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吧 关注:60,791贴子:1,283,625
  • 14回复贴,共1

诸葛亮对蜀汉皇朝的忠诚是真是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上都认为诸葛亮是忠臣,我不以为然.以下就几点谈谈我的想法
1,诸葛亮对刘封
孔明曰:「可就遣刘封进兵,令二虎相并;刘封或有功,或
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
为何诸葛亮急于除去刘封呢?
抛去所有的什么对与错,在这种场合身为人臣的应该是在中间和稀泥.如果这时候诸葛亮说两句缓和的话,大家想想刘封的下场会一样吗?
虽然刘封是庶出,无法继承刘备的基业,易代后也一定会成为类似魏国曹真式的掌权人.尤其象刘封又是地方实力派,带过兵打过仗,关羽死后,他明显是诸葛亮的官场上最后的一个大敌.在魏国谁最恨曹真呢?
2,刘备托孤
刘备托孤,重点在"取而代之"这四个字,历代托孤,什么戏文都说过,不过跟大臣说"取而代之"的还真是少见,是刘备想到了什么吗?托孤这种大事,不可能是临时发挥,想几句说几句,我想这四个字,刘备最少是琢磨了几个月才想出的最后一计.
如果此时托孤之人不是诸葛亮,让我们假设诸葛亮战死了.而换成庞统,或法正,刘备还会说这四个字吗?当然,对谁多说这四个字,对刘备也没什么损失,如果托孤的只是诸葛亮一人,我们可以当做刘备搞心理战.但旁边还有个李严,这"取而代之"就明显是一种威胁,当然了,你诸葛亮取而代之,李严旁边看着?
3.诸葛亮与李严
就是这位李严,蜀汉的托孤大臣,在刘备死后被诸葛亮完全的压制,最后被诸葛亮完全废黜,这里多少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在蜀汉的势力,就因为一个"督运粮草不利",一个托孤大臣就把另一个托孤大臣给废了,这种事情历史上都很少见.
这里刘备究竟是否失手了?究竟为什么托孤李严?
我认为刘备提李严绝对不是为了让他制约诸葛亮,因为他也明白当时的蜀汉政权内是不可能有人和诸葛亮抗衡的.客观原因是刘备手下实在是没人,论资格,论功绩,论势力,没有能和诸葛亮在同级别抗衡的人,所以这时候刘备更需要一个能给诸葛亮以威慑作用的人,这个人肯定要满足几个条件
)1,同诸葛亮没有派系关系
)2,无法被诸葛亮轻易消灭
)3,要有兵权
李严是益州派,长期驻外,地方实力派,手中又有重兵,是监视中央状况的最佳人选.刘备对李严当然是单独交代过事情的,更可能交给李严另外一份应付诸葛亮叛乱的遗嘱,假设自己走后诸葛生变,立刻宣告遗嘱,起兵清君侧,或直接进剿中央.不管当时李严是怎么想的,他是被刘备推入火坑,身不由己了.
这里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后来李严从来不在中央执政,一方面是诸葛亮的打压,另一方面有违刘备的遗策,最后是李严自己也不大敢,离开自己的兵马到人家的地盘混,到时候让人家一锅端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至于后来诸葛亮假装一致对外,最终使李严中招,则是后话了.
4,诸葛亮的政治经营
诸葛亮对政治的兴趣远高于军事,这也是为什么在刘备死后,他没办法象司马懿一样军政两手抓直接把老曹的政权直接颠覆了.
我们知道诸葛亮的父亲和叔父是做小官的,而诸葛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而且诸葛亮也不是象传说中的那样师从司马徽,(不过在隆中的十年究竟在干什么仍然还是迷)只不过是很简单的汉朝官吏遗少,刘备找了这样一个人,一方面主观是因为熟人介绍(徐庶),另一方面是否是看中了这个汉朝官吏遗少这个条件呢?我们知道古代选拔人才,"忠"是第一条件,同是汉室的刘备当然把诸葛亮当自己人了.
纵观历史,象这种遗少背景的人都有强烈的权利欲.诸葛亮的政治智慧也的确不低,不过刘备活着的时候还不敢太乱来,最多就是搞暗的,来个落井下石,在刘备面前出点叟主义之类的小手段,刘备一死,诸葛亮就把在蜀汗政界几十年的经营摆出台面来了,其中最盛之处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出师表".
拉拉杂杂的一篇出师表列出一大票蜀汉官员,无不是都是荆楚集团人士,这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当时是丞相领益州牧,对人事任命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权利,出师表究竟是示威,还是一种宣言?出师表里面出现的人名,究竟是忠刘还是忠诸葛?
5,诸葛亮在军队中的失利
诸葛亮为什么做不成司马懿,其实唯一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在"军中无人",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急于北伐的原因.没有亲信将领,没有嫡系部队.抓不起部队,想搞政变,诸葛亮敢吗?
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客观原因是由于诸葛亮军事修养实在不高造成的,刘备活着时候打过四次比较大的战役,入蜀,攻汉中,关羽的荆州战役,伐吴.这四次军事行动中,诸葛亮无一不在后方,这种立军功,拉军队的大好时机,诸葛亮为何不参与其中,其实不是诸葛亮不想,而是刘备不允.
诸葛亮在隆中闲了十年,27岁才跟了刘备,那时充其量不过是另一个"纸上谈兵"的马谡,隆中对提出了一个"两个拳头打人",一出荆州,一出益州,那时候可以看出诸葛亮缺乏基本的军事常事,综观历史,打胜仗,善用兵之人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出击,尤其是以弱抗强,何有兵分两路之理?总之不论如何,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是没捞着一点兵权,刘备死后成了前有魏延后有李严,诸葛亮稍微有点行动,搞不好马上就得让人"做了".
这也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之一,拉军队,立将领,这是诸葛亮在生时的最后一次"权变"之术.不过应该说北伐并没有达到诸葛亮预期的目的.
)1,抗魏,树立自己威信
)2,打击老军头
)3,培养亲信将领
首先,诸葛亮北伐是败方,如果真的能打到长安,很难说诸葛亮不会一个回马枪杀到成都,那时候诸葛亮在朝中在军中的势都不是司马懿能比的.军队中老军头还剩个魏延,从诸葛亮那一把火中死里逃生,自己人中出了个马谡.三个方面全没有达到目的.诸葛亮一直到死,在军事上都是失败,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
诸葛亮真的是甘居人臣吗?
诸葛亮:“....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
诸葛亮:“....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1楼2012-04-08 20:54回复
    分析的有理有据。
    我听说过一句话,如果王莽在争夺天下之前就死了谁能知道他是否是忠是奸。这个可以用来形容诸葛,如果他北伐成功,又有谁能知道他不会篡权。


