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吧 关注:39贴子:63,106
  • 43回复贴,共1
国学热方兴未艾,许多附庸风雅者都以儒学给自己镀金,他们也会“子曰诗云”地侃侃而谈,但他们绝不是儒者。
《弟子规》堪称真假儒者的试金石,能很容易辨别出儒者的真假,不仅如此,还能暴露出假儒者对儒学的无知。
真儒者没人反对《弟子规》,因为《弟子规》述而不作,其规矩来源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反《弟子规》无异于反对儒家经典,这是儒者绝对不能做的。(关于《弟子规》的儒家经典依据,请去《弟子规》吧看本人的贴子“《弟子规》的渊源”)
假儒者只是以儒家思想给自己镀一层文化的金,骨子里却反对儒家思想,他们对儒家思想并不拳拳服膺、信受奉行。例如,他们知道“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那是给自己镀金的文化知识,不是信仰,所以日常生活中还是满嘴污言秽语,言行举止还是透着流氓习气。至于《弟子规》,他们认为是满清的奴化工具,对其中源于四书五经的规矩持批判态度。最明显的例证要数孔子吧,虽以孔子命名,却以反《弟子规》为名反对儒家思想,其中有些管理人员也是出口成脏,与儒家言行规范相去甚远。
儒学在行不在说,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一个人如果没读过四书五经,但在言行举止中能贯彻落实《弟子规》,那么在儒家看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是个真儒者。反之,如果有人满嘴“子曰诗云”,却又出口成脏,言行举止透着市井流氓习气,即使读过四书五经也是白读了,因为他并没有受到儒家经典的教化,是个伪儒者。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2-25 14:06回复
    以前我在孔子吧发贴弘扬《弟子规》,被吧务删除。那个吧务极其无知地说“孔子吧不是弟子规吧,不能宣传《弟子规》”。对儒学的无知竟然能到这种地步!连《弟子规》中的规矩来源于四书五经都不知道!《弟子规》这块试金石试出了假儒者。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2-25 14:18
    回复
      如果有人说“《弟子规》是垃圾”,那么他绝不会是儒者,因为《弟子规》来源于儒家经典的、是必须从小学会的儒家伦理的基本规范。如果有人反对《弟子规》“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的规矩,他也绝不会心悦诚服地认同孔圣人“非礼勿言”的教诲。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2-25 14:55
      回复
        反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表面上是反对《弟子规》,实际上是在反对儒家经典《礼记•玉藻》的原文:“父命呼(父母命、父母呼),唯而不诺(应勿缓),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行勿懒)”。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真正的儒者绝对不会反《弟子规》,因为反《弟子规》实际上是反《弟子规》的经典依据,也就是四书五经。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2-26 14:57
        回复
          百年反儒,畸生了大量反儒者,不正常中正常!
          错在当局教育愚误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2-27 00:16
          回复
            百年反儒,天朝已无儒者!
            目下所谓大家,也仅多点皮毛儒念,切记!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3-19 14:43
            回复
              弟子规算什么东西,是封建社会的奴化教材。


              7楼2018-03-23 18:00
              收起回复
                首先说:“《弟子规》是垃圾”。
                其次,《弟子规》凭什么堪称真假儒者的试金石?
                第三,宣扬《弟子规》,说明你不懂儒!


                9楼2018-04-20 21:30
                收起回复
                  孔子儒学中最该批判的应是仪(礼的细节)。
                  比如《论语》中的《乡党第十》以及《礼记》的许多篇章,所记载的都是礼仪上的细枝末节。虽然,这些在当时可以让人们找到行为举止应遵循的规范,但,过分繁多的规定礼仪细节却也有形地形成了对人们的约束,耗费着人们的精力。所以,孔子就因此被当时的齐国名相晏婴批评,并劝阻齐景公不要任用他,“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
                  作为思想上的纲领性著作,就应该更多地给予人们以根本原则上的指导,而不是停留在细节上去为人民规定什么丧仪、婚仪、宾仪等。过分地强调礼的细节——仪,就容易使礼制陷入到眼光狭隘、思想僵化的境地,导致儒学思想无法随着时代而进步,这也可以说是造成后面的封建儒学成为桎梏人们精神枷锁的一大诱因。
                  另外,也正是因为儒学的重视仪,所以逐渐导致了中国人养成讲面子、好送礼的习俗。见面要送见面礼,领导升迁要送贺礼,乔迁新居、婚丧嫁娶无不送礼,送礼之风愈演愈烈!礼金愈送愈多!当事人更是要大操大办(有的人是积极主动,有的人则是迫于世俗的无奈,但不管如何,皆是要办)。甚至,各种陋习也演变成了礼仪形式(如:封建社会里的让女人裹脚,现在社会里的恶俗闹洞房)!


