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吧 关注:3,366贴子:10,146
  • 1回复贴,共1

透过丑角看中西方正统戏剧的民娱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也意味着丑与美一样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共性,它的出现也符合人类共通的某种审美心理需求,且在不同文化土壤的滋育下呈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当谈及“丑”这一概念时,最先引入人们审美观念的是丑角。大连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的徐瑞阳老师指出小丑更是不可或缺的惹眼戏剧风景,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能在正统戏剧和民间娱乐中找到丑角的身影,并将其研究发表在汉斯《世界文学研究》2014年9月期刊上。


1楼2018-03-15 10:08回复
    1.中西方丑角在正统戏剧中的功能差异
    中国最早的丑角出身宫廷,古优是中国戏剧的源,到明清时期,随着京剧的出现,戏剧的发展达到顶峰峰,角色明确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当时有“无丑不成戏”之说,可见丑角在戏剧中是占足一席之地的。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和时代变迁,以“五四”为分水岭,出于对腐朽统治的反抗,很多文人墨客对戏剧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改良后的戏剧从单纯娱乐性的角度看,最初周幽王身边的两个演员都是丑角,而到后期戏剧繁荣的过程中丑角对剧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甚至最终在新戏剧发展的浪潮中消失殆尽了,而多了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
    戏剧在西方起源于爱琴海岸的古希腊城邦,大多取材神话、传说和史诗。而早期的喜剧产生于雅典的民主时期,多半是政治喜剧。在早期的喜剧里,作家对政治、宗教、伦理、哲学及文学艺术等采取了批判和讽刺的态度。喜剧内容充满着滑稽、诙谐色彩及粗俗的语言动作,并在现实基础上表现夸大与幻想的东西。喜剧演员就在戏剧中以诙谐幽默、插科打诨的表演方式使他们得以成为早期丑角的雏形。西方戏剧丑角从产生之日起就带着他们与生俱来的现实批判性在西方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
    2.中西方丑角在民间娱乐中的功能嬗变
    尽管单纯娱乐化的丑角并没随着中国正统戏剧的改革步伐保留并壮大下来,但其娱乐功能却在民间娱乐中拓展了活动空间。中国戏剧很大部分以民间特色小戏及节日庆典的方式流传下来。不仅外在着装及行动语言上相对于中国正统戏剧进行了大胆夸张式改进,大大增强了观赏性和娱乐性,还根据民间特色增加了如“耍胡子”、“抖手帕”、“抱屠刀”等特技来渲染气氛。这些以单纯娱为目的的民间丑角不仅数量大增,且在民间戏剧发展中一改正统戏剧中次要地位而跃升为民间小戏的看点和主角,于是丑角就在民间娱乐的发展中赢来了广大群众的青睐和热捧。
    西方戏剧舞台上的丑角,起初是丑陋或滑稽的外象和带社会性的鹤立鸡群的人性闪光点。如今在谈及西方丑角时容易使人们想起两个地方:马戏团和嘉年华。然而,一个马戏团通常只有一个小丑,大多表演的重头戏是各身怀绝技的动物或勇敢的驯兽师,而红鼻头小丑也是屈指可数的。那么丑角在西方的民间娱乐中哪儿去了呢?在平等、自由深入人心的西方社会里,无人再把他们这种演绎方式和内容视为滑稽,而觉得它很酷(cool),就这样,丑角就在西方走向民间娱乐之时顶着“个性”的帽子华丽转身了。
    3.中西方丑角在正戏与民娱中功能差异与嬗变的文化阐释
    东西方的丑角,自产生伊始就显现的不同特质是与他们的社会背景相关联的。
    丑本身的一大特点就是带着非理性的面具以“疯言疯语”敢言他人所不敢言,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西方的丑角在古希腊民主、自由的阳光下从诞生起便沐浴上了一层社会批判性的光辉。西方丑角后期在民间娱乐中的转型,印证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人主客体二分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反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诸侯国之间虽也是各自为政,却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春秋无义战”,诸侯国之间虽也地位平等,但却时时想着相互兼并。而在诸侯国内部,又俨然是中央集权制,治国御敌的方略基本都是出自诸子百家的有学之士口中,岂能容小小的仅供人娱乐的官伶们来置喙,因此中国古代丑角的功能只是用来引发他人一笑而已。
    丑角,当他们身着异服,面图油彩或带上面具之时,便自然地卸下了成为天子或圣人的压力,使自我真实的内心情怀得以抒发释放出来,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民间娱乐中的丑角大都普遍展现出狂欢化的气息。


    2楼2018-03-15 1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