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吧 关注:16,263贴子:83,717

【物质文化】传统书籍的装订形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24 21:31回复
    非常抱歉昨晚睡着了……接着发帖子。
    1.简策装
    “简策”,是由带有孔眼、写或刻有文字的一根根长条形竹(或木)片,用绳连结起来,形成一篇着作的竹木书籍。其中有字的单根竹片谓之“简”;用绳编连起来的“简”谓之“策”,通常称作“简策”;编简成策的绳子谓之“编”。绳有丝绳和皮绳两种。用丝绳编的叫“丝编”,用皮绳编的叫“韦编”。《史记·孔子世家》里有“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的记载。这一方面说明孔子读书之认真、刻苦;另一方面却记载了“简策”这种装订方法。
    用“简”编连起来的“策”,其前面的两根简为空白竹片,叫“赘简”。赘简的背面一般都书写书名或篇名。策的最后一根简叫“末简”或称“尾简”。当以末简为轴,将策卷成一束时,赘简背面的书名或篇名就露在外面,成了这部书事实上的封面。它既类似于后来卷轴护首外面的题签,又像现代书籍的封面。起着保护书页(内简)和书写书名、篇名等封面的作用。
    古代文章虽短,但因简策之上容纳字数有限,稍长一点的文章,一束简策是容纳不下的,必须分写到几束简策上。如果此策为一部书的一部分,则在书名或篇名之下加有这部书的总称及其在整部书中的次第。比如,《论语》有“学而第一”、“学而第二”;《庄子》有“逍遥游第一”、“逍遥游第二”等。这样,一部书的所有简策,均以末简为轴卷成一束,用“编”捆缚,其赘简上都书写有书名、篇名,以次排列,或装在盛简策用的“帙”或“囊”里,查阅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对后世书籍装订形式之演变颇具影响。譬如,简策的“策”与后世册页书籍的“册”同义;赘简演变成护封、封面和扉页;末简与卷轴装的“轴”相类似;盛装简策的“帙”和“囊”演变成后来的“函套”……等。
    简策装这种装订形式,起自商周,迄于东晋,应用时间很久。随着纸的应用和纸本书的通行,简策书籍逐渐为纸本书所代替,这种装订方法也随之消失了。
    【 注:中国古代最早的正规书籍是已被认同的简策书,它已具备了书籍装帧的一些基本形态。简策书主要用于官方,当时“天”的思想仍是统治者极为推崇的,为了他们的统治,不会放弃和改变对“天”的看法。简策书仍沿袭甲骨文、金文的竖写直行、由右而左的款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25 15:43
    回复
      2卷轴装
      卷轴装始于帛书,是由卷、轴、飘、带四部分组成的、类似于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卷轴装型制,在其一长卷文章的末端设一较幅面宽度长出少许的轴(一般为木轴,但也有考究者),以轴为轴心,将书卷卷在轴上。缣帛的书,文章是直接书写在缣帛之上的;纸写本书,则是将一张张写有文字的纸,依次粘连在长卷之上。卷轴装的卷首一般都粘接一张叫作“飘”的、质地坚韧而不写字的纸或丝织品,飘头再系以丝“带”,用以保护和捆缚书卷。阅读时,将长卷打开,随着阅读进度逐渐舒展。阅毕,将书卷随轴卷起,用卷首丝带捆缚,置于插架之上。
      唐代出现印本书之后,仍沿用纸发明后的手抄本装式,如现存唐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在韩国庆州佛国寺发现,现藏庆州博物馆)、咸通本《金刚经》(现藏大英博物馆)、五代吴越国刻印的佛经,以及北宋刻印的多达五千余卷的《开宝藏》,都是卷轴装式。都穆听雨纪谈:“古人藏书多作卷轴,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可见当时卷轴装之盛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25 15:48
      回复
        3.旋风装
        印刷术发明后,随着社会、文化、乃至印刷事业的不断发展,印本书日益增多,为便于翻阅,书籍的装订形式逐渐由卷轴装向册页装演变。作为过渡形式,出现了“旋风装”和“经折装”。其中,旋风装近于卷轴装,而经折装则近于册页装。
        放在插架上的旋风装书籍,外观上与卷轴装是完全一样的。它与卷轴装的区别,只有在展卷阅读时才得以看到。一般卷轴装的书卷,是用一张张粘连起来、外观上是一张整张的长条纸书写文章的;而旋风装则是把一张张写好的书页,按照先后顺序逐次相错约一厘米的距离,粘在同一张带有卷轴的整纸上面(或先粘书页后装裱)的。展开平放,错落粘连,形如鳞次。故又名“龙鳞装”。就其翻阅的状态而言,犹如旋风旋转一般。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唐朝吴彩鸾手写的《唐韵》,用的就是这种装订形式。
