,获得实现自己大愿的等流身。
所以在密宗三身便在成了四身。此三身其实是一身,都是自性法身。而显教分三身,确实是分开的,不一样。
密教三身四身,都是本然如此者,显教三身是行者立场所见,分位差别各各不同。显教是开始不了解佛的真实面目,只能一点一点深入。究竟而言,化身不是真佛,报身不是真佛;甚至无相法身也不是真佛。只有到了自性法身真正见到了真佛。
可以把三身看成是修行的一个历程。首先从肉身中找到根身。根身先是力线,深入后转为月轮。月轮深入便成无相法身。然后从无相法身证到有相法身。有相法身作为本然状态,再发起妙用,建立三身。修行便可以依据三身建立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一般人不知道怎么修行,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标准。没有指南。什么是指南?三身就是指南。先建立根身,根身发展转为月轮。月轮进一步找到据点。据点就是真正的法身。据点因事事无碍而成为惟一据点后,便从无相法身转成有相法身了。有相法身无相法身的枢纽就是据点,根身的枢纽就是心的相状,就是心月轮。一点一点的转过来。
问:禅门行者见一切事时见惺惺寂寂,还偏于无相法身。再进一步,感受到万事万物都是他自己,不成了有相法身。
答:不是。那是标准的无相法身。法身的境界就是看什么都是自己。他们的区别,一个是无相一个是有相,这是很明确的。无相是即相会性,有相法身是不动本位。这个差别大了。无相法身是将所有法都融为惟此一心,都是我。所以叫即心成佛。有相法身,即身是。我身心不动本位,我身心作为理事遍在一切事中,故我当体就遍在一切处。一切法因而全都是我。怎么是我呢?一切处内核都有一个有相的我。这叫有相法身。有相法身是事含理事门,不是事含理门,所以称即身成佛。这两个境界差别大了。


IP属地:湖南1楼2019-03-29 22:00回复
    2生死过程
    生死过程涉及一期生命的生自在和死自在。
    我先说这个过程是怎么回事。生死过程就是四次往返于法界五级。至于为什么要四次往返,有深义。
    第一次先回到本源,然后从大空本体出来,进入法界第二级明位。在那里也就是据点的真实状态,确认是不是真的结束这一期生命。就是在这里,请求董事长,我想回来。董事长说:行,你回来吧。做了这样的决定后,再回来,便是法界五级一往一返了。
    有一种状态是临者请求没有得到批准。董事长说,你再等等吧,还有一些事要处理。这时他再回来后,他自然就醒了。这就不是死亡,而只是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而已。
    确定要死后再回来,达于肉身,便出体,像修行灵魂出体一样。出体后再回到肉身,这时就会把肉体上的业相带走。这个过程,一般普通人都会昏睡过去。因为睡眠其实就是上传文件的过程。就如同我们在word中写一个文件,要保存的。因为文件只临时保存在内存里,如果不永久保存,一关机就没有了。这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一期的生命最后不上传,或者不每天上传,那就会一点点消失掉。最后死亡确定后,再回来吸收业相过程,就是把肉身上剩下的业相全部带走。然后第三次回到法界第二级深层去。
    在法界第二级明位,即大我的状态。在那里,其实就是真实据点的状态。对于下一期的生命历程,大我会在无始劫的尺度内,对这一期生命进行评估。就像你做完了项目呈报董事长后,董事长会从企业整体规划的角度进行评估。他一看,挺好的,开始下一个项目吧。或者说,这事没做好,得打回去,重新再做。大我对这一期生命,也会从整体灵魂历程角度进行评估。评估之后,再进行下一期生命的规划。这个事情做完了,下一步怎么走,这个方向就定了。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你作为一个修行人,这一期生命,破参完成了,然后回去。董事长一看,很好。然后下一步怎么安排呢?就是破参到重关怎么规划问题。根据以前的人生经历,大我会精心设计一个相应的方案。并具体落实到下一期生命当中。设计完了后,凝结为法种。这个法种其实就是对据点内一切种子的重排嘛。此法种就成为了下一期生命的原始剧本。
    在真实世界大我,也就是全体诸佛和我召开董事会议完了后。便出来了。从法界第二级又回到法界第三级。开始第四次返回到六道中来。这便是投胎的过程。先进入第一重梦境内,变成中阴身。变成中阴身其实就是把原始剧本,进行编故事,编成个体可以理解的剧本。什么意思?从大我角度来说,灵魂的下一期剧本其实是全法界共同事件,是没有个体性下对某一据点的规划。就无明业相位的个体心来说,是无法理解了。个体心便要翻译,也就是他会想,这对于我意味着什么呢?当他给此剧本赋予意义时,便进行了第一重故事的编译了。
    问:一般来说,死亡过程中,中阴身有人记得,为什么大我就不记得呢?
