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荟萃部落吧
关注: 209 贴子: 3,753

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强身健体!

  • 目录:
  • 综合体育
  • 6
    “直如放箭曲如鞭”,何谓“直如放箭”?何谓“曲如鞭”?都是整劲贯通周身后才可能产生的结果。没有这层功夫,得到此诀也是枉然。 整劲贯通周身,首先要上下三关贯通,如此,劲力才顺畅,才灵活通透。不能一气贯通周身,架子再工整,也不能做到“直如箭”,身体再柔软,也不能达到“曲如鞭”。所以练习拳术者若能弄清楚上下三关在拳中的作用和性质,对于自己如何正确的练拳,如何合理的取舍,也许会有些帮助。 上三关:肩、肘、腕
  • 19
    武林传说中,一些武功秘笈只被极少数大侠或隐士掌握,而他们也是通过多少年的修炼,最终才悟到这些绝技,比如其中的穿透力打法。穿透力是指拳打到对手身上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使人内脏震动,极其难受。 一些内家拳高手随便一出手,便能打出这种令人胆寒的穿透力。我在太极视频中也看到过这种表演:一位五十多岁的内家拳大师让一位壮汉抱着几本厚书在胸前,然后,大师右手很轻巧地击打了一下书本,那位壮汉几秒钟后,便非常痛苦地
  • 10
    《八极拳》 八极拳属于短打拳法,其动作普遍追求刚猛、朴实无华且发力迅猛的风格。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真正具有一般所述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八极拳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爆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因此八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界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民国武术家李书文八极拳谱曰:夫人之生也,万事劳其形,百感困其志
  • 1
    道家混元桩,浑圆桩,是现在最流行的道家养身桩功,《道德经》中老子说的抱元守一,说的就是它。两手要像抱着一个球,或者大树,手臂内侧贴着大树,从技击的角度,可以练出整劲,框架力,从养身角度,可以内练精神气,外练筋骨皮,使气血流畅,笔者每天早晨站后,感觉神清气爽,非常舒服。 站姿: 一般面南而站,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也可以双脚呈内八字,身体重心移至双脚外侧,脚趾抓地,沉肩坠肘。顶头竖项,下颚微収,肩井
  • 7
    拳谱曰: 少室长灯明四季,禅影伴灯靠真气,谷水只能润肌肤,唯有元气维身力。 练成功夫三妙旨,一静二松三匀细,静皆心空无一染,万物如石沉海底。 松皆放肌如流沙,血随气运缓缓下,呼吸深长细而匀,长短相等毫不差。 少林气功修炼的基本法则有四:即静、松、匀细、恒。 (1)静练气功时思想要完全集中,有歌诀曰:“莫看面前仙女行,莫思门外玩活龙,莫怕金刀取首级,仿似独君深山行。”具体来说,就是练功时要思想集中,排除一切
  • 6
    人如果不练功,身体就是一个背叛的状态。后天背叛先天,自作主张。后天背叛先天,最粗浅的表现就是四肢背叛脊柱。人日常活动,显意识是不关心脊柱的,都是四肢自作主张,想干嘛干嘛。时间长了,人的身体就散了,完全是一团碎片。本来四肢都是脊柱的仆人,现在仆人都觉得自己厉害了,成了主子。既然脊柱无须去指挥四肢了,那么脊柱周围的筋肉也就僵死了,毫无生气。 八卦掌的转掌是个太好太好的练法,一个姿势解决很多问题。最粗浅
  • 6
    形意拳尊岳武穆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际可。据说姬际可曾习艺于河南少林寺学习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枪法。后又得到岳武穆拳谱,后以岳飞拳谱为理论,把大枪术化为拳法,并融合原来学的心意把,创出此拳。姬际可门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传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形意拳的基本拳,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等五拳。形意拳将此五拳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
