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吧 关注:2,248贴子:7,996
  • 5回复贴,共1

唯识哲学与内观取向的心理治疗(海明内观疗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观哲学与内观取向的心理治疗
神奇的支脉:“心医”——内观哲学和内观取向心理治疗
Magic heart medical: Vipassana cultural philosophy and vipassana orientation of psychotherapy birth
                                 海    明
                                 HaiMing
文章摘要:内观取向的心理治疗建立在精微的唯识哲学基础之上,用“宇宙——社会——生命”的分析法去进行探讨,既解除哲学的危机,又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新生。内观哲学是源于佛家的唯识世界观和方法论,内观心理学是内观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延伸、放大和具体运用;其遵旨是用于自我认知及人格改变的系统心理知识与心理方法认知“无明”的心智机制,内观心理学的建构与发展、将会创造巨大的精神力量。内观疗法(Vipassana   Psychological Therapy:VPT) 是海明先生在修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心理治疗技术,通过咨询师和患者在分析空间里共同建构立的治疗同盟,分析师要帮助患者在密契体验中形成自我观察的诠释性通道,联接个案自体内部的觉知空间认知真实。内观疗法分解成5个步骤:(1)、粉碎概念(2)、清理空间(3)、重新体认(4)、建立共识(5)、觉知空间。与作为内观哲学中的唯识中道律 :“五重唯识观”相互对应,五重唯识观是唯识宗特有观法的完整系统陈述,且与玄奘四份说互为表里来认知真实。即(1)遣虚存实(2)舍滥留纯(3)摄末归本(4)隐劣显胜(5)遣相证性。内观疗法5步骤在理论的建立上与“五重唯识观”有精密的逻辑关系。内观疗法在群众广泛实践基础上应用于心理咨询事业便形成神奇的以内观为取向的心理治疗学——“心医”。
Abstract: Vipassana ori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based on subtle only based on general philosophy, with "the universe - society - life" the analysis to discuss, already lifted the crisis of philosophy, and gave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bring new life. Vipassana philosophy is originated from buddhist only general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vipassana psychology is vipassana philosophical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extension, amplification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will create great spiritual power. Vipassana therapy (Mindfulness therapy) is through consultants and patient relationship in analysis on space jointly established treatment alliance, analysts to help patients in secret fellowship experience of forming self observation interpretation of sexual channels, connecting case autologous internal awareness spatial cognition real. Vipassana therapy in mass widely based on practice used in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business formed magic within polysystem orientation of psychotherapy learn - "heart medical".
关键词:内观 心理治疗 心医
Keywords:   Vipassana   psychotherapy
heart medica
  
内观疗法的历史渊源:
内观疗法(NauKan Therapy)1953年由日本学者吉本伊信提出。经42年的发展,在日本有专设的内观疗法研修所10多所。在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医院心理治疗中心,内观疗法得到广泛应用。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已经设立了对内观疗法的专门研究机构。吉本伊信所创立的内观疗法直接受用于日本佛教净土真宗的影响,而佛教最早传入日本是在公元538年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内观的方法最早来源于250年前的日本禅僧白稳(1685-1768)。现在所说的内观法是指由吉本伊信(1916-1988)于1940年在他的导师驹谷谛信指导下创立的,吉本伊信努力发展内观法,并逐渐成为内观疗法。在佛教中的内观指的是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如实觉察自己身心的实相,而达到净化心灵的过程。从观察自己的呼吸开始,使心专注,而后用这种敏锐的觉知,去观察身上的感受,体验无常,苦、无我的真谛。