    答:你有住地无明嘛。如果你破了住地无明,那么原始剧本直接就成了你的人生剧本,你就不会陷入故事里面。为什么会陷入故事里面?因为你无法理解那个原始剧本。就个体心而言,他会觉得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吗?这是佛做的事情,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正是因为住地无明,将一体性和个体性分割了,使凡夫落入个体心状态,才会出现对原始剧本编故事的事件。就是赋予原始剧本具体的意义,一旦赋予意义,就陷入你的故事里了。
    这两个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佛法说到,凡夫被业相主导流转六道的过程。从你陷入故事的角度来看,你的人生是被业主导的。但是究竟来说,从密法来讲,一定是有两个过程的。
    从真实世界出来变成中阴身,编了第一重梦,陷入第一重故事里。这是第四次往返法界五级,出到法界第三级。从某种意义上,第一重梦就是第一次投胎。如果你是断了分段生死的菩萨,生死的过程就完了,是不是。你就在第一重梦里。就六道轮回的众生来讲,还有第二重梦和第二次投胎。为什么要第二次投胎?因为他认为一定得有肉身,一定得和大家生活在一起。第二次投胎的过程其实是陷入第二重梦。就是头脑第二重妄执释放的过程。就头脑第六识分别意识而言,他认为中阴身是一个孤独的世界,他一定要到人群中去。你知道孤独是头脑分别意识最害怕的了。孤独受不了,长期独处后,只要碰到一个人,都高兴都不得了。所以他迫切需要有一个肉身,依此生活到人群中去,这便是第二次投胎。
    行者越能克服对孤独的恐惧感,便感能生活在更高层次的天界。比如无色界,其实就是一个独处的世界。为什么会从第一重梦进入无色界呢?那是他没有理解,在第一重梦里,既是独处,又是群居,这样一个玄妙的境界。第一重梦吾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吾心。根本就没有别人。这就是真实的状态。所以你很安然于这种状态。这便是菩萨道。当他对第一重梦还没达到这个境界,却习惯于独处,便与无色界相应。这显然不合灵魂发展的历程,这是误区。
    第二重投胎有化现和胎身二种。到色界便一下子化形成人了,就是化身。胎生就是他投入那个世界,得次第展开。行者越强调实在性,便越会陷溺欲界天六道。当他投入欲界人道,灵魂和父母精血卵子和合,再次陷入昏睡状态。此时在混沌状态,身体会从一个单细胞成长出一个他渴望的肉身。当成熟后,他自然醒过来,便是出生。于是,又开启了新的一期生命的历程。


    IP属地:湖南2楼2019-03-29 22:01
    回复
      生死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的观点。我们六道轮回众生完全被业流转,不得自在。就是因为众生完全陷入第一重梦所编的故事里了。第一重梦就是阿赖耶识。到菩萨境界,第二重梦已经完全离开了,自然会对第一重梦有觉知了,真实境界会有所流露。故菩萨和众生完全处于不同的状态。他对生命本然状态的回应要好得多。他就一点点知道,人生不是随业流转,人生其实是精心设计的。他越能随顺这一点,便越能获得生自在。你要知道,人生在大我层面的设计,对你来说是最好的规划。所以他完全不需要抗逆这个过程。我们修行往往看起来反这个过程。其实不是这样的。就如同密宗说的,你就是佛。当你完全自在的随顺这个过程,其实我们的人生一直在表现我是佛这一事实,只是以前你一直视而不见罢了。修行就是重新看见,并且安住于此而得生死大自在的过程。
