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边吴一本堂吧 关注:14贴子:38
  • 0回复贴,共1

桐人何来(八)徽饶北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百多年前的瓦屑坝,东靠饶州府城,西接汪洋万顷的彭蠡巨泽。当徽州的移民来到瓦屑坝的时候,先期到来的饶州移民有不少已经踏上去乡的征程,而有些还滞留瓦屑坝继续待命。徽州的移民也加入了等待的队伍。盼望着,也担心着;憧憬着,也忧伤着。
无疑,饶州移民是这次移民的主体,这从迁移的地点和人口总量就能看出来。饶州路是元帝国人口最多的路,一度人口曾达400万之巨。元末明初,人口或有一定下降,但百万之巨肯定是有的。今天的鄂东和皖西南赣方言区分布着大量的饶州移民后裔。鄂东地区当时大约迁入了数十万饶州移民。同治版《鄱阳县志》也说:楚中诸大姓多于元明之际自此徙。皖西南的移民同样也是以饶州百姓为主体的,安庆赣方言岛的存在就是明证。葛剑雄教授对安庆各县36种宗谱的统计,迁自瓦屑坝者有18姓,占50%,又据《宿松县志》记载全县256个姓氏,除去迁入时间和原籍不详者外有213个氏族,内有182族是元末明初迁来,其中就有143族来自瓦屑坝,占总数的88%。当时安庆府的人口约42万,葛教授推算有28万为江西移民,20万来自饶州。这与饶州的庞大人口规模是相符的。
饶州移民在鄂东北和皖西南大部分地区占据了人口数量上的优势,那么我们前文重点所述的徽州移民又去了哪里呢?瓦屑坝移民中,徽州移民的主体是婺源移民。这和星江位于婺源境内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婺源人口较多有关。婺源在元至元二十七年,人口近24万。元末人口或有减少,但在明初的洪武四年,尚有12万人口。到宣德七年,人口仅剩8万左右。明朝建立后,人口不升反降,人口迁移当是其中最大的原因。如果不考虑明中期婺源人口增殖的情况,则婺源至少迁出了4万人口。而实际数据显然比这要大。相比婺源的同府邻县祁门,自元至明,人口一直徘徊在三万人左右。不仅人口基数小,变化也很小。
4万多婺源移民的去向很值得推敲,但我们可以肯定地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到了桐城。从我们现存的桐城世家大族的谱牒来看,婺源迁入占了很大的比例(我的先祖即自婺源北迁而来);另外一方面桐城的人文崛起和素质相对较高的徽州移民应该不无关系。
婺源移民选择桐城,很大程度上并非他们有意为之。实际上,婺源移民由于路途较远,到达瓦屑坝的时间肯定晚于饶州移民。所以,当饶州移民就近在邻近的鄂东和皖西南等地上岸落籍时,后到的婺源移民或许还在瓦屑坝继续待命。在整个瓦屑坝大移民中,婺源的移民或许就是迁移的最后一拨人。他们别无选择,宿松、望江、怀宁都已聚集了大量的饶州移民,他们只能顺江选择下游更远的桐城。另一方面,有部分徽州移民可能通过徽安古道和徽池古道北迁,而两条路继续延伸都直指桐城。比如著名的桂林方氏,就是沿着徽池古道,经由池口辗转来到桐城;而猎户方氏的始祖,是沿着徽安古道一路走猎进入桐城。
婺源移民最终落籍桐城,是桐城之幸,也是这些新桐城人之幸,更是我们这些后桐城人之幸。今天,我这个婺源移民的后裔在这里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深深地感谢祖先选择了我们现在所处桐山枞川、浮渡龙眠。戴名世说: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正是因为有了这群“东南邹鲁”的先民,加之“黄舒之间”的奇秀山水,徽饶文明之炬,得以薪火相传,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桐城派和文都桐城。
-摘自新浪博主同安闲人


1楼2016-02-02 11: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