IP属地:北京1楼2010-12-05 14:19回复

    内观的法流:
    内观是有两千五百多年前由释迦牟尼佛发明。佛陀入灭以后,到了公元前二五四年左右,阿育王派遣弘法者往印度四周的国家弘扬佛法,因而内观法门也传到了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等地区,也利益了当地的群众。此中,传往锡兰、缅甸以及寮国、泰国等地区的佛法,形成今日的“南传内观” 。
    约公元一五○年起,佛教开始传到中国,初期的译师们也将内观法门传了进来,所修的以「观呼吸」为主要的入门方便,由于被误解为是「小乘」,因而在汉地难以盛行。到了公元**八年,玄奘法师将《瑜伽师地论》从梵文翻译成汉文,此中的〈声闻地〉详细叙述禅修者(瑜伽师)如何准备修行的资粮、如何安住所缘、如何达到心一境性、如何以六事(义、事、相、品、时、理)来修内观(毗婆舍那)、如何去除禅修的障碍(五盖等),这些都有完整而详细的解说,但是能依照所述的内观法门来指导的禅师毕竟不可得。因此,虽有很好的教材,但是长久以来都被束之高阁,到了民国初年,唯识学又被重视,但也只限于学术上的义理探讨而已,形成今日的“北传内观”。
    公元538年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内观的方法最早来源于250年前的日本禅僧白稳(1685-1768)。现在所说的内观法是指由吉本伊信于1940年在他的导师驹谷谛信指导下创立的,个人通过对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的基本人际关系的回忆,回答内观三个项目的提问,从而对自己的历史进行验证,所得到的结果可以彻底地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中心主义意识的一种心理疗法。吉本伊信努力发展内观法,并逐渐成为今日“日传内观”疗法。吉本的内观疗法主要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当中,与作为禅观的内观法门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内观疗法须有指导人员从旁诱发进入自我“反省”的领域,而作为禅观的内观是每个人由他自见,不由他觉得自我“超越”过程。
    吉本内观疗法的意义:
    吉本所创立的内观疗法即传承了佛教内观的解脱道的优良精神,同时则放弃佛教内观的宗教色彩,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心理咨询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用以实现人格的转变为目的。但由于吉本是通过设置特定程序(化)进行“集中内省”的方式开展治疗,与正念减压疗程(MBSR),以及正念认知疗法(MBCT)相类似,对于进行“一般化”的心理咨询工作来讲有其一定之局限,难以满足“与咨客呆在一起”这个特定的条件,“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核心条件”难以清晰的表达出来形成共情的关系同盟。心理治疗最初的一个原则就是心理治疗师必须和咨客待在一起,并且不能妨碍咨客的感悟过程。如果你正是这样做的,那么你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心理治疗了。心理治疗师需要接纳他们的咨客,以友好的方式去接纳咨客们所说的,同时也需要正向积极地回应咨客所叙述的,只有这样咨客们才会感到他们所说的至少是有意义的。
    


    IP属地:北京2楼2010-12-05 14:19
    回复
      内观在中国:
      在中国的千年文化中从来不缺乏内观的意识,无数的智者沉入生命的深处,在获取个体生命性的同时,确立了项度各异的文化取向,并将不同的文化取向在真诚的实践中予以实现。作为众经之首的《易经》学说,它同样影响了中国历史数千年,伏羲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内观中总结出来了发生和变化的规律,并赋予了这种衍生、变化规律以人文的解释,以指导人类实践走向理性和智性。老子在其《道德经》第一章就明确告知体道的方法:“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指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常无欲”与“常有欲”就是内观哲学的方法论,是通达天地运演之理、事物生、长、休、囚之理以及生命因生与衍生之理的内观结果。这些智者不仅仅在内观中发明了某一实相真理,他们的内观成果也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所在。
      可是东方传统文化也没有最终带领人类走向智性的发展之路,真正支持文化理念、文明意识的儒学、道学等诸子百家并没有将内观智慧发展到极致,而仅仅成了个体与政治关系的调和者。当自身无法获得实相存在之理的时,是谈不上“文化”的,当发展理念、实践理念以及个体精神素养等仅仅处于自为状态,或受制于某一现象意识的引导时,社会的基本要素以及文化的基本要素之间无疑缺少因文明本体所迸发出的自觉的整合力量,缺少个体素养和群体实践的文化整合力量。传统文化没有抵达生命实相,没有认识到现象因同源而具有的平等,以及因平等而绽放出的生命价值的全然。东方传统文化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内观”修证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先哲为我们留下了中医学、易学以及儒学、道家思想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并将佛学思想发扬光大。尽管如此,在现代社会中,很少有人懂得内观的真谛,也不清楚内观修证能为个体与群体带来什么。当先哲们在内观修证中积极构建人文思想的同时,当我们炫耀着先祖留下来的灿烂文化时,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对传统文化的消解的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息。作为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儒家学派,更是遭受了无数次的灭顶之灾。我们欣赏不到孔子思想的真面目,欣赏不到易学思想的真面貌。个别学者只是捧着被恶意删改、篡改后的文献做着所谓的学问。我们不忍仔细分析传统文化各个分支的具体命运。人们似乎已经无从欣赏到由内观修证所得来的伟大思想了。思想的凋零始于恶意的政治操作和因私欲引发的篡改。没有人去追问古籍文献的真实性和真理性,也很少追问这些思想产生原因。然而,这一切并不能代表中国失去了文化竞争的机会。事实上,文化典籍并不代表文化之根本,先哲即使没有给后人留下多少文字,但只要为我们留下了“内观”修证理念和修证方法,也就抓住了文化的根基,顺延这个根基,可以窥见文明本体和文化价值。现在,立足“内观”修证方法,去尝试分析传统文化典籍的真伪性,去尝试鉴别文化典籍的文明性……顺着内观修证的探寻之路,我们可以窥见或重新走上探寻存在实相的道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直缺乏对“存在本体”的完整认识,人们不是围绕着存在本体而阐发了思考,就是在触及到存在本体的时候局限住了对存在本体价值的全方位认知。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为代表传统思想就属于前者,道家没有清晰地呈现出“天道”,儒家没有清晰地呈现出“人道”, 儒家没有将人看成是生命本体中的,看成是生命性的。而仅仅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人的秩序属性、道德属性,看到了人的国、家属性或民族属性、社会经济属性等等。道家仅仅看到了“天道”的伟大和不可超越,但他还没有清晰地把握住天道,也没有立足人的生命性、人的存在本体的角度去思考个体以及群体实践的本体,没有真正地将“天道”与“人道”实现有机的整合。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还没有期待来将天道和人道在价值和意义上予以整合的思想,从而为人类实践指出存在本体和依存在本体而产生相应方法论的实践模式。不同的是,中国禅学看到了人的生命性,它所建立的重视主体意识的反观与整合的认识论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成果。中国禅学文化的价值在于释放生命性,承载不同意识形态从不同的路径潜入生命智慧,开启生存智慧。但佛学思想还需要完善它的社会理念,彻底的整合人与社会的生命性,海明先生创立的内观文化就是使个体的生命修证和社会文明发展之间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
      