      这样,密教和显教对人生的看法差别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讨论生死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在法界第二级真实的规划和法界第三级的第一次编故事,这两个维度。一定要分殊清楚这两个维度。我们死后灵魂编剧的过程,真的是经过这两个过程。从据点的角度,那很明显了。里面是据点真实的一面,是诸佛参与的编剧;外面是属于无明的一面,是第八识因着个体性将无始来个体化的经验和习气投射到剧本上,将原始剧本翻译成个体心下的个体人生剧本。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在显教,为了解释因果业报如何在一期一期生死中持续,突出了无明部分的编剧。而在密宗,强调人的本然状态,强调我是佛。强调据点作为大我,作为佛的规划。所以显密看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其实是一事之两面,相反相成。
      我们再说一下共同是四次往返于法界五级,为何普通人会对生死那么恐惧,而生死过程又有人感觉那么美好呢?先说感觉极度恐惧的原因。
      按理上,法界五级是一个很殊胜的过程,都是梦寐以求的。我自己经历过,都是非常非常美的,非常非常好的境界。那为什么普通人在死亡过程中,每深入一层,都是对自己是谁的否认,这个否认让他深深恐惧。比如你认为自己是肉体。当你变成没有肉身的化身,你自然就害怕了。如果对于一个执着于肉身的人,突然之间出体了,他会很害怕的。
      问:夕阳你刚才提醒了我。我在睡眠和清醒之间过渡时,刚则体会出体时,本能的害怕。而且那种害怕是灵魂深处的害怕。
      答:这种害怕是基于根深蒂固的我见。如果你认为你是肉身,这是头脑的妄见,不是真实的描述。如果你认同于自己是一个肉身。死亡的过程就有一股莫名的力量,让我自己的身份认同在一点点消融。这当然让第六识我害怕了。就感觉自己要死了,没了。
      修行就是要一点点打破这种恐惧。在死亡的过程,在第二重梦,前五根收归力线,前五识没了。头脑主宰的身体没了,第六识的主宰地位受到动摇了。当然力线还可以按头脑去建立。这是死亡第一重建立力线时的害怕。
      死亡第二重现月轮,就更害怕了。第一重梦是月轮。死亡历程时,进入月轮境界中,是我们凡夫最害怕的状态。为什么呢?月轮的我叫报身。报身的核心是什么呢?是否认了一种我见,认为身是我。无论此身是肉身也好,色界天身也好,有形身无形身也好,反正认为有一个个别的东西是我,不是你。另一个个别的东西是你。这个个别的东西无论是身还是任何其实东西。比如天身可以任意化形。比如他可以化为一朵花,一滩水,一片云。总之,无论是什么,都是以一个个别者区别自他。这是第六识我最基本的身份认同。是我的内核所在。而报身的实质就是否认这一点,而确认吾心是宇宙,宇宙即吾心。一切外境全是我。所以报身层面上的月轮,对修行人来说是好境界;对于那样认为我的人来说,就是灵魂深处非常非常深的恐惧。
      你想,对第六识来说,你说肉身不是我,分身才是。这个我还能接受,因为用一身代替另一身而已。然后你说身也不是,其实身可以变化自在,我只是一段无形能量而已。我还能容忍你。因为虽然我是谁的事相否认了,但在核心的理上,我是一个别别的存在,并没有否认。现在那也不是了,那就真正把你否认掉了。死亡达于月轮状态,那个第六识上建立的假我就死了,真的死了。这个状态,在修行界,很多人都遇到了,然后因为害怕,便退回力线境界了。他会说,这个法不好,让我害怕。我不修了。或者出现月轮境界了,害怕了,便主动转到力线上去了。这一般人就退回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修行人到这里就止步了。