                  10楼2018-04-21 10:34
                  收起回复
                    《弟子规》满篇所讲不过是仪,真的有那么值得推崇吗?——“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何况: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种一味顺成对吗?父母犯罪怎么办?“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就必须是错的?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这种明哲保身的思想态度好吗?
                    说《弟子规》述而不作,孔子自己真的述而不作了吗?“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孟子·滕文公下》第十四章中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直知道继承而不懂得扬弃何谈中华民族思想的发展!只恐怕连去伪、去糟粕也是去不掉的!


                    11楼2018-04-21 11:24
                    收起回复
                      @益友仁義
                      益友仁義: 《弟子规》和“仪”完全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而且“仪”也不是什么礼的细节,而是指仪式,其特征是有一套固定完整的程序和方式,并用这套程序和方式来表达礼。显然,《弟子规》的规矩并不存在固定的程序和方式,是非仪式化的,跟仪无关。
                      回复:
                      坦白说,从你上边一段话就已经知道你连“礼、仪”都还没有分清楚,就肯定地说“ 《弟子规》和‘仪’完全是两码事”了。
                      《论语·八佾第三》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在形式上奢侈、讲排场,宁可节俭、朴素;丧事,与其在仪式礼节上办得很完备,宁可内心真正悲伤。”)
                      通过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给出了一个看似非正面,但却是极核心的答案,那就是:本质和内容要重于形式。
                      提到礼,人们一般想到的可能就是握手、鞠躬、作揖、叩头等,然而这些都不应当被称作礼;“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游吉拜见赵鞅,赵鞅向他请教有关揖让和交际的礼节,游吉回答说:“这只是仪式,并非礼”(见《春秋·召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礼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百姓的行动依据!天地的准则,而人民真实地效法了它(同上见《春秋·召公二十五年》)。“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要遵从具体情况,做到适合于实际,出使国外要遵从当地的习俗。礼是用来规定人们之间关系远近,判断不明了、不清楚的问题,区别行为应该是相同还是不同,阐明做事情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见《礼记·曲礼上》)。“行修言道,礼之质也”——使自身的品行得到修养,使自身的言语合乎道理,这就是礼的本质。(同上见《礼记·曲礼上》)。“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用来治理人民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协调做父亲要慈爱,做儿子要孝敬,做兄长要友爱,做弟弟要尊重,做丈夫要讲道理,做妻子要听从,年长的要大方,年幼的要顺从,做国君的要仁爱,做臣子的要忠诚的十种道理;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推崇辞让,摈弃争夺;舍去礼制,用什么来治理协调呢?吃饭和男女之情,是人们欲望存在最强烈的两个方面。死亡和贫穷困苦,是人们最畏惧厌恶的事情。无论欲望想得到的还是厌恶想舍弃的,都是人们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人们隐藏自己的想法,别人也不可能猜测得出来。喜爱和厌恶都藏在心里,并不会表现在外表的神情上。想要彻底地认清它,舍去礼制,用什么做的到呢?(见《礼记·礼运》)“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所以,礼是适合实际的成果,依据合乎时宜的情况而制订,因此,礼即使是以前的先王所没有的,也可以因符合实际情况而予以新增制订(同上见《礼记·礼运》)。“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所以制订礼所考虑的,首先是时代环境,其次是人伦关系,再次是办事的既有规矩,再其次是符合义理,再再其次是符合既有的名称(见《礼记·礼器》。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礼是效法自然规律而创立的,是我们的先人从自然运行中获得的启示。第二,礼是用来统一人们行为的规范;它既让每个人都能满足社会交往中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又促使他人的行为也能符合人类的群体性、社会性需要。第三,礼不是一成不变的;礼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依据不同时代、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时适宜地制订、修正礼制;墨守陈规,不改旧习,不是真正的尊礼,而只能是愚昧和顽固的表现。第四,事物有轻重本末,礼也一样,有根本,也有末节;见面问候、婚丧嫁娶、宴请宾朋,我们讲究的都是仪,是礼的末节,却不是礼;因此,我们在这里要真正明白礼的本末之分,千万不能去舍本求末。
                      希望这些能有助你理解“礼、仪”!