    IP属地:江苏2楼2012-04-08 21:04
    回复
      就凭这些事?还是那话,推测太多证据太少,就算孔明真有那个心思他不还是臣么,只不过地位太高罢了


      IP属地:山东3楼2012-04-08 21:04
      回复
        应该还是很忠诚的吧···


        4楼2012-04-08 22:04
        回复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是滴是滴。。。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还会不会居于臣下,谁也不知道啦其实。。。
          不过我觉得,诸葛亮最大的欲望可能还是权力本身而非名分吧。。。不论他北伐成败,他在蜀国的权力与君主并无多大区别。。。
          还是邓芝三国志里那句话“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在孙权对刘禅的靠谱程度提出质疑时,邓外交官明确表示吴国是孙权说了算,蜀国是诸葛亮说了算。。。


          IP属地:北京5楼2012-04-08 22:04
          回复
            对对对,我想说的就是那句诗,只是一时想不起怎么说的。。。


            IP属地:江苏6楼2012-04-08 22:23
            回复
              有能这么听话的主公,诸葛孔明效忠刘备不就是在效忠自己吗?


              IP属地:江苏7楼2012-04-08 22:26
              回复
                这种事只是后人推测的,诸葛亮是忠是奸只有他自己知道!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4-08 22:35
                回复
                  介个是白居易的诗貌似。。。


                  IP属地:北京9楼2012-04-09 00:33
                  回复
                    本多小松,稻姬


                    10楼2012-04-09 04:04
                    回复
                      全是猜的。一句话:不可信。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4-09 08:12
                      回复
                        刘封所处的位置是肯定要死的,最 想杀他的是刘备,小猪劝,杀刘封,恰恰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心!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4-09 08:13
                        回复
                          这显然不能成立啊。。。
                          为领导想做的事情铺路和忠心完全是两个概念吧,完全不能互相证明


                          IP属地:北京14楼2012-04-09 12:42
                          回复
                            我觉得他是忠臣,要是她真的是为了权力,为什么不投当时最厉害的曹操,而要投朝不保夕的刘皇叔呢?


                            15楼2014-02-23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