      这是死亡在第二重,也就是第一重梦里的害怕。


      IP属地:湖南3楼2019-03-29 22:02
      回复
        还有最深的害怕。那个害怕就是大修行人的害怕。在整个生死的过程,菩萨也有害怕的。就是我说的死亡的第三重。月轮再往里一般凡夫直接一道黑暗,便进入了无云晴空的本体了。菩萨不是这样的。光明向内,会融入更大的光明中去。在这里,菩萨就是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有点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莫名的恐惧。
        菩萨其实从个体的角度看待佛的。这个个体是最微细的无明。菩萨的境界叫法无我无畏。法无我无畏更深的境界叫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就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而言,大菩萨的法无畏还有一个最微细的畏处。须知,在菩萨境界内,一切法是不平等的。他认为自己的老二。老大的佛。佛和我见地是一样的,所以我叫等觉。那佛的功德更圆满,我的功德差一点。菩萨以下其他行者,或未尽三妄;或未断分段生死,而有种种差别。他是这么看待一切法的。其实不是这样的。佛看一切众生,绝对是平等的。所以在最深法界第二级。当自月轮融入大月轮时。是华严帝网重重的境界。那个境界平等平等的境界。他害怕,是因为他认为的那个我,被否认了。所以他有恐惧。当然这个对凡夫来说,没有什么。因为众生完全睡着了,感觉不到。
        因为种种这样的恐惧,所以导致死亡的过程和修行的境界不同。
        还有一点。死亡的过程又是那样莫名的亲切,莫名的喜悦。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回乡的过程。我们最熟悉的过程就是这样的过程,因为无量劫来不断的往返于法界五级嘛。这个归源其实就是回到灵魂故乡的过程,自然亲切。所以死亡的过程,一方面带着极大的恐惧,一方面又带着极大的爱和喜悦。夹着这两种情感。
        有些人活着很自在,很坦然时,当他进入死亡历程,往往会感觉特别美好的一面。不是有很多濒死体验者,体能到了死亡特别美好的一面了嘛。所以就会出现有的人感觉那么恐惧,有的人却感觉那么美好。就像赛斯不就说,他自己所有的灵性进步都是在死亡中发生的。对他来说,死亡呈现的就是美好的那一面。
        正是因为死亡夹杂着这两极恐惧和爱的情感,你便可以想象,死亡的过程,千变万化的情感和体验,各各不同,就如同人生百味杂陈一般。虽然死亡都是四次往返于生死,但人人感受都不一样。佛的过程,菩萨的过程,色界天人的,六道众生的。对于人而言,有圣贤的过程,有君子的过程,有好人的。就像那些革命中共产党人,他们生的时候无畏,死时也无畏。所以他们走的时候,体验到的也是死亡美好的一面。那确定是一种了不起的境界,因有信仰而于生死无所畏。
        这就是为什么生死要连起来起来。你生的时候,要放下,自在,喜乐。你起是活出喜乐,死的时候便越能体会死亡中美好的一面。越能体会死亡归源的过程。你越恐惧越会陷入你自己的故事当中。你越是平安喜乐,越能直接体会真实的剧本,而弱化你的故事。你的故事越少,真实越容易透出来。真实的剧本越容易透出来,你在下一期生命中,便越容易随顺生命的历程而活得自在。这样子,生自在带来死自在,死自在又反过来带来生自在。如此增益,便越来越得活出生死自在了。


        IP属地:湖南4楼2019-03-29 22:04
        回复
          3睡梦过程
          睡觉到底是怎么回事?