        著名版本学家兼书画、印刷史家魏隐儒老先生在世时,曾多次同余形象地谈及他在故宫博物院亲眼目睹现存稀世珍宝唐吴彩鸾手写《唐韵》事。说它为《刊谬补缺切韵》,五卷,是现在所能见到的唯一一件古代旋风装书册。此书共二十四页,除第一页单面书写文字、直接粘贴在底纸卷上外,其余书页依次错开一点距离,将白边粘贴在底纸上。平常从首至尾卷起,外观上与卷轴装无异。展开来,因日常卷放之故,各书页自然向内卷曲,犹如龙鳞,逐页翻飞。与史书各家记载的“旋风叶”完全一样。
        旋风装这种装订形式,古书上曾有多处述及。如宋朝张邦基在其《墨庄漫录》中,有“逐页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今世间所传《唐韵》,犹有旋风叶”的记载。清朝叶德辉在其《书林清话》中,谈到旋风装的特点时,说它是“鳞次相积”。
        总之,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化而来,它形同卷轴,内装书页,鳞次相积,逐页翻飞,对于这种装订形式,历史文献上的记载与现在仅存的唐朝吴彩鸾手写《唐韵》实物相合,无庸置疑。它是中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25 16:03
        回复
          4.经折装
          经折装是将一幅长卷,沿书文版面间隙,一反一正地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首末二页各加以硬纸的装订形式。这种装订形式已完全脱离卷轴。从外形上看,它近似于后来的册页书籍。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中间形式。据说,这种形式始于唐朝末年。可能是受印度“贝叶经”的影响而产生的,故与“梵夹装”迄今所见到的着作,谈到“梵夹装”时,都说是“经折装”的别称,即“梵夹装即经折装”。其实,梵夹装乃由印度传来,为印度“贝叶经”之装式,东汉时传入中国。远早于经折装。一般认为经折装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梵夹装的影响。但经折装并非梵夹装。
          经折装书籍,有的一面印字,有的两面印字。两面印字者,看完一面再翻过来看另一面,也很便利。佛教经典多用之。古代的佛教徒,可能是受印度传来的佛经皆梵夹装订的影响,颇喜采用经折装。现知古代经折装,有敦煌石室出土的唐代《入楞伽经疏》,五代天福本《金刚经》,宋代佛典《崇宁万寿大藏》、《毗卢藏》、《碛砂藏》、《思溪藏》等,多种。
          经折装这种装订形式现在仍被采用。如现在仍在流传的、为数不多的裱本字帖;时而见到的小巧玲珑、两面印刷、折叠成长叠的电影歌曲,仍沿用或近似于这种装订形式。
          经折装的后期,又出现了一种将经折装的前后封面连为一体,即用一张稍大于经折装之两个版面(加书脊厚度)的硬纸,将折叠成长方形经折装的首末两面粘连,并将书背包裹起来的装订形式。这种装订形式出现在经折装通行的后期,是经折装的变种,仍属经折装范畴。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晚期形式。据魏隐儒先生讲,这种形式的经折装,只见记述,未见实物,一般都把它视作旋风装。或许这是未曾见过故宫博物院所藏唐吴彩鸾手书旋风装《唐韵》的同仁的一种猜测,也未可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25 16:11
          回复
            5.蝴蝶装
            “蝴蝶装”简称“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书页成册的装订制度。而最先出现的册页书籍就是“蝴蝶装”。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浆糊粘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用“蝴蝶装”装订成册的书籍,翻阅起来如蝴蝶两翼翻飞、飘舞,故名之为“蝴蝶装”。五代雕版印刷的监本经书,上呈时是一百三十策(册)。既然称策,必为书之方册,因卷轴装称“卷”,不称册,加之唐时唐人写经已有个别为蝶装,故五代之经书当为蝴蝶装。
            宋代版印书籍,最盛蝶装。明代张萱《疑耀》卷五云:
            “今秘阁中所藏宋版书,皆蝴蝶装,其糊经数百年不脱落。偶阅《王古心笔录》,有老僧永光相遇,古心问僧:'前代《藏经》接缝如线,日久不脱落,何也'?光曰:'古法用楮树汁、飞面、白芨末三物调和如糊,以之糊纸,永不脱落,坚如胶漆。'宋世装书,岂即此法耶?”
