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08,026贴子:6,137,795
  • 0回复贴,共1

关于《有一种智慧,叫推己及人》我讲两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微信“人民日报”公众号刚发布一篇文章《夜读:有一种智慧,叫推己及人》。观完,小有感触,聊做分享:
文章不错,值得一读[白眼]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奸笑]:
1.不知道身边有没有人发现,至少不光我发现且不喜欢这种现象,就是为了迎合某种阅读习惯和喜好(其实是种懒惰),而在叙述某种道理前先饶有文财地讲个小故事。固然,这种方式便于引出接下来的思考,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这种共鸣,是浅层次的,属于“素食食品”。
这种浅层次基本体现就是:看完后觉得似有所思似有所悟似有所鸣,其实是吃了膨化食品,满足了自己基本的口欲却不顶饱,过后不久那些似有所悟的“醒悟恒言”就“忘却”得一干二净了。
2.孔子还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孔老夫子厉害呀,把人性看得透彻:你这样强迫别人速成式接受你所说的道理,是不靠谱滴!你这样真事儿似的以为自己速成了一部武林秘籍,你不是个棒槌,就是快暴毙了。
3.对生活真理的自发式感悟,人最常见的状态有三种:第一种为好了伤疤忘了疼,代代重走长征路(如果人能清晰回忆以前所经历的痛苦和经历,估计圣人会一抓一大把吧。);第二种,吃一堑长一智。这种人一般吃小亏遭小罪长不了智慧,吃大亏受大罪就容易钻牛角尖;第三种,自发式自省。这种人往往情商较高,智商中等以上,是身边某些人的“智囊”,容易成为相对的“人才”,但是正是邪不一而足。极少数,能成为第四种,是第三种的加强版,但已有了自己的处世哲学;他们有正有邪,但几乎全为正,少数的邪也有其道义、担当和底限;他们不断吸收必要的知识,照鉴己身,升华自己;他们不为时代和地域所限,一眼千古,一眼万里。
4.写这种文章的,绝不是第四种(排除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11 02: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