          睡觉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众生睡觉的模式,一种是诸佛睡觉的模式。美赫巴巴提到过这个问题。巴巴说,大师睡觉在第七层和第六层之间。又说:大师没有众生意义上的睡眠。
          先说我们众生睡觉是怎么因事。我们为什么能够睡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的觉是一直在的,对不对。无论此觉在第六识、第七识,还是在第八识。觉都一直在,那你是怎么睡觉的呢?当睡觉时八识都‘关掉’了。按照起信论的说法,其实是你从觉位转入了不觉位。这个不觉是觉的一种表达。不是说不觉就没有觉了。没有觉就成无情了,那是不可能的。我是有情,觉一定在。而这个觉有二种状态:觉和不觉位。我们睡觉就是从觉位转到不觉位。
          这个不觉有两种境界差别。一个诸佛一个众生。诸佛很灵活地转换于觉位和不觉位间。觉位是大菩提,不觉位是大涅槃。无论是觉位和不觉位都是基于觉而言的。就如同婴儿,当他长出了眼睛,无论是看还是不看,都展现眼睛看的功能。如果没有眼睛就无所谓看和不看。不觉和觉表达觉义,同此。所谓大涅槃是指诸法差别性消泯,融为一体。差别相不显故,觉分无所觉,谓之不觉。当自大涅槃出,显一切诸法差别性,而觉遍照之,谓之觉位。大涅槃是黑的,菩提是白的。这两个状态可以自由转换,这是佛。
          我们众生的不觉叫住地无明。因着住地无明,才有觉,也就是识大,而现第八识。我们众生的见总有所不见,这叫不觉。而诸佛看任何法,都遍观一切,没有有所不见者,这叫觉。所以众生所谓看,全属不觉摄。
          我们众生全在住地无明内,在我们内心深处其实有一个深深的黑暗。就是那个无明,把那个大涅槃包起来了。所以诸佛的大涅槃和大菩提境界,都被无明盖住以后,就成了一个黑暗的状态,很类似诸佛大涅槃的状态。我们众生睡觉就是在这里安住。
          众生睡眠进放这里后,凡夫的第七第八识不是恒转吗?我们众生不是有无明嘛,而七八二识的恒转我们又没办法让他停下来。就说我们心一直在动。在醒的时候,你的心念一直在迁流。你要证到禅门极致,便有办法让他不动,阿字本不动。那是破了一分无明。没破无明,这个心便一直在动。那凡夫睡觉时,怎么关闭心一直在动的干扰而睡眠呢?用了一个很奇怪的办法:众生内入无明安住后,向外看心迁流,看着看着,就看花了,陷入昏沉状态。这昏沉状态对第七第八二识恒转视而不见,二识便似乎停了。如此因着昏沉,凡夫便入睡了。
          睡眠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在无明内有先天一气,昏沉是很深层的,所以就把前六识关掉了。那个状态里,先天一气又有了,这不是道家养生所追求的状态嘛。就是身体被先天一气滋养者。所以睡觉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身体的恢复。睡觉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白天的业相带到无明内里,永久保存。因着无明的黑暗和凡夫对七八二识恒转的看花,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昏沉。
          睡眠的详细过程。我们普通人以头脑为核心。睡眠先把前五识收到头脑,你感觉很困的时候,身体其他地方都没感觉了。就头部后脑勺这里有感觉。最后这里也没感觉就睡着了。这个过程是前五识收到后脑勺,从后脑勺经由力线下降到心部。如果你没有功底保持清醒,便会陷入昏沉,陷入昏沉就是睡觉了。因为凡夫觉不习惯降觉离开头脑。息脑下降的过程便比较勉强,息脑的过程往往不充分,所以在睡觉时,往往会有各种梦。如果你某天心情比较好,心中无事。睡觉时,息脑过程比较充分,睡眠质量比较好,梦也比较少。息脑越充分,睡眠质量越好。反之,越是心中有事,脑部越发达,或者心脑间阻碍越大,睡眠质量越差。
          但是我们凡夫是不可能没梦的。因为第七识第八识恒转故。第七识一定会波动第六识而有梦的。因为第七识意根在头部,一定会波动前六识。导致第六识在头脑活跃,现诸相,这便是梦境。就好比,你并没有关掉电视,只是把电脑调得很暗了。所以有时播放内容比较亮时,或者切换差异比较大时,屏幕会闪一闪。这便是梦境。如果你息脑比较彻底,便基本没梦了。