  • 7
    打法初级基础:整劲  拳理: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 释义:上下一条线指的是从头到颈骨再到脊椎、尾椎这条线,要上拉下拔,也可是说是上顶下垂; 全凭两手转指的是出拳出掌要如怀中抱球转动,左拳送出是因为右拳回拉,要打拳如撕帛,劲力回转连绵不绝,打出一拳是因为收回一掌,收回一拳,另一掌即自出,就像两手相对握球,然后前后搓球,左手向前搓,右手必要向后回搓,左手往后回搓,右手必然往前搓,收也打,打也收,行拳时要如
  • 10
    我最初练习形意拳时,师从某名家,下功很大,先打刚劲,三四年后,能打出刚暴凶猛的刚劲,但真正和人一搭手,浑身都是空的,所学的东西一件也用不上。 后来又遇到一位名家。当时此老先生年纪己经很大。我将自己练的给他看。老师父讲,你身子没坐下去,劲还在身上绑着,看着劲大,实际不行。用不上。此言正中要害,我确实也为此苦恼。 老师父对我讲,你要把身子折曲起来劲才能拔上来,你现在身子是展的。都是梢节上的力气,根本没有
  • 2
    所有喜爱冷兵器尤其是喜爱刀具的朋友们,永远绕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养自己心爱的刀具或冷兵器。因为即便是现代不锈钢制作的刀具,也并非完全不会生锈,仅仅是不易生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养护我们的刀具呢? 刀具防锈从古到今一直都是需要费劲去做的事。一般来说,在刀具不常用的时候一般选择上一层刀油,然后妥善放在干燥的地方。其原理是通过涂上刀油来隔绝空气,保证刀刃不和空气中的水分产生氧化反应。而刀油的选择一
  • 7
    1、站桩核心要领 ①站桩的过程,是找中、守中的过程。内撑外夹、上顶下沉等六面争力,保持在一种平衡的状态,不偏不倚,自然舒适,即在“中”的状态。站桩就是通过姿势调整,慢慢体会、找到这种状态,然后待在这种状态中。当处在这种状态时,身体会自然产生新的不平衡,这时再去找“中”。这就是站桩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使身体无一处不自然,无一处不舒适,随便一个动作,一个姿态,都是平衡的、美的、圆融的、自然的、和谐的。因
  • 0
    庆余年写得好啊!一般人真不知其有所谓……?! 为什么武功最好的是机器人?! 凡此皆是意矣……所以太极拳云:用意不用力……不同的境界不同的意义;不同的操作……不同的结果呗!?那是一定的啰……取其上者得其中……各有各的庆余年乎?!那就各自得在各自的选择中“以所知见而享有其福报”耳尔……各自在各自的知见中得度各自的余年啰~高下短长区别大了去了啊!其差距神佛无以处置弥勒耳……唯人自度天方能助矣噫
    七海熊 4-11
  • 4
    其正式坐法是:单盘膝坐,右腿在上;若推开尾闾(尾骨端),则全身自然端正,经脉亦必自然通畅。 若能双盘瑜伽坐,当然更好。即使不能双盘单盘,甚至交叉坐者,能正襟危坐,或日常自然坐亦可,坐姿不必更多讲究,但一定要掌握好推开尾闾。这是因为,“推开尾闾”在修习禅定中有着如下几点重要作用: 一 人体背部由顶至颈椎沿背部而下,大略是上小下大的 S 型,胸腔即系于背脊两侧,督脉循背脊而上,督脉即源于尾闾旁边之会阴穴。 尾闾(
  • 5
    武学一道重精神、尚原则,是为拳术修炼之核心,非为招法套路层层翻新也。李洛能先生从山西祁县戴家学成心意拳,遂创立形意拳一脉,在民国初期形成了形意拳发展与传播的空前盛况,名人巨子辈出。王芗斋先生以形意拳为基础而提倡意拳,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发展、改革与创新,废弃套路招法,重精神、重原理原则,强调精神意识支配锻炼躯体的重要性,使拳术恢复了本来应该具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拳术理念为之一新。 虽然意拳 在劈法的发力中
  • 1
    吾以为习练太极拳里面误传,忽悠人滴那些玩意儿: 1.太极尺(棒):谁练习那个,越来越像个棒槌囖呗! 2.太极球:…… 世上杨露禅,杨班侯,陈长兴,陈延熙与陈发科老先生等等,一句话,凡事能打的,真正滴为世人佩服的太极拳高手,没有一个靠太极尺太极球那些死物习练来功夫的!一个都没有!靠太极尺太极球来练习太极拳,劲力只能是越来越死…… 凡欲于太极拳内功上进步者,必不会以死物外物为机要为基础的……谨此
  • 1
    所谓抱手礼,传武等等49年前大概都有……然近日才发现居然还是有区别的:大多数的是左包右,以为正确;而八极拳之则为右包左~我一开始学习的也是右包左啊!!!可我这是太极拳哪?!哈哈哈哈,道理吾是很清楚的,在这里打个埋伏囖……或许有懂得哪?!