      IP属地:北京3楼2010-12-05 14:20
      回复
        2. “清理空间”的技术主要是来自内观止禅部分的后两种修行体验,这一阶段通过两步工作为患者放松外境的影响,自由呈现内境的能力。与“舍滥留纯” 这一禅观主题相对应,《大乘法苑义林章》:“虽观事理皆不离识,然此内识有境、有心。心起必托内境生故,但言唯识,不言唯境,说“唯识”言,令自观心,解脱生死;非谓内境如外都无。”
        咨询师用相对洪厚低沉缓慢的词语专注来访者的注意力,“我让你现在凝视着对方,而非现实世界,想要你做的就是静默,每呼吸一次你将会放松2倍,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放松下来……好了,现在,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你的身体内部,感受你内心的生活……然后当咨询师问A君下面的话时,怎样的感觉会出现在你身体里面,“你现在的生活过得怎样?什么是我现在最关注的事情?你的内心怎么样?”并继续等待,不做任何评判,然后再感觉。“清理空间”非常接近在止禅修行体验中“收集概念” “不收集概念”的阶段,自由呈现内境接近于“收集概念”,可以比喻做有波浪的海洋,很容易生起种种心灵构想,自由的浮起联想。不做任何评判感觉接近于“不收集概念”,它类似无波浪的海洋——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海洋都维持不动。让问题的答案现在从你身体的感觉中慢慢的浮现出来,并注意不要让自己陷入答案中,是的,它就在那儿,你感觉到了吗?就在那儿。在这个阶段,身体就像羽毛一般轻,心完全能自然地开放,专注在当下,大部分的外在干扰都停息下来。
        