          修行人力线通了,息脑的过程便会很顺利。睡眠质量便会非常非常好。这是为什么力线通了,修身的过程就很快了。


          IP属地:湖南5楼2019-03-29 22:04
          回复
            再说第二个层次稍深一点的睡眠过程。当行者心部打开了,心光明出现了,心月轮有了。会出现一种很特别的觉受:可以直接将前五识和第六识关掉,然后觉定在心部。就感觉身体睡着了,觉还在心部,明明历历。离尘你肯定有这样的境界。涛荣你说有次睡觉时听见自己打呼噜了,这叫清明梦。都是这个境界下的形象。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第七八二识显出来了,转成了清明状态,不再是以前的昏沉状态了。因为有第七识第八识的觉在,而第七八二识是吾心即宇宙的境界,所以能够对外面有觉知。又因为前六识又关闭了,所以又可以让身体睡眠。所以能够感觉或者身体睡着了,觉还在心部明明历历;或者觉能够因着第七识第八识而对外境有感知,比如听到自己的呼噜声。
            我再说更深一个层次,就是圣人无梦的境界。我们说圣人破了一分无明以后。就真的能让第七第八二识停下来。他那时的睡眠就不是昏沉了,而是寂灭定和大涅槃状态。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呢?是能不能让第七第八识停下来。
            怎么让第七第八识停下来呢?我告诉方法,这也许是惟一的方法。你看一个静止的石头,当你看石头内部时,内部原子是不是一直在动。你能让原子停下来吗?不可能的。原子虽然一直在动,组成原子的石头在动吗?石头没动。对不对。石头一直没动,石头本身没动。然后我想想,你感觉念头一直在动,你的心体一直没动。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你看到的那些念头迁流都是原子在动,还有一个不动的。安住那个不动者,便是了。有一个误区,我看到念头在动,我一定要让念头停下来。你的念头停不下来的。或者你是无法用让原子停下来的方式,让你的心归于寂灭的。当你用总体看时,安于不动,内部便可以归于空了。这时候,你就把念头融化了。没了。当然不是没了,是空了。我们的空是可以把所有融进去的。
            这样七八识寂灭下来,你就可以不像以前那样睡眠了,你可以用寂灭定的睡眠了。他把前六识关掉了,然后将七八二识融归于空,而契入寂灭定。在这里先天一气也有,但是他不昏沉。他永远不会失去对现实世界的了知。所以会出现类似美赫巴巴睡觉的奇观。身体在打呼噜,但是你一进来,一叫他,他马上应答没有任何停顿。我们一般睡觉,你要叫醒他,是不是要叫二三声,他得慢慢醒过来。但是美赫巴巴在那种状态不是这样的,他一直醒着,觉一直明了着现实世界。也就是说,处在一种甚深甚深的禅定状态,而不是陷入昏沉。自然在这种禅定状态,也就无所谓梦了。圣人无梦,就是这个境界。
            关于梦。一般人睡觉时,关掉前六识,而陷入无明内里的昏沉位,因为七八二识还在故,会有梦。大师睡眠不是这样的,他关掉前六识,融七八二识入空,而住于大涅槃定。在这个大涅槃定中,和无明住一样,都有先天一气,可以滋养身体。但不一样在于,他对现实是明了的,也无昏沉。因为前八识全关闭,也无梦。那么,既然他的觉一直在,怎么入睡呢?大涅槃定类似无明黑暗。大师将大涅槃境界中的惺惺寂寂调到等持状态,也就是最暗的状态,在那里安住。在这种大涅槃定中,他的觉可能比平时还敏锐。所以你一叫他,立马回应。禅门把这个境界作为禅门极致的标志。
            还有一个更深的境界。上面的圣人无梦境界,圣人还可以转入无明昏沉状态的,他的住地无明还在嘛。那他若不想住寂灭定,自然也可以在无明内里睡。那你想想住地无明破了的行者,怎么睡呢?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无始以来,进入无明昏沉而睡的境界,便永远没有了。行者得重新建立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那种类似代替睡眠的状态是什么呢?大涅槃。这就是诸佛睡眠的方式。
            2017-10-5晚夕阳讲于惠州南湖


            IP属地:湖南6楼2019-03-29 2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