            今日看蝶装,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优点有:一是便于一版内刊载整幅图画,不像一般册页书将大幅面图分作两半,一面一半,不便阅览;二是因插架时书口向下,四周向外,如遇虫鼠咬损,不易损及文字;三是蝴蝶装书籍存放插架时书口向下,书背向上,灰尘不会进入书内,对保护书籍有利,不像今日之平、精装书,书背向外,天头向上,日久为灰尘所污。其缺点是阅读时,每翻阅一面则遇到两个空白面(无字面)。蝴蝶装因有此弊,为后来的“包背装”所取代。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25 16:18
            回复
              6.包背装
              又称裹背装、裹后背。是在蝴蝶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装订形式。它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书页时字面朝外,背面相对,书页呈双页状早期的包背装,其包背纸与书页的包裹、粘接方法与蝴蝶装相似,其区别仅在于与包背纸粘接的是订口,而不是中缝;后来的包背装则以纸捻穿订代替了先期的粘接,在订口一侧穿以纸捻,订成书册,然后再包粘包背纸。因其包背纸(封面)包背而不穿纸捻,故称为“包背装”。这种装订形式出现于元初,元末明初多用之。
              与蝴蝶装的折法正好相反,包背装是将书页沿中缝文字向外折迭,书页排序撞齐,穿孔用纸捻订牢,先将订口边裁切粘上书皮,最后裁切上下书口而成。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25 16:20
              回复
                7.线装
                是用线将书页连同前后书皮装订在一起的装订形式。这种装订形式产生于明朝中叶,是由包背装转化而来的。它与包背装的主要区别是:1改纸捻穿孔订为线订;2改整张包背纸为前后两个单张封皮;3改包背为露背。
                线装书出现后,一直沿用至今。从工艺方法上,后来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均未超出线装范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25 16:35
                回复
                  总之,中国古代的装订形式,是随着古代书籍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它经历了简策装、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等漫长的发展历程。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25 16:37
                  回复
                    附:书籍装帧的一些术语
                    古书的书页,古人不叫书页,而叫书叶,所以我也这么叫吧。
                    “口”
                    口,折缝也。我国古书是先将文字印在纸的一面,再在其中间折叠之,中间便是“口”,根据折缝方向之差,又有“蝴蝶装”与“包背装”之分。蝴蝶装后来很少很少的用了,更多则是包背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25 16:46
                    回复
                      “脑”
                      各叶钻孔穿线之空白处,亦在书本合拢之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25 17:12
                      回复
                        “眼”
                        眼,即孔也,用以穿线或插钉之处,一般来说...眼越小越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6-25 17:14
                        回复
                          “头”
                          头,一叶之上,空白处为天头,亦称眉,下则为地头,或曰地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25 17:19
                          回复
                            面”
                            面...封面,是书皆有...我不介绍了。
                            “护叶”
                            封面与叶面之间的空白叶,意在保护和连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6-25 17:20
                            回复
                              “耳”
                              耳,即耳子,附于下半叶(版外)左首上用以识别书之篇名,多见于经传,宋版书。我没有宋版书...只是发现影印的宋刊本里有疑似的东西,可是在右首。推测可能与装订方式有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6-25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