        IP属地:北京6楼2010-12-05 14:27
        回复
          3. “重新体认”的技术主要是来自“观禅” 部分的修行体验, 修“观”的技巧包含“关注”和“分析”,看清自己问题的真正根源。最后你会了解,根源就是无明,而你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来自一个起源:执取一个早期被遗忘的“实体性”观念,不单是过去行径决定现在心智状态,且过去行径所涉及对象也参予进现在活动所涉及对象的意义构成过程中,故构成眼下经验的能所关系是过去以相同的基本关系形成之经验在时间上的结构性伸延。这一阶段通过四步工作使患者获得“最胜抉择”的能力,从内心“核心—自体”经验世界中得以转变。与“摄末归本” 这一禅观主题相对应,《大乘法苑义林章》:“相、见所依自体,见、相二份俱为自证份末,故皆依自证份有,可同归自证份摄。此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故。心、心所一一生时,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分别是见分,所分别是相分,但见、相二分同属“所变”,皆由能变诸识及其附件(即“心所”)等“转变”出来。
          【感受】:
          A君痛苦流涕的说:“我感到好痛苦。”
          咨询师:“注意那个痛苦的部位。感受那个痛苦”
          【标识】
          咨询师:“注意那份模糊的感觉有怎样的特性?允许从那份感觉中浮现一个词,或一个图像来描绘那份感觉,仔细的去感受你选择的特性一会儿,直到你确信它就是合适的特性”
          A君:“抗争。”
          【参与体会】
          咨询师:“循环往复,体会那个词,或者画面,看看能否与当下的感觉有共鸣。仔细觉察身体,是否出现一些细微的信号(比如你一直追求的一夫一妻的美好愿望)让你了解它们确实是最合适的。要做到那样,你必须再去感受体内的那份感觉,然后再切换到对你所选特性的感觉。就这样做,直到你觉得那个特性确实准确的描绘了那份感觉。”
          A君等待了良久:“不是,是因为性,对!因为我太看重性了。”
          【体认】
          咨询师:“现在问自己,在这个整个于性有关的问题里,是什么令这个特性产生?或者问,“这感觉里是什么?”
          A君:“不安全感,对!是这种感觉。”
          咨询师:“你现在保持一点点距离的成为它,就像你现在就是那个时候的你,注意浮现出来的影像或话语。”
          A君大哭:“从小爸爸就打击我,爸爸讨厌我说慌话,我不愿回家,我想找一个跟我说话的人,保护我的人。”
          A君:“我在班里面总是不受人喜欢,我不敢和我喜欢的同学说话,但我又不喜欢和喜欢我的同学交往,因为他们长的很差,后来我实在不愿回家,想找一个人在一起,就只好选择了我不喜欢但喜欢我的同学交往。让我感觉到安全,是这样的。
          


          IP属地:北京7楼2010-12-05 14:28
          回复
            4. “建立共识”的存在主义基础是人的存在是透过共鸣的过去产生连带感,一旦失去连带感就会产生空虚与孤独的疏离感。同理心是共同意识的基础,共同意识即患者和咨询师的主体间连带性。包括了移情关系和真实关系。建立共识的技术主要是联接患者在经验时间向度上的“立体性”,即对四维时空一体关系建立连带感,只此一心,别无二念,与“隐劣显胜” 这一禅观主题相对应,《大乘法苑义林章》:“心及心所俱能变现,但说唯心非唯心所,心王体殊胜,心所劣依胜生,隐劣不彰,唯显胜法…虽心自体能变似彼见、相二现,而贪信等体亦各能变似自见、相现,似心胜故说,心似二。心所劣故隐而不说,见、相二份所归之本或所唯的心是“心王”即“(第)八识。”
            【连带感】
            咨询师:“从小爸爸就打击我,爸爸讨厌我说慌话,我不愿回家,想找一个人是吗?一直找到现在的B君,找到了吗?”
            A君恍然大悟:“哦,我知道我为什么和B君在一起了。”
            咨询师:“说说?”
            A君:“因为我的无知,因为我一直以来的不安全感。”
            咨询师:“你说他长的并不好看是吗?”
            A君:“是啊。”
            咨询师:“你现在感觉到什么了么?”
            A君等待一会大哭:“我不敢和我喜欢的同学说话,我只能选择差同学,我不喜欢B君,我知道我为什么选择他了。
            咨询师:“你一直“相持”在这两种同学当中,直到现在吗?
            A君:“对,哦!我明白我现在怎么老是抗争了。”
            咨询师:“你很讨厌B君和C君老不回家,对你说慌对吗?
            A君:“对”
            咨询师:“你现在可以专注在这个讨厌的感觉里。”
            A君大哭:“爸爸讨厌我说慌话,我不愿回家。我害怕他们也这样对我。”
            咨询师:“你似乎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
            A君大哭:“是的是的。”
            【同理心】
            咨询师:爸爸这样做事情的时候,他的心情如何?
            A君:“略”
            咨询师:你这样做,爸爸会有怎样的感受?
            A君:“略”等等
            【共同意识】
            A君:“你是一夫一妻吗?
            咨询师:现在是。
            A君:你会从一而终吗?
            咨询师: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明天我是活着还是死了。何谈从一而终呢?
            咨询师:你说你很看中性,这与你的愿望有什么关系呢?
            A君:我明白了,我想通过100%的性的关系找到幸福。
            咨询师:找幸福还是想找安全感呢?找到幸福了吗?
            A君笑着说:没有
            咨询师:?
            A君深长的说:因为幸福不是通过控制(性)关系得来的,没有绝对的从一而终。一夫一妻也是相对的啊。


            IP属地:北京8楼2010-12-05 14: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