                      12楼2018-04-22 14:45
                      收起回复
                        @益友仁義
                        益友仁義: 理解儒家思想有一个关键,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人伦是最大的,儒家一切道德的基础。一个人可以不忠君、不爱国,但不能不孝亲。孔圣人在《孝经•开宗明义》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儒家思想中,孝是第一要义。
                        回复:
                        “孝是第一要义”。唉!好好读读《论语》、《大学》、《中庸》、《春秋》吧,孔子的道德思想真的是这样的顺序么?
                        道、德、中、和、仁、恕、义、信、诚、直、刚、勇、耻、恒、勤、慎、明、达、智、礼、孝、慈、悌、敬、忠等,孝、慈充其量也是排在孔子道德思想的后半段!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下面说说这一点)
                        虽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各方面是息息相关的,孝悌也是儒学提倡的重要道德标准,但就这一章来讲,有若确实没有能够理解孔子仁德的含义,也没能明白“仁”与“孝悌”之间的区别;不仅如此,其对孝悌的理解也是有偏差的、不完整的。
                        儒学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首要强调的就是:进行自我思想品德的培养;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接下来,一步步循序渐进地进入社会生活,获取到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迈向更大的人生目标。所以,从正面的角度来理解,有若在此强调的也是个人品德培养的问题;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家里能够做到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才能培养出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进而也就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了。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孔子提出来的道德领域的概念是非常多的,例如:道、德、仁、恕、义、信、诚、直、刚、勇、耻、恒、勤、慎、明、达、智、礼、孝、慈、悌、敬、忠,等,而每一概念与其他概念都是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仁”与“孝悌”之间也一样,孝悌仅仅是对家人的爱,而仁却是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即使是再有孝悌之心的人,如果他不去爱他人和社会,他也是培养不出来仁德之思想的。再者,孝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态度,但是,我们又绝不能将孔子道德的思想割裂开来看问题,“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见《礼记·礼运》),子孝是与父慈相对应的,弟悌是与兄良(或兄友)相对应的,假如没有了父慈和兄良,子孝和弟悌就失之偏颇了。社会也是一样,并不存在着单方面的给予或索取,地位在下面的人的尊敬,并不能代表着地位在上面的人就可以胡作非为了。如果地位在上面的人没有了仁义,那么,地位在下面的人仍还是要“悌”而“喏喏”吗?如果这样做,将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且还会给更多的人民群众带来伤害。君子持道,就应当反对一切伪道的行为;面对地位在上面的人的没有仁义,作为君子,此时要做的,更应该是挺身而出,为改变这一现象尽到力所能及的责任。
                        益友仁義: 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伍子胥的故事正说明了孝的重要性。伍子胥必须在忠君、爱国、孝亲(为亲复仇)的伦理冲突中作出选择。儒家认为,孝弟为仁之本,一切伦理价值都必须让位于孝弟,伍子胥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所以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伍子胥是英雄。
                        回复:
                        伍子胥选择孝,伍子胥就是英雄了吗?虽有家仇,但借吴灭自己的祖国。攻破国都,抢劫财物、奸淫楚人妻女,“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你从哪里评判伍子胥是英雄?
                        益友仁義: “亲有过,谏使更”那一段出自《礼记•少仪》。另外,孔圣人教导我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非礼勿言”,儒家反对讲别人坏话,张家长李家短造谣生事。
                        回复:
                        的确,孔子教导人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非礼勿言”,但,若是实实在在的批评能不能说呢?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你觉得这个“鄙夫”是好词么?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你觉得这个“彼哉!彼哉!”是好词么?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你觉得孔子在夸赞季孙氏吗?
                        记住,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那种好好先生,是偷窃道德的贼)《中庸》中说:“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该批评的为什么不能说!


                        13楼2018-04-22 16: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