  • 10
    “打通”小周天时,我身上出现的感觉没丹书上描述的以及其他人描述的那般感觉强烈,只是比平常感觉稍强一丝丝。一直以为没“通”。一直期盼在“通”小周天时,能出现某种理所应当出现的强大感觉... 全怪自己先前先入为主的观念、理论,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完全不同:小周天本就是通的,只不过强弱不同,说是“通”小周天,不如说是强化它。 当时以为没“通”,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我正式修炼丹道前,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身体和经络运行
  • 2
    吾家之内功进阶 极沉重而后极轻灵,极柔软而后能極坚刚,能呼吸然后则能灵活…… 杨露禅,杨班侯等等均循此而成功矣……吾亦循此积极上行之,不敢稍堕……计有觉悟至今福缘30余年矣…… 千斤坠者不期而至,先于两腿足尖飘飘然后则复归于平淡生活,太极拳先辈不一而足多有证例;而呼吸既非逆腹式呼吸,亦非所谓医学体育专家等滴自然呼吸,顺腹式等等(此处窍要非入门不可知之矣!大家可由拳论中细品,用心悟去……)知之矣,方明白中
  • 12
    芗斋先生授拳时尝以意气力三字用或气力并称,极重气宇。而所授养气之理在于不为害,其法至简至易,本于自然以鼻呼吸要细匀而无声,而以匀静自然为 欲力之强大须从养气人手自不待言也。养气功夫亦可谓这理气功夫,气系呼吸碳氧二气而言,前已言之,用呼吸方法使身体内外之气川流不息,此种吸引功能全身血脉之摧动,由此可知气在体中或在体餐养之用之变化。神乎至于无形,微乎至于无声,引自身外,充于体内,操拳功也,灵妙莫可推测
  • 5
    为什么练拳时要“舌抵上腭”? “舌抵上腭”是指在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内家拳以及静气功等时,舌尖须轻轻抵住上颚。舌抵上腭之原则:“嘴闭齿合,舌头尖及舌面前部自然贴在上齿龈处”。即舌尖轻轻顶在上龈齿之间。 舌抵上腭是交通阴阳,沟通任督二脉的桥梁,俗称“搭鹊桥”。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
  • 3
    传统拳最重“筋骨”,筋骨的开发需要借助于“意念”来形成“阻力”从而形成我们所需要的“撑筋拔骨”的状态,然后才能够“开弓放箭”。 “意识”就是想象、假设,寻找一个支点或者是阻力点,然后在“阻止”状态下对相应的关节进行“对抗、撑拔”,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开弓”的过程。 “意念”的使用不宜过于强烈,是辅助“开弓”,更加容易达到“撑筋拔骨”的状态。我们借助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动力习惯来寻找感觉,就像我们平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独孤求败

目